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特色优势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制约瓶颈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23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苏宁吉林省优势

张 磊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000)

1 制约吉林省特色优势区“互联网+”出村进城的瓶颈分析

1.1 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力度不够

吉林省农产品出村进城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市场主体,必须要依靠当地县镇党政一把手高位挂帅,才能实现资源整合,同时,成立跨部门联合协调机构是破解供应链薄弱这一难题的主要办法。吉林省农产品出村进城没有统一品牌、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统一标识、没有统一服务规范,相关主体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狭隘思想,没有真正引入具有丰富流通经验的龙头企业参与其中,地方保护主义猖獗。相关主体狭隘地认为坚持市场化手段,就是完全任凭农民自主选择,导致省内外相关具有销售意愿的、打算开展产地直销的线上线下龙头企业找不到合作对接入口[1]。

1.2 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群众获取信息的工具单一,信息通道闭塞,各地政府缺少市场信息反馈机制、滞销预警机制。各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当地政府没有认识到该地农产品“互联网+”出村进城效果不好的深层次原因。吉林省特色优势区基本上以镇为中心辐射整个县,县级村级服务体系建设作用有限,乡镇中以批发交易为主,提供电商培训、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网店运营、商标注册、营销推广、小额信贷等全流程服务的盈利水平差。

1.3 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不够规范

多数特色优势区农民不理解网货的内涵,只关心种植环节,对互联网目标市场中的需求没有探求的动机。绝大多数特色优势区农民对标准化信息尤其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标准、预冷、运输标准等内容不是十分关心。

1.4 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缺乏内在动力

部分主体认为搞数字化转型是好高骛远,盲目追求中高端定位,势必失去价格优势,错误判断产业发展阶段处于初级水平,认为产业发展规律要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由小散到集中集约,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强行拔高做大,应采取审慎、包容的监督规范理念。究其观念认识错误的原因,在于相关主体不敢抓住时代机遇、抢占先机。

2 吉林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发展路径

2.1 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

2.1.1 农户成立电商合作社

吉林省各大特色优势区的农户在种植、产品加工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缺少产量、规模不大,缺少经营资质,因此无法对接播商、微商、电商平台专区、社区团购企业等电商主体。而相关的电商主体在对接电商合作社过程中由于省去了面对所有农户的环节,交易成本降低,因此合作的积极性非常高。电商合作社不仅仅起到对接城市网络市场的作用,同时还根据农产品特点以及电商主体的要求可以提供分等分级、包装仓储等工作。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低,单独依靠自身的抱团自救是很难适应数字经济的,因此还必须要有强大的政府支持,政府应为合作社负责人提供电商培训、展销会对接、融资、商标注册、物流仓储、加工包装等服务。

2.1.2 政府组织建立网货加工中心

政府组织建立网货加工中心是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有效路径。吉林省特色优势区一般都是以某一个乡镇为中心覆盖到相邻其他乡镇的,如抚松县万良镇人参、通化县光华镇蓝莓。因此,网货中心应该建在主要乡镇上。政府为网货中心建设提供基础设施、工作人员、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支持。网货中心负责人的专业水平是决定网货中心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必须要懂电商、懂产品、懂营销,自身有一定客户。一般政府选拔相关负责人的方式为先内后外,先看一下当地是否有胜任者,再选择域外能人。网货中心是政府提供给具有网络销售意愿与能力的网络销售能人的一个平台,集供销对接、品牌运营、售后服务、质量检测、标准化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网货中心的社会使命不仅是为了帮助当地农户拓展销售渠道,更多的是减少流通环节为农户增加利润。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真正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利润,政府支持网货中心建设就失去了意义。

2.1.3 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纵向一体化合作

农户作为供应链中的弱势群体选择和龙头企业合作是最快触网的方式,也是相对稳定的合作方式,合作的方式就是实行会员制。只要农业龙头企业能给农户提供稳定销售、保价销售,帮助农户真正获得超预期收益,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就可以顺利达成。具体而言,农业龙头企业凭借自身资本优势开展农资销售、托管服务、收购储存、分等分级、深加工、各类技术研发、渠道推广、大数据物联网应用、产品溯源系统应用、农村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对接大型直营批发市场、开设产品体验店、品牌建设、包装创新等工作,最终可以解决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电商化、品牌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问题。

