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艺术设计传播路径研究

2021-11-23程一芷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红色思政

刘 佩 程一芷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教育门类,也是一门教学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广泛涉及文化、经济、科技等诸多不同领域。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既有高校本科教育的独特共性—注重培养人才,又具有现代艺术专业教育的独特个性—注重培养现代艺术设计创新者的创意力和思维能力。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所创造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形态。在大思政视域之下,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阵地,理应担负起传播的重要工作。为此,文中笔者以大思政视域对高校艺术设计的红色文化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究,旨在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有效应用和创新推广。

1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红色文化传播的意义

大思政视域下开展红色思想传播工作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必然要担负起教育培养优秀青年一代的重要责任。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我国也面临着各类不同思想观念主流交锋、多元语言文化交流碰撞的严峻挑战。青年正处在一个社会思想和社会舆论相对比较多元化的时代,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的重任。因此,艺术设计课堂不仅要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还要做好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引领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塑造引导工作。

2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2.1 积极转变思政教学理念,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目前,虽然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门类繁多、特点鲜明,但是社会上对于人才的思想品位素质要求却基本一致。若一味地依赖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则很难适应当前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培养的趋势[2]。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思政课堂的教学观念,立足于现有各个专业的教学,运用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知识点作为教学载体,挖掘专业课堂中的红色文化素材,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充分地发挥专业课程在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生外出写生、专业考查、社会实践等课程的实训活动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大学生尊重社会公德,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师也应用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进而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形象,同时爱护自己身边的公物、服务于社会秩序、保护环境、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完全掌握了专业技巧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2.2 通过红色作品赏析渗透思政教育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积淀形成的,它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红色经典影视剧,诸如《巍巍昆仑》《我们是八路军》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具有强大的隐性教育功能[3]。艺术设计专业可以通过对经典作品(如美术作品《开国大典》、雕塑作品《血战台儿庄》、音乐作品《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的赏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2.3 课程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在色彩的认知等教学中,可以将“中国红”—革命颜色的属性,融入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中[4]。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对于红色的象征含义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结合五星红旗、国徽等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民族爱国热情。在环境设计、海报设计、展览设计等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大多数学生借助于构思和创意,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概念充分地融入到这个主题的设计之中,让大多数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通过红色文化基因提炼出的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为其毕业后进入社会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城市品牌、文旅产业、行业发展、科技融合、创新引领提供铺垫。

2.4 利用艺术设计竞赛培养爱国情怀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通过爱国情怀的情感体验与竞赛模式的融合,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自豪感等隐含情感,在竞赛中将情感体验进行直观的呈现。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引导学生对有关素材进行自主收集,并通过艺术思维进行设计。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将与爱国情怀主题进行密切接触,在作品中充分传达自身的爱国情感,能够实现情感的传递与红色文化的传播[5]。通过竞赛的活动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深入传达情感体验,产生一定的竞争心理。通过对竞争心理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将爱国情怀深入学生的内心。通过全体学生参与竞赛作品评选的方式,有助于实现爱国情怀的进一步弘扬,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中浓郁的爱国精神,为红色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保障。

2.5 提高教师思政理论水平

教师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学生普遍对专业教师怀有崇敬、信任的心理,对专业教师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接受度。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时,专业教师通常能够掌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此,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能够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达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往往对思政教学系统培训涉及较少,对于艺术专业教师而言,课程教学与思政理念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思政理念与教学能力,是艺术课程与思政理念融合的关键。基于此,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思政理论水平,应定期开展组织培训学习活动,加强对思政理念的交流与研讨,并制定相应的思政理念考核标准与激励机制,确保艺术专业教师对思政理念的深度掌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思政理念的融入,要求专业教师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保障红色文化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广泛传播。

2.6 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评价机制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对教育效果进行检验,最终目的是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首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思政理念的渗透程度,对艺术专业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起到督促作用。其次,对教育主体进行评价。采用互评、自评、考核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中包括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养。最后,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对教学成果的评价方式与制度进行建立,确保对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通过评价制度,有利于引导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转变对思政理念的认知,对思政与课程融合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引导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设计,确保艺术设计课程具有科学的思政教育模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视域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红色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红色文化传播路径的探析可知,高校需要积极转变思政教学理念,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利用艺术设计竞赛等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主体,高校教师还要提高自身思政理论水平,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此外,为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高校还要努力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评价机制,确保课程具有科学的思政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星.云.海》
《花月夜》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