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学期刊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与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综述
2021-11-23呼倩,吴群锋
编者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 编辑部于2021 年11 月13 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研究》 等122 家重要期刊的136 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如何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新时代·新机遇·新作为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科学》 主编董志勇回顾并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给《文史哲》 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内容。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经济进入低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而上,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潜力。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随着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质影响日益增强,中国经济将面临由追赶到领先的新转变,根植于中国经济沃土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也终将面临从理论学习到引领创新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 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提到,“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既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展中国经济学研究提供思路上的指导,也是对我们中国经济学人所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
《文史哲》 主编王学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发表了题为“迎接第三次学术大转型” 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阐释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术期刊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学术范式经历了三次转型:一是新中国成立,实现了由以胡适的“实验主义” 为主的民国学术向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共和国学术的转型;二是从改革开放伊始,由以阶级论为纲领向以西方化和现代化为导向的转型;三是当今由西方化或现代化向中国化或本土化的转型。身处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大转型时期,学术期刊引领学术、参与创造的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学术期刊更需要增强判断力、洞察力、创造力。第二是如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道路在理论上还未得到充分概括与总结,在世界上也未得到应有的肯定。有鉴于此,创造一种从中国经验出发,以回答中国问题为目的,并最大限度地尊重中国特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是当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也是中国期刊界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二、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
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田敬诚处长从学术期刊的定位和发展角度提出了两点思考。第一,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研究者角色定位并非完全对立,因此学术期刊可以通过议题选择和稿件的取舍,引领学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方向;第二,对于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应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注重“综合创新”。
《经济研究》 编辑部主任金成武指出,促进和引领经济学理论创新要依据时代的变化背景,具体的践行方案也需要与时俱进。学术期刊要鼓励学术研究兼顾时代背景。研究者要立足新阶段,发现真问题,从而实现理论的升华;同时应当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独特性,注重从思想启蒙、理论贡献和政策应答三方面着力,实现理论意义和政策效力的双提升。《经济学》(季刊)副主编黄卓从实践经验出发,指出经济学学术期刊的发展不能片面地追求指标和排名,应当鼓励经济学者研究新问题、真问题,而不仅仅是用中国的数据论证西方的理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弊端在于研究方法虽然愈发前沿,但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还有所缺乏。此外,注重鼓励青年学者的成长和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也是学术期刊助力本土理论创新的重要手段。《世界经济》 编辑部主任毛日昇表达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促进和实现创新的观点。他认为,科研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应当更多地向年轻学者倾斜,要注重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更好的研究平台和环境,为创新思想的诞生提供积淀之所,切忌急功近利。
《财贸经济》 编辑部主任王振霞结合该刊的探索,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学术期刊要倡导关注新问题。新问题的研究往往没有充分的理论积淀和数据支撑,因此学术期刊应注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帮助;第二,要倡导学者关注学科研究的历史视角。《中国经济史研究》 主编魏众从期刊定位出发,提出经济史类期刊要注重保持中国经济史学研究的独特性,以更长的历史周期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将中国的“老” 故事讲出新的含义;要加强经济史学和现实的联系,经济史学的研究是通过研究历史问题更好地映射现在,经济理论的创新尤其要注意加强交叉融合,不同学科思维的碰撞是创新的重要来源。
三、经济学期刊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安同良指出,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文化产品,能够帮助学生、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发挥重要的价值观引领作用。国内经济学期刊应该多关注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核和引领、构建中国经济思想体系的文章,多关注讨论新问题和介绍新方法的文章,同时具备条件的学术期刊应有意识地对高质量研究成果进行二次转载,积极向国内外学界宣传和推广。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认为,在构筑良好学术生态的过程中,期刊是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迅速呈现学界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但还须注重对冷门学科及其研究成果发表的重视和支持。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永穆针对当前学术发表内卷化的现象,主张学界应关注和探讨如何在粗糙的创新和精致的平庸之间进行取舍。他建议期刊主编在选稿和处理匿名评审意见时,能够对具有创新性的稿件持有更为宽容的态度,更好地助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转型与创新。
《经济学家》 常务副主编丁任重结合办刊经验指出,从政治经济学杂志如何服务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看,当前政治经济学杂志应当致力于阐释两个“大局”,解码两个“奇迹”,通过平台确立两个主体,实现政治经济学杂志和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共同成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常务副主编郭庆旺指明了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互动的两个基本机制:一是学科评估要求高质量学术论文,故而现在期刊更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匿名评审制度的建设;二是在期刊上发表的众多观点和想法可以通过高校教师融入教材和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思想分享。《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编魏建聚焦于青年经济者发表难的问题,指出这一现象的存在固然有期刊考虑引用率和社会影响力的因素,但也与青年学者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相关。他建议专业性刊物、顶级刊物和综合刊物分工协作,兼顾青年学者的研究发表需求,从而对学术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发展方向实现全方位引领。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副主任沈固朝指出,目前的期刊评价体系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和内在矛盾。各家期刊的宗旨、面向对象和定位各不相同,主体的多元、方法的多元和工具的多元带来了期刊评价标准的多元。同样,创新力的评价也存在技术上的难题。他建议各家期刊应淡化核心期刊的概念,打破互为因果式循环,扩大创新性论文的收录。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铭山主张加强对重大问题和真问题的关注。他认为,学科发展需要重大问题的推动,研究重大问题能够带来理论创新,而期刊所设的选题、栏目能够对学者关注重大问题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鼓励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
