新时代我国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3陈经城
陈经城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在中国,网球运动进入大众视野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间,网球运动从高端时尚、休闲娱乐到大众健身,其发展与普及速度几乎超越了所有其他外来运动项目,其原因不仅在于网球运动本身的魅力,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赶上了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阶段,也赶上了我国从政府到大众的体育观念发生重大改变的历史时期。然而与传统的大众运动项目相比,网球运动的发展又似乎遇到了一种瓶颈般的停滞,网球热度行将逝去,究其原因,应该是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不尽完善所致。许多学者认为,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大众对国家化的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热度已大大降低,似乎是人们长久期待的竞技体育腾飞已达到了人们的预期,转而大众健康、娱乐体育成了大众新的关注点。商业性的比赛没有了国家荣誉和民族主义的大概念,因而更具娱乐性、休闲性,同时,跳出为国争光的国际比赛的助威呐喊氛围,人们的参与欲望更加强烈了,这些都是促进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 新时代我国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大环境
1.1 《健康中国》拓展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与维度
1995年,国务院提出了改变体育事业发展道路的两个计划,即:“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这个计划的提出使人们在关注竞技体育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参与健身运动的热情。 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却带给了人们对于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其关键点在于拓展了体育事业发展的空间,把体育运动融入健康的大概念之下,使得体育与医疗、保健、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连接起来,使大众对体育事业的关注点不再过多地集中在竞技体育方面,也使得体育生活化变得更加可能,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多种承办主体。就网球运动而言,兴建网球场地不仅限于隶属于政府的网球训练机构、高校、宾馆度假村等,而且社区、企业、运动俱乐部、医疗康复机构等那些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运动锻炼机构有了更大的积极性来参与网球运动的经营与公益。由于网球运动的娱乐性、时尚性、运动负荷的可控性等特点,作为健康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形态,网球运动似乎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可操作性的产业发展意涵。
《健康中国》以规划纲要的形式提出,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政府为实现健康中国愿景的决心和目标。纲要中所指的“健康中国”事实上是对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概括,而不仅仅是常规意义上理解的“健康”。有学者在总结美国网球竞赛产业时指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发展特征主要有:高水平的竞技实力、高额度的赛事奖金、多元化的赛事营销、专业化的赛事管理和娱乐化的赛事文化[1]。其中“娱乐化的赛事文化”总结得最为到位,因为大众参与网球运动的目的和方式突出地表现为娱乐,这使得整个网球产业的运作都指向休闲娱乐,而这方面正是我国网球运动产业乃至整个体育产业所欠缺的。
1.2 双循环经济模式理顺了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指向
网球运动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作为一种带着浓厚的外来文化特征的时尚运动项目,其在中国的发展初期必然是以西方发展模式为蓝本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它的休闲化和职业化。所谓休闲化就是,它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不同,它不是从学校体育或者各级体工队来输出影响力,而是首先在高档宾馆和度假胜地得到推广,进而吸引大众的眼球,引导大众以一种追求时髦的心态来参与其中。而所谓职业化则是,我国网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以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性的比赛为前提的,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诞生也是以部分地脱离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训练和比赛赛制为基础的,李娜、郑洁、晏紫等一些网球运动明星都是在国际公开赛和大满贯赛制中脱颖而出的,她们除了得到国家竞技体育资金支持之外,自己也积极寻求来自各方面的资金支持,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大赛,把训练周期和频繁的国际比赛融合在一起,以赛促练,把比赛当做训练的一部分,从而逐渐适应了国际比赛的节奏和训练比赛的流程。
虽然,休闲化和职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对于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似乎并未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当前我国网球运动在竞技水平方面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而在普及程度方面则表现得如昙花一现,网球运动在大众中间如一种风潮很快划过,没有了后续。其实,促进网球运动全面发展的根本因素在于网球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因为只有产业经营者最愿意采取行动去推广和促进网球运动的普及化,也最能够为网球运动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产品,从而激发他们持续地从事网球运动的热情,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加入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国际化特征明显的时尚运动,网球运动产业应当指向国际,还是立足国内,这是一个困扰产业经营者的核心问题。比如,美国、加拿大市场上销售的网球,大多数的网球产品是中国生产的,Penn Sport的总裁在抱怨川普对中国贸易战的时候曾透露,他每年卖出6500万个产自中国的网球,占美国销售市场的1/3[2],这说明很多中国的生产网球产品的厂商是将市场定位指向国外的。然而面对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网球产业经营者们却没有办法去开发市场。双循环战略的提出,使得我国整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对于网球运动产业来讲,未来的目标就应当是立足国内,在国内大市场的支撑下壮大企业自身,然后进军国际参与高端市场竞争。
1.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似乎跟改革开放同步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到今天为止所发生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教育观念的改变,从军事体育、竞技体育的教育转变为今天的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教育观念。体育运动是健身和休闲、娱乐的手段,也是培养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和手段,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几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技术,使他们能够从兴趣出发而坚持经常地从事某项或某几项运动。近年来,体育消费市场的逐渐火热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不无关系,网球运动的普及离不开高等体育教学的努力,很多高校开设了网球课以及各种形式的网球比赛,培养了一大批网球运动爱好者,这些大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视,因此他们是网球运动产业的坚实市场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体育教育的示范作用,因为中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改革总是受到中考、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学生不能全身心地遵照自己的兴趣去从事体育运动。