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针织内衣行业概况与质量现状分析

2021-11-23

中国纤检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衣针织纤维

针织内衣是用针织面料制作的穿在最里面的贴身服装的总称,是针织服装最基本的门类。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普通内衣、补整内衣、装饰内衣、健身内衣四大类,通常所说的针织内衣为普通内衣,亦称贴体内衣,其主要功能是保温、吸汗等。普通内衣根据使用原料不同,可分为棉针织内衣、化纤针织内衣以及桑蚕丝针织内衣等。

《2020年针织内衣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针织内衣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3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为142亿元,2020年将达到200亿元。针织内衣产品作为消费者主要穿着服饰,其产品质量既会影响消费者的穿着舒适性、安全性,也会影响针织内衣市场的良性发展,该产品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国针织内衣行业总体情况

我国针织内衣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省市。随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成本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内陆地区物流条件的改善,中国针织内衣生产基地已逐步向中国中西部、东南亚地区转移。

2020年疫情大考之下,针织内衣行业呈现出足够韧性、巨大潜力和蓬勃活力,通过重构智能化生产线、走时尚化转型之路、构建多元化市场、抱团发展等方式积极探索前行道路,针织内衣行业经济呈现加快恢复、持续向好的良好势头。针织内衣也从以前单纯的保暖、蔽体,向时尚、舒适、功能、绿色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未来品牌化、智能化和功能化将会是中高端针织内衣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针织内衣在化纤领域不断加强功能性纤维、超仿真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开发,加上传统天然纤维的改性与优化,国产原料的差别化率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针织内衣在手感、风格上打破了以往棉型产品、毛型产品、麻型产品、丝绸型产品或化纤型产品的界限,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明显交叉。先进纺纱技术(如转杯纺、喷气纺、静电纺、摩擦纺、平行纺、涡流纺、自捻纺等)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序的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效率和针织内衣品质大幅提高,也使针织内衣产品风格更加独特;编织设备的技术进步,编织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新型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使针织内衣产品的性能更为优越,科技附加值也越来越高;针织内衣产品染整及后整理工艺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更好地满足消费市场对针织内衣产品功能化、时尚化、高品质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针织内衣市场需求的扩大和普及,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进入白热化,各大品牌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力求塑造先锋品牌。针织内衣市场国产主流品牌有南极人、红豆、北极绒、猫人、恒源祥、三枪、安莉芳等。中国消费者最常购买针织内衣的渠道中,线上购物颇受欢迎。此外,品牌专柜和专卖店、超市中的内衣分区也成为消费者常用的购买渠道。

针织内衣产品质量现状

1.国内针织内衣现行产品标准。我国针织内衣产品不在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生产许可证制度目录监管范围,该产品目前执行的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推荐性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以及产品标准,其标准采用情况良好。目前针织内衣产品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11个,实施5年以上的产品标准有6个,占比54.5%。10年以上的产品标准有1个,占比9.1%。

针织内衣产品标准《棉针织内衣》《针织彩棉内衣》《腈纶针织内衣》《化纤针织内衣》《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针织内衣》是根据面料成分不同来划分;《针织保暖内衣》《针织保暖内衣絮片型》《针织塑身内衣弹力型》《针织塑身内衣调整型》是根据针织内衣功能构造不同来区分;《热湿性能针织内衣》《吸湿发热针织内衣》是按照产品性能不同来划分。

针织内衣产品标准包含内在质量要求和外观质量要求。内在质量要求涉及顶破强力、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水洗尺寸变化率、起球、耐(水、汗渍、摩擦、皂洗)色牢度、可萃取重金属、保温率、透气率、平方米干燥重量公差、透湿率、吸湿发热升温值指标、热湿性能指标等项目;外观质量要求主要包含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对称部位尺寸差异、缝制规定、缝迹伸长率等。功能性项目比如抗静电、抗菌防臭、防紫外线、防辐射、负离子、导湿排汗、阻燃性等缺少相应考核要求及配套检测方法。

2.国内针织内衣监督抽查情况。为掌握我国针织内衣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引导企业科学生产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与合法权益,近几年,国家和各省市质量监管部门组织过多次该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2018—2020年3年间针织内衣产品各级监督抽查合格率在68.2%~96.7%之间,主要不合格项目为使用说明(标识)、纤维含量、pH值、可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耐酸碱汗渍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保温率等。

针织内衣质量问题分析

不合格项目的影响主要有:

(1)产品使用说明(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能的首要窗口,标识标注错误或漏标会误导消费者购买到不适用的产品。

(2)纤维含量是决定服装产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在选购针织内衣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成分含量进行选购,纤维含量未标注或标注不正确,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服装的选购。

(3)色牢度是针织内衣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色牢度差的针织内衣,在使用过程中,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

(4)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是服装产品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在与人体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其有害成分会被皮肤吸收,在特殊条件下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容易造成危害。

(5)pH值是考核纺织品酸碱程度的安全性能指标。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对皮肤产生刺激,使皮肤受到病菌感染。

(6)保温率是评判针织保暖内衣质量好坏的重要技术指标,保温率过低,针织内衣的保暖性就越差。

不合格项目原因分析

(1) 针织内衣不合格主要是部分生产企业对质量问题不重视,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产品标准,产品开发设计不全面,出厂检验不规范,质量细节管理不到位。企业生产过程控制至关重要,针织内衣生产的几个关键控制点如工艺设计、原料检验、缝纫加工、成品检验等要加以重视。

(2)针织内衣纤维含量、色牢度、pH值、保温率等面料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原料验货制度,对面料的采购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和手段,未从源头做好产品质量把控。二是企业缺少专业检测人员与检测设备,没有自检和送检制度,单靠供货方提供的经验数据作为依据,成品出厂前,也未经出厂合格检验。三是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只检验其中部分批次,以偏概全。四是部分企业存在以次充好的行为,用价格低廉的针织面料代替价格昂贵、性能优越的针织面料而谋取不法利益。

(3)针织内衣产品的监督管理与执法打假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猜你喜欢

内衣针织纤维
2022 秋冬中国内衣色彩流行趋势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塑身内衣让女性受伤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纱线与针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