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运动员站台恐惧心理与克服对策
2021-11-23张元媛刘洋
张元媛 刘洋
(陕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065)
跳水作为一项竞技运动,需要在跳台跳下到落水之前完成空中规定的动作。由于运动员必须站在10m高的平台上,在空中迅速完成所需的动作,因此运动员容易产生恐惧等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在10m跳台上犹豫很长时间不敢起跳,左顾右盼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在跳水中出现平台恐惧的现象并且不能及时克服,则会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造成不利影响。实际上,心理影响在每种运动中都有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10m台跳水高强度的比赛之中,需要在平时训练与具体比赛中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才可以很好地完成动作。因此,运动员从平台行走到跳跃开始的这段时间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并反复思考动作要点。该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研究的文献开展相关的研究与分析,认为运动员在训练新动作或者是练习某个动作一年之后,跳台恐惧的现象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1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当运动员出现害羞和恐惧时,会出现反应迟钝、混乱、全身发抖及手脚无力等情况。基于这一类型,跳水运动员不能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对跳台产生恐惧心理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可能是由于不良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可能是由于运动员没有充分理解动作的基本方面或教练教学时急于求成,而没有基于运动员的特征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1]。
1.1 动作危险性导致的恐惧
在跳水运动员进行某个动作学习时,因为动作难度较大或者是需要对于动作进行创新学习,他们通常没有办法立即掌握全面的技术动作,在练习时容易出错,并出现相应的危险。如果此时运动员认为动作较为危险而不敢尝试,内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进而对跳台产生恐惧心理[2]。
1.2 高台容易导致心理恐惧
在低台开展相关训练时,大部分的运动员不会产生跳台恐惧的心理。但在提升到10m跳台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跳台恐惧的情况。这是由于对10m跳台来说,其空间更大,更令人生畏。当一个人站在10m高的平台前,背对着水时,极易遭受心理障碍,如担心失重和应急能力不足。
1.3 以前失败经历的情境再现
由于动作本身的困难,以前在学习新动作时一直失败,并且跳水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掌握不够牢固。虽然有部分跳水运动员可以克服心理层的障碍,在之后的练习之中提升自己。但还是有部分运动员会产生较大的恐惧心理,进而内心产生较大的压力,无法专心地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彻底失去动作感,进而会呆站在跳台之上[3]。
1.4 恶性循环
在训练中,运动员一旦出现跳台恐惧的情况,就会增加恐惧感,因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而选择避开它们。对跳的恐惧越多,克服它的能力就越弱,导致恶性循环。
1.5 教练方法应用不当
跳水练习者,通常年龄都比较小,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如果教练的要求较为苛刻,并采用体罚等措施提升成绩,会给年轻跳水运动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也容易出现跳台恐惧的现象。例如,当跳水运动员的动作没有正确完成时,教练粗暴地击打或责骂他们,或对跳水运动员进行相关体罚等,不仅不会促进运动员的进步,还会加重运动员的恐惧心理。
1.6 列席效应
大部分跳水运动员都处在青春期,更为关注自己的形象,以免在实践中犯错误,让其他人耻笑等,这将给运动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2 应对措施
由于每个运动员的身心存在差异,教练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贴合实际的方法避免运动员在跳台之上的恐惧。该文所确定的相关教学方法如下。
2.1 正视困难
教练应让运动员从意识形态上正确理解问题,然后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克服恐惧。教练应教育运动员面对困难,使他们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需要经过较为苛刻的训练才可以获得好成绩[4]。教练应须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心,使其正确认识与对待困难,今后在各个方面努力去克服困难。在不断重复中大幅度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战胜困难,获得较为优异的成绩。
2.2 让运动员明白教练的意图
教练要经过全面而认真的考虑,并深信年轻跳水运动员有能力尝试新动作,才允许他们尝试新动作。因此,只要他们完成所需的操作,就不会有受伤的危险。向运动员解释这些情况将有助于拉近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并使运动员了解教练的意图,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作的本质。
2.3 自我暗示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精神状态是运动员必备的品质,为此运动员需要积极地开展自我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能行。例如,在出现恐惧心理时,运动员可以自我暗示:虽然跳台比较高,高低台跳水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遵循正确的技术准则,就是安全的。通过这种方式,跳水运动员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根据需要大胆地完成动作[5]。
2.4 循序渐进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跳水运动员害怕在跳台上尝试某种动作,他们可能希望反复尝试模仿该动作或在低位平台上完成该动作。例如,如果跳水运动员害怕尝试10m台,则先在3m台上练习,当熟悉跳跃后,再逐步在5m台上练习,依此类推7m台,最后是10m台。在此期间,不应着急,应有足够的耐心来慢慢克服心理障碍[6]。
2.5 强迫克服
当运动员遇到“平台”问题时,他们通常缺乏培训的动力和热情。这时,他们可能被迫克服,也就是说,由于教练的严格要求,命令运动员立即跳下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但是,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谨慎选择使用,避免过于严苛给运动员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压力。
2.6 停止动作训练
当跳水运动员感到严重恐惧时,教练可以立即停止动作训练,使跳水运动员逐渐忘记平台的感觉,然后开始练习。或者教练可以调整动作的起跳技巧,从而为跳水运动员提供全新的体验并重新获得信心[7]。
2.7 加强对信心及意志力的训练
教练应与运动员交谈,只有在了解了运动员真正害怕的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具体的案例为,某运动员9岁,因为对自己所学的动作不够熟悉,而出现“平台”现象。站在台上十分害怕,从没有想过依靠自身的意志力战胜困难,只是一味地逃避,加上同伴的不理解和嘲笑。久而久之,其变得十分抑郁,出现了自闭的情况,常常自己发呆,同队友的相处也不够好。基于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随后的训练中,笔者更加注意她,更多地肯定她的能力,并给予赞美,使她渐渐地重拾信心,逐渐喜欢与笔者交流。因此,教练应该及时称赞并鼓励运动员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利条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恐惧。
3 结语
恐惧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在实践中,队员更容易害怕某些困难或危险的动作,对部分动作掌握不够牢固,可能会产生运动伤害,也无法提升自身的成绩。跳水运动员要积极地寻找自身产生恐惧的原因,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克服恐惧心理,对于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等都具有较大的帮助。
消除跳水运动员的恐惧主要取决于跳水运动员的主观努力,但教练也必须对这一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认真观察并分析造成跳水运动员恐惧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轻运动员的恐惧心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其运动表现和能力。由于跳水运动员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状态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练应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练还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掌握跳水技巧和技能,在训练后进行总结与分析。同时,加强保护措施,避免运动员出现损伤,为运动员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提供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