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2021-11-23李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内容体育

李军

(韩山师范学院 广东潮州 521041)

田径课程是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核心课程,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塑造体育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田径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教学学方法单一,导致很多学生不愿积极参与田径教学。因此,应该重视田径课程教学发展,针对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优化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 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1.1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呈下降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突出。田径运动可以很好地改善人体运动机能,如短跑、长跑、变速跑等,这些运动对人体的运动损伤较小,对人体心肺功能及肌肉的训练效果较好,而且可以让人们的心情保持愉悦。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中,教师通过田径课程教学为学生展示田径运动的魅力,揭示田径健身的价值,让学生通过田径运动更好地强身健体,在拼搏的氛围中能够释放不良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

1.2 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好处。在田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田径运动理论、健身价值、运动技巧等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理解田径运动绝非是简单的跑、跳、投的综合体,这些运动形式蕴含着健身的趣味及价值。而且,学生通过运动技巧的学习,能够深刻体会到田径运动的魅力,养成运动的习惯并长期坚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教学目标不完善

体育专业的师范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是否能满足岗位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完善的运动技术及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当前,田径教学受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多高校仍以学生竞技水平的提升和运动技巧的掌握为教学重点,过于看重田径教学的技术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为目标[2]。多数体育专业师范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基本上是在中小学内任职,但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教学能力及岗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教学内容以传统教学为主,部分教师根据多年未变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陈旧,与体育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但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部分内容在高校田径教学中没有涉及,如投掷小沙包、掷垒球等。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知道教什么内容,教自己学过的内容,中小学生无法接受,而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体育内容却不会教。

2.3 教学方式滞后

很多教师都明白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不了解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对学情的把握较少,很少关注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对运动的技巧及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后,就要求学生按照动作要领进行重复练习,很少挖掘该项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健身原理等[3]。例如,100m往返跑训练,很多教师只是将跑步时的手臂、腿部、步幅等方面的动作要领讲解后,便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重复循环的单一训练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田径综合技术能力及田径意识很难提高。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代际传递性,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运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不利于中小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培养。

2.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多数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合理。考核的方式多采用阶段性考核,主要是以一学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足。田径教学的考核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考试主要以田径课程内容为主,与学生的实践应用结合不足,难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田径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核以技能评定为主,过分注重学生的体能、运动水平,如百米跑多少秒才可以达标、铅球投掷多少米达标等,竞技体育的“达标”成为了田径教学的实践考核主要内容。这种片面追求技能达标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

3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对策

3.1 明确田径课程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应该立足实践,在培养学生田径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岗位的实际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确保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一致。首先,课程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让学生通过田径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其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中小学体育教学能力。因此,除要求学生掌握田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动作及技能外,还要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且要具备分析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5]。

3.2 优化教学内容

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内容变化较大,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不断调整优化。而多年来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教学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如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中很少涉及跨栏跑、投掷铁饼等,但部分高校的田径课程中,跨栏的全程技术依然是教学重点,导致教学与实际不匹配。因此,高校田径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为参照,结合中小学田径课程的实际需求,适当提高田径运动项目理论部分的比重,压缩田径技术动作要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发展历程、健身价值等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侧重对学生健身能力、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加教学实践,结合健身、理疗等项目运动进行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加灵活,更加具有趣味性。

3.3 创新教学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是影响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很多学生对田径课程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较低,只是被动参与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兴趣,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以尝试将田径训练项目进行形式转化,比如:可以与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进行锻炼;可以在变速跑训练中结合撕名牌、抢沙包等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跳跃类的运动项目可以结合障碍跑、变向跑等运动,让训练的过程不再单调[6]。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将学生进行分组,组与组之间整体的技能水平要大致相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的训练和竞赛,让教学过程更加有趣味性。游戏、竞赛等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比拼过程中掌握田径相关运动技能,使自身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得到提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此外,要加强实践教学。在田径专项活动、技术演示等环节,要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模拟授课,让学生感受体育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课堂把控能力及临场发挥能力等。定期组织学生到地方中小学观摩田径课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田径教学概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进行改进和完善。要改变传统的以阶段性评价为主的方式,加强过程评价。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教学不是要求学生能够跑得有多快,跳得有多高,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能够让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将学生学习过程的遵守纪律情况、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理论知识及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等,纳入过程评价中,同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7]。此外,结果性评价也要有效开展。理论知识考核要结合实际,将学生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融合到理论知识考核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技能测试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和练习。由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身体素质等不同,评价标准应尽量灵活,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学生。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考核,比如某学生在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虽未达到“达标”的水平,也应该给予肯定,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学习的动力。

4 结语

高校体育专业的田径课程涉及的项目比较多,教学开展难度大。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加强对田径教学的重视,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逐步竞技化,教学方式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评价体系要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互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内容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计数:田径小能手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