2.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建议吉林省尽快建设、完善相关区域公共品牌,带动当地企业发展,特别是针对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需求支持其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以及区域公共品牌。在品牌推广方面,鼓励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在县政府的统筹下定期走进省内城市,特别是省会长春,集中展示宣传区域公共品牌,具体地点可以选在旅游景区(如净月潭、长影博物馆、长影世纪城、伪满皇宫博物院)、温泉度假酒店、社区、商场、超市、餐厅等人流聚集处。可以推广销售特色优势区农产品的耕种过程、养生价值、烹饪技巧,纠正城市居民对部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错误认识,增加城市市民与特色优势区的互动,提高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销售概率。

2.3 发挥多元市场主体带动作用

2.3.1 鼓励对接中国邮政惠农合作项目

吉林省相关农村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对接惠农合作项目后,可以由中国邮政梳理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其可以提供的具体服务,如农资农技、源头品控、品牌赋能、仓储物流、产销对接。中国邮政现在也已经建立了自有的农产品品控标准,统一了邮政农产品的品牌和外包装,实现从品牌标准到包装标准、品控标准的全环节标准化。

目前,中国邮政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商流,打造了邮政特色的产销对接体系,有自己的电商平台,除此之外,邮政内部每年还有大量的农产品消耗。比如百万员工福利、6 亿邮储银行客户金融服务需要的礼品。同时邮政还在努力拓展外部平台给京东、天猫、盒马鲜生供货。中国邮政现在是学习强国扶贫助农专区的唯一供应商,也是唯一的服务商。现在党员只要上线学习强国就可以购买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全部是由中国邮政提供的,上线以来每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 000 万元左右。

2.3.2 鼓励对接苏宁拼购项目

苏宁拼购是苏宁社交电商采取裂变的方式,是苏宁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有效方式。这是苏宁集团尝试一种新的零售模式,即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和消费者交易,较之前多重批发商的模式,这种零售大大降低了中间的流通环节,节约了零售成本,并将更多的收入留在农户手中。目前,苏宁也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从2019 年开始,苏宁首个拼基地落户湖北宣恩。2019 年5 月,苏宁拼基地升级为拼拼农庄,并提出建设建成500 座拼拼农庄计划。2019 年11 月,黑龙江绥化市的庆安县梁家窝棚屯、辽宁省盘锦市甜水镇甜水村等10 个村入围了首批苏宁的拼购村,并进行了授牌。每个拼购村都可以享受苏宁的“万店推广+5 亿流量+10 亿补贴”的扶持政策。

吉林省特色优势区农产品在出村进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山深人不知的问题,而是提价增收的问题,通过以往案例分析,苏宁拼购整村包销,直接对接消费者,可以提高其产品出村的价格,同时增加农民利润。因此下一步,特色优势区所在县政府应该以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为前提,以农民分享更多发展红利为目的,主动帮助对接苏宁拼购团队,尽快实现对接。

2.4 完善网络销售运营服务体系

现阶段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鼓励资源整合,在农村物流方面,支持推动邮政、供销、商贸物流、快递、交通等资源整合,发展共同配送。在农产品进城方面,支持整合邮政、供销、快递、金融、政务等资源,加强品牌、认证、培训等服务工作。吉林省为了尽快能够提升服务效率,在省级层面需要进行了统筹规划,选定好示范县中哪个企业承担哪些流通功能。经过5 年左右的时间,政府追求数字化、网络化、商品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同时,相关流通功能已经有相关企业承担,因此,政府应该根据流通系统经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将不同承担者承担的流通功能进行分化与一体化[2]。

吉林省农村电商发展起点不一致,电商文化氛围不浓,错过了早期以网店协会为依托的分销阶段,不具有市场经验丰富的电商运营公司,因此农村电商的主要工作就需要分别发包给不同公司,造成流通功能分割、经济效益不理想的情况。虽然分包容易杜绝层层分包、资金落地数额少的情况,但是不考虑农村电商经营主体的实际收益是没有出路的。商品的流通功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特别是农产品的流通功能一体化有利于商业模式创新,为此,政府需要在一定期限之后加大合并力度,淘汰不具备发展空间的企业,鼓励专业化公司合并,最终实现县域内流通功能一体化,不能再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调节[3]。

猜你喜欢

苏宁吉林省优势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矮的优势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苏宁极物旗舰店
苏宁并购亦喜亦忧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苏宁通“网”简史
画与话
our children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