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骤然释放,使得他们有心情、有精力去发展自己各方面的爱好,包括体育运动爱好,这就使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了充分的试验和实施时间和空间,同时充分地获得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鉴于此,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立体规划不应忽视高校体育教学这块阵地,网球运动相关企业应积极与高校体育教学合作,一方面抓住大学生这块体育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通过体育课堂培养网球运动的消费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2 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路径
2.1 以职业化带动网球运动产业化
西方国家体育产业发达的一条根本规律就是以职业化带动产业化发展,所以这里提出职业化带动产业化不是我们的创举,而是要学习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竞技体育职业化是西方自由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任何事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如何挣钱,如何赢得市场。网球运动的产业化发展必须要对网球运动进行宣传,要吸引大众的眼球,聚集网球运动相关产品的消费人群,那就需要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网球运动的宣传、造势,这些人就是网球职业从业者,包括网球职业俱乐部的经营者、网球职业比赛的组织经营者以及网球职业运动员等。网球职业化水平越高,网球产业化发展程度也就越高,比如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网球运动作为一个小球项目,其职业化水平仅次于足球、橄榄球、篮球等项目,是小球运动职业化的典范。同时这些国家的网球产业化发展水平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我们熟知的影响力最大的网球赛事也出自这些国家,如世界最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四大网球赛事分别是:法网公开赛、澳网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和英国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同时,网球界最知名的运动品牌也都是来自这些国家,如:日本的尤尼克斯、川奇,美国的威尔盛、王子,法国的迪卡侬、百宝力,英国的邓禄普等等。从这些国家网球运动职业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的关系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网球职业化水平应该是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有研究者以武汉网球公开赛为对象进行研究并指出,网球职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网球整体水平和符合网球制胜规律的必然选择。中国网球项目职业化发展对策应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促进网球项目职业化市场运作,创新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4]。从目前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缺少高水平的运动员群体,也缺少知名的网球赛事,同时网球竞技还没能脱离举国体制的制约。
2.2 以休闲化促进网球运动大众化
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要形成网球运动相关产品的消费群体,也就是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都说中国市场大,但这个市场上有多少人愿意在网球运动上花钱将决定网球运动产业发展的程度。网球运动在中国曾经火爆一时,让网球运动产业经营者们满怀期望,有学者总结了过去几十年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并指出,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贵族运动、时尚运动和健身运动的不同阶段并曾火爆一时,但似乎很快又转入低谷,相关网球产业更是难成气候。网球运动具有灵活多变的形式特征和容易控制的负荷特征,因而是最具健身价值的运动项目之一,“体医结合”的健康大战略为网球运动产业融入国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5]。他所谓的贵族运动、时尚运动和健身运动其实都是一类运动,那就是休闲运动,人们从竞技体育思维模式中走出来,开始体验运动的休闲娱乐特性,因此,从过去几十年的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来看,它本身就是沿着休闲化的道路在发展,只不过当时无论是体育学术界还是体育产业界都没有明确意识到它的休闲运动特性,也没有以休闲运动的概念去推广、宣传和经营。把休闲网球运动作为休闲体育运动的下属概念进行内涵阐释,从而说明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是具有多重社会要素作为支撑的。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球运动发展、拉动地方区域经济和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6]。其实,一项运动被冠以休闲运动的名号,那么它就自然变得生活化和大众化了,因为人人都喜欢休闲、娱乐,更需要休闲健身运动来促进健康、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质量。
2.3 以时尚化带动网球运动市场化
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一个名牌包包很贵,贵得离谱,却反而拥有了广大的市场,追求者趋之若鹜,说到底这是时尚的魅力。大品牌的所谓奢侈品的背后是强大的设计、包装和运营团队,他们往往能抓住市场的心理趋向而引导时尚潮流,使广大追求时尚和追求生活品味的消费者随着他们的指挥棒痴迷地去消费。网球运动本身具有时尚的特征,从运动本身的形式到运动场地、运动服装用品等无一不透着时尚的灵动,因此,积极利用网球运动的时尚特征来引导市场必将是事半功倍的网球运动营销途径。所谓网球运动的市场化就是要聚集一些有消费能力的人关注或参与网球运动,既然要产业化发展,那就需要消费人群去买东西,去形成市场,从而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时尚化特征是网球运动产业化发展优于其他运动项目的优势所在,也是网球运动市场化的入手点所在。
时尚需要包装,也需要引领。网球运动相关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必须积极引入时尚的元素,要像推广时装和许多奢侈品一样,请明星做广告,让网球运动的阳光、健康和美感深入人心,让所有相关产品的广告都要围绕网球运动本身而展开,让消费者透过网球运动的美而去喜欢广告所阐释的产品,而不是注意力仅仅集中于产品本身。世纪上许多大品牌的广告都是在努力将人们带入一种意境、一种品味、一种美感或一种生活理想。许多广告其实在刻意回避过分集中在产品本身这样的做法,当年耐克的广告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人们仅仅可见一个耐克商标而并不知道它是在讲什么产品,人们初见它的时候自然而然被它的时尚、高端和动感所打动,最终发现它是一个运动服装品牌。网球运动的时尚化包装需要把网球运动与各种时尚元素建立联系,是人们一想起网球运动就油然而生地产生一种时尚感,这是网球运动市场化成功的秘诀。
3 总结
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格局就是把竞技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健康体育、体育教育等多维度整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立体、有机的综合发展框架,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幸福息息相关。网球运动作为一项休闲、时尚特征突出的新型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发展产业化的网球运动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具有重要意义。网球运动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必须走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