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文“十汸”命名的含义

2021-11-22叶成文

文史杂志 2021年6期

叶成文

摘  要:对“什邡”名称的内涵,一直众说纷纭。对1992年从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出土的“十汸”铜玺解读,可知“十汸”的含义当是多部族联合体在汸水滨之国。

关键词:铜玺;十汸王;汸水

一、什邡命名解说各异

明代文学家曹学俭《蜀中广记》说:“邡水流为十,故名什邡”(十河说)。清代邑人陶世熙《重修印月桥序》说:“南湔北洛,泻若方字之形,故邑之日邡,以水名城,联络而甲比之,故曰什”(水、城似汉字十方说)。清代什邡知县纪大奎《什邡考》说:“邑乘谓因洛水所泻之形号汁方,语涉牵强……盖洛书八方,方皆合十。一与九合十,六与四合十,七与三合十,二与八合十。初出之时疑即名之曰十方”(八方合十说)。民国邑人马常《什邡命名辨》说:“《易·系辞》‘天九地十注:‘地,方里也。十方之名即取地十之义,后人加以偏旁为什邡”(地十说)。当代市人郑绪韬《十方王印章》一文中说:“十者横竖相交,意为正中,以十为名,乃位居正中之意”(十字正中说)。钱玉趾先生《什邡得名新解》说:“什邡名称的由來,是十个小方国联盟的缘由”(十个小方国联盟说)。

钱先生探索的路子是可取的,但当时“十涝王”玺上的涝字,还没有人认出来,他是以“十邡大王”四字作解的,因此,解释尚有缺憾。其他学者的释义,虽未得其实,但他们呕心沥血的求索精神是极为可贵的。

二、辨认古字各有见地

1992年2月,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在33号船棺中,出土的阳文“十汸王口”铜玺“十”“王”二字大家都认得,下面的“汸”字笔画稍多,而且反书和艺化。故学者们有“雄”“邡”“马”“老”“花纹”等五种不同的认读,其实都不是。右面那个字,锈蚀重,不认识,但学者有“方”“大”“匚”三种不同的认读,其实也都不是。笔者认为其轮廓像古“夕”字,板楯蛮七大姓中就有夕姓“夕”字或为十汸王的姓。

三、玺文放大认出汸字

1999年的一天,笔者同什邡市中学邱有柱老师,在什邡文物展览的放大图片前,认出铜玺下面是个反书的“汸”字(古文字有的可以颠倒反正书写)。汸字古朴稳重,雄健舒展,有艺术形变。笔者去政协什邡文史委办公室,向赵正言先生谈了我们辨认汸字的详情。赵先生在2000年10月《什邡文史》第16辑上,发表了一篇《战国“十汸王”铜印解说》的文章,肯定了铜玺上的3个字是“十汸王”,不是相传的“十方王”。笔者也有一篇《什邡玺文试解》的短文发表在同一刊物上。有学者认为“汸”是“方”字的异体,不必计较。笔者认为异体字也有用场的限制,文物上是什么字,就应该说是什么字,不能更改。音假字掩盖了原字的本义,产生歧义。只有“汸”字才能解释初文“十汸”命名的含义,只有“汸”字才能证明古汸水在十汸(什邡)。

早在鳖灵称王或稍后(公元前666年或稍后)蜀地开始使用中原文字。青铜玺上出现的十汸二字,至今已有2680余年。东汉《樊敏碑》“饮汶茹汸”“汸”字的出现,至今已有1810余年。“十汸王”玺早于碑文“汸”字870多年。汸水得名的年代应当更早。

《什邡县志·人口志·源流》说:“什邡县境在开明氏时代,为羌、氐、蜀多民族聚居处。”《什邡城乡建设志·概述》载:“古蜀时,什邡为冉駹之墟,羌氐之窟。

古十汸部族众多,十字有表示“多”的意思,故以“十”字概之。湔氐、羌、冉、駹、柏灌和土著等部族,都居于山地河谷。鱼凫生活于鸭子河,鸭子河又名雁江,雁是鸭科,凫是野鸭,鱼凫部族生活于此当有渊源。徐中舒教授、王家佑先生都认为开明氏鳖灵是巴人蜀王。巴人、楚人随鳖灵进入成都平原后,一部分生活于涝水流区。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有诗句:“战国玺文见十方(汸),巴人霸业世称王”。巴人十汸王征服与说服了其他部族,建立了山丘、平原、水流兼备的“十汸国”。

由上所述初文“十汸”的命名就是:多部族联合体在汸水滨之国的含义。

作者:什邡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