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谯周墓问疑

2021-11-22周庆

文史杂志 2021年6期

周庆

摘  要:谯周曾在成都为蜀汉政权服务至少有40年。他死后归葬何处,其实并不确定。按裴松之注引《晋阳秋》“当还旧墓”的说法,谯周墓应在谯周故里、今南部县东坝镇上乘寺村。至于南充市西山风景区的谯周墓,亦难确定。上世纪70年代,在成都金卉路曾有一处谯家坟园,疑是谯周墓或谯周衣冠冢。

关键词:谯家坟园;谯门弟子;旧墓;上乘寺村

在成都市西三环路五段外,金牛大道出城的左侧并行着一条不太大的道路,名叫金卉路,因曾经有过的郎家花市而得名。它上接迎宾大道,下挨友谊小学。据当地人介绍,在路的右侧原有一条河(俗称二院子河),河面不窄,河上不仅有座段家桥,还有座谯家碾,再往下走就是上马家碾和下马家碾了。在路的左侧与蜀跃路交汇一带,原有一座很出名的谯家坟园(在当年金牛公社跃进四队的地界上)。从友谊小学后面往上走通往坟园,有一条宽约七八米,长约一里多的神道,两边立有石人、石马、石狮。雕像大概都按真人真马尺寸雕塑。

按原郎家二队冯家院子(现省交警总队旁)的冯昌春说法,他上世纪70年代在友谊小学上学时,放学抄近路回家就要经过神道和坟场。那时,这一带到处都是坟包包,中间有座石砌椭圆型大墓十分显眼。墓是安置在石台基上的,台基上还有石栏杆。冯昌春小时候因好玩,和小朋友们经常在坟坝里“躲猫猫”和“打游击”,也常常爬到石马背上骑起,仿佛跃马扬鞭在沙场上。据原跃进四队70来岁的毛声洪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路石人石马很多,至少有十多对,但大多已被毁,有被砍了头的,有被打掉膀子的,有被掀翻在地的,沿路横七竖八的都没人管。在后来的二三十年里,它们陆续被人敲碎掩埋或被人拉走。至80年代初,石人石马(应是神道之物)以及古冢,均彻底消失了。

说起谯家坟园,冯昌春和他的父亲冯作土共同回忆起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由于谯家坟园是座大户人家的坟,又称作“将军坟”,古时每年清明从城里出来扫墓祭祀的多为达官贵人。他们要么骑着高头大马,要么乘鸣锣开道的四人抬轿或是八抬大轿,场面甚是气派。然而,附近的农田却每每为此遭殃。

据了解,谯家坟园的大墓前,原来立有墓碑,高两米多;碑座雕刻花纹。不过,碑文讲的啥,人们已淡忘了,但墓以“谯”姓冠之,则是明确的;至于坟里埋的是谁,不得而知。

历史上在成都做大官、且名声极响的谯姓人,我以为有两人——谯纵和谯周。这二人一人称过王、一人封过侯,和大墓主人身份相符;但我还是更倾向于墓主为谯周。原因之一,谯纵是个谋反的割据之王,成势时间不长,战败自杀身亡,在蜀人中影响恶劣,不会在成都存此能延续千年烟火、供万民凭吊的大墓。原因之二,谯周生前封过侯,又是蜀地的大儒,门下有陈寿、罗宪等一大批的学生、门客,学术思想绵延不断,再传弟子也后续有人。在那个尊师重道的年代,祭祀一代学宗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会有前述清明祭扫的大场面。

谯周(公元201—270),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据《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谯周幼贫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姜维第五次北伐,谯周与尚书令陈祗“论其利害,退而书之,谓之《仇国论》”,以为不宜兴兵。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公元263年),魏国三路伐蜀。谯周因劝刘禅投降,司马昭以其“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司马炎称帝后,多次征召谯周入京为官。譙周无奈之下抱病前赴洛阳,先后为骑都尉、散骑常侍,不久病死。

谯周经学功底深厚,出经入史,娴习典礼,谙熟旧闻,属意于地方历史。他一生著述多达百篇,尤其史学著作为史家瞩目,著作有《古史考》《后汉纪》《蜀本纪》《益州志》《异物志》等;经学著作有《论语谯氏注》《五经然否论》等;典章制度著作有《礼祭集志》《丧服图集》《五教志》《谶记》《法训》等。

谯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经学家、历史学家、大教育家、儒学大师,学识渊博,为广大学人尊崇。诸葛亮做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蒋琬执政时,任其为典学从事(最高教育长官)。他为蜀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培养出一大批人才。文立、陈寿、李密、罗宪、杜轸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就出自谯周门下。谯门弟子像孔子门下一样,也分四科。文立为德行科,比作颜回;陈寿、李密为文学科,比作游夏;罗宪为言语科,比作子贡等。

谯周死后,归葬于何处?《三国志》未讲,《华阳国志》未讲;但现今有宣传资料说:“谯周曾在安汉(今四川南充市)居住过,故宅在今顺庆区五里店谯贤铺,其子谯熙遵父嘱言,将灵柩运回原籍安葬(南充西山风景区内)。”此说值得商榷: 一是南充并非谯周原籍,目前“谯周故里”说有阆中、西充、南部以及华蓥等县市之争,唯独没提到南充。二是说谯周在南充顺庆居住过,却未提及时段。我以为,即便住过,也当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之前,即诸葛亮领益州牧,“命(谯)周为劝学从事”(《三国志·蜀书·谯周传》)之前,即在谯周22岁之前。

谯门弟子众多,人才济济,后来不断有人官居高位。他们迎恩师灵柩从洛阳回成都这块福荫之地厚葬也不是不可能的;或者他们因感佩恩师,在成都为他建造一座衣冠冢来纪念也是合乎情理的。这样来看,旧时成都金卉路的谯家坟园,当是1700多年前的谯周墓或者谯周衣冠墓。因为谯周用其丰赡的学问与思想在成都服务了起码40年(至少在公元223年至263年之间),成都学人需要有一块地方来寄托哀思,来致以敬意。《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记谯周临终嘱其子谯熙言:“当还旧墓,道险行难,豫作轻棺。”其中旧墓,当指谯氏祖茔,应在谯周故里,即今南部县(按:三国至晋之西充国县治在今南部县西北)东坝镇上乘寺村。公元2000年在此处出土有清代残碑,记有谯周产业云云。其祖茔或当在此。所谓“当还旧墓”,即指归葬于此。惜乎这里并无谯周墓。至于南充市西山风景区万卷楼景区的谯周墓,几经迁葬,2007年才移于此。那里面是否葬有谯周尸骨或衣冠,亦难确定(其实迁葬者应该清楚)。而指谯周墓就在南充,不知依据何在;经得起推敲么?但不论谯周墓实在何处,谯周作为蜀中儒家思想的一面旗帜(被后人誉为“蜀中孔子”),理应得到蜀中学人的瞻仰、缅怀,其学统亦自当会得以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