四、经济学期刊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
China & World Economy执行主编冯晓明指出,国内英文期刊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一方面,相比于一般性国际期刊,国内期刊应持续、稳定地聚焦中国经济,讲好中国故事,把本土学者关于中国经济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现给世界。另一方面,相比于中文经济学期刊,英文期刊应重视培养国内外学者融合的优质作者群,搭建高质量平台,引导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选题展开互动交流。《经济学动态》 常务副主编胡家勇结合办刊经验分享了三点体会。其一,经济学期刊应在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其二,经济学期刊要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真问题”,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政府与市场关系等问题,仍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其三,经济学期刊要重视对外传播学术信息,规范中英文摘要的写作。
《制度经济学研究》 主编黄少安坦言,当前国内经济学期刊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如中文期刊存在语言障碍,英文期刊稿源不足,国内学术评价体系认可度不高,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倾向等。从经济学研究的长远发展来看,应鼓励学术命题和观点的变化、创新,同时坚守初心,支持学者研究真问题、做真学术,不做追风者和鼓风机。《审计研究》 主编姜江华认为,经济学期刊推动中外学术交流的最终目的是走出西方主流话语逻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期刊是学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仅要继续推动完善期刊审校标准,改进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范式,还应在持续聚焦经济学理论前沿和实践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等方面做出贡献。
《南开经济研究》 主编李坤望指出,中国经济学期刊的发展与经济实践的发展是同向同行的,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目标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经济学期刊面临的新目标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内经济学期刊应在借鉴国外办刊经验、加强集团化合作、开放办刊等方面不断努力。《改革》 执行总编辑文丰安就推动经济学期刊的国际化提出了几点设想。第一,差异化地推进期刊的国际化进程,鼓励有条件的期刊率先走出去;第二,瞄准国际前沿,邀请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国际学者加入审稿和编辑团队;第三,与国际同行合作,举办学术活动,拓展交流渠道;第四,与高校合作举办交流研讨会;第五,优化评价体系,引导国内经济学期刊提升国际化水平。
《财经研究》 副主编兼社长陆蓉结合办刊特色提出了推动中外学术交流的三点思考。一是“引进来”,即把国外规范的学术研究范式引进来,引导国内外学者共同参与课题申报和论文发表;二是“走出去”,即通过特设专栏、邀请领域内资深学者等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把中国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介绍出去;三是“架平台”,即架设国内外学界共同竞技的平台,在比较中产生鉴别,进而相互促进,提升国内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工业经济》 编辑部主任王燕梅就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发表和传播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所关注的实践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在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是发挥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所产生的理论创新不仅要用于指导中国实践,还要彰显世界价值,催生具有国际影响力和世界价值的学术成果。
五、经济学期刊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人口与发展》 主编陈功认为,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期刊首先要自身行稳走好。期刊一是要尊重办刊规律,二是要服务于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规律。结合期刊自身特点,陈功进一步指出要面向世界科技的前沿、面向经济的主战场、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实现期刊承载和传播学术内容的职能。《国际金融研究》 主编陈卫东表示,在倡导关注重大经济金融问题,做有价值的研究方面,期刊坚持基于中国特色金融现象进行理论探索,积极刊发站在时代前沿、把握理论脉搏、具有思想性和穿透力的学术研究,始终坚持现实意义、理论价值、政策建议三者并重。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编辑部主任苏保忠表示,该刊作为国际期刊,在服务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高质量的重要或前沿问题研究,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制定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发挥期刊学术交流和服务平台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三是以国际同行能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特色的生动故事。《中国会计评论》、《中国管理会计》 主编王立彦认为,学术期刊有学院型风格和实务型风格之分。就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而言,选题的现实性对两类期刊同样适用,但学院派期刊的选题既可以是基础题目,也可以是经济发展过程和理论研究过程中持续关注的重要话题。就学术期刊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而言,要注意区分受众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管理世界》 编辑部主任闫妍表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期刊可在如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开设系列专栏,通过议题设置、稿件取舍的方式引领期刊发展;二是主动“走出去”,开门办刊,向理论水平高的专家约稿,注重阐释和宣传国家方针政策;三是密切与高校院所科研合作,聚焦国家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刊发系列文章;四是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学术成果宣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常务副主编杨其静明确指出,要注重发掘和发挥综合性期刊的优势,组织和鼓励对所设话题进行多学科、多角度讨论,突出期刊特色,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需要。此外,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审稿和刊文的高质量,努力做到站在学术高度讲政策。
郭周明社长指出,在服务强国建设方面《国际贸易》 主要进行了两个层面的探索:一是研以致用,关注实践。《国际贸易》 坚持理论、问题、政策三位一体,反映国家开放政策,关注全球经济形势,了解中国发展实践。二是突出聚焦问题,服务资政的价值使命,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脉搏,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解决方案。中央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袁淳就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凝练真问题。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载体,更能够强调以问题为导向,要引导学者进行与强国实践相关、具备学术可靠性的研究。二是围绕真问题,引导多学科交叉。期刊一方面要从发文的角度聚焦重点问题,刊发多元视角和不同范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应努力建立不同学科交流平台,促进不同学科的学者相互碰撞交流,实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