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广宏论李冰身世

2021-11-22陈泽远

文史杂志 2021年6期

陈泽远

摘   要:冯广宏新近出版的《李冰传》深入发掘史料并结合出土文物,多维度地论证,展现了李冰所在的时代气象和李冰真实、辉煌的一生。作者针对旧时史家对李冰身世的误读,用翔实的史料,科学地考察出李冰祖籍在楚、生长在晋(运城市盐潮区解州镇郊斜村系李冰故里),为官在秦(主要在秦国为蜀郡守)。

关键词:《李冰传》;蜀主后裔;李冰家谱;郊斜村

冯广宏先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退休前是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四川水利》主编;青年时期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出版有《拱坝简捷计算》《砌石拱坝》等专著;后来转进文史领域,对道教文化、古蜀文化及李冰与都江堰工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而今先生已九十高龄,仍笔耕不辍,继《都江堰创建史》之后,近两年又先后推出了《西羌大禹治水丰功史》和《李冰传》等学术专著。

为千古伟人李冰立传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史籍对李冰籍贯、身世记载阙如,这就为一些人戏说、否定、妄断李冰提供了方便;而传记作品则要求真实、准确、可信。冯老的《李冰传》(天地出版社2020年版)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针,广泛搜罗,深入发掘与李冰有关的史料,并结合出土文物,进行精心考证,坚持论从史出,秉笔直书,通过多维度地论证,展现出李冰所在的时代气象和李冰真实、辉煌的一生。冯老“历考前史”,在“真伪相乱”的史料中,于当今学者的不同论述中“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在批评各种谬说中澄清迷雾,揭示历史的本质,呈现出历史人物的真貌实相。這是《李冰传》的鲜明特色,体现了史家睿智、独立、洞察入微的学术品格。冯老对各种谬说的批评是严肃的,但也是客观公正、充分说理的。

在“姓名的纠纷”(见《李冰传》第57页至60页)一节中,冯老批评了“灌县一位学者”把李冰考证成“蜀王鳖灵”的观点。这是个大问题——如果李冰都不存在了,都江堰的历史就要改写。“灌县学者”的主要论点是: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没有李冰是蜀郡守的记载,只在《史记·河渠书》中写了“蜀守冰”凿离堆的事;1974年出土的李冰石像是“神石人”,李冰修都江堰是因神话而形成,实际上是一种虚构。古书《世本》说古蜀王国的蜀王们无姓,可见无姓的“蜀守冰”就是蜀王。古蜀国开明王朝的首任国王叫鳖灵,“鳖灵两字的拼合,恰恰能快读成冰音。”“冰”就是“鳖灵。”冯老指出:这位学者关于“冰即鳖灵”的考证,并非当代才发明,半个多世纪以前疑古派史学家就曾做过,如把禹父鲧和共工拼音成一个人。冯老引用一位什邡学者[1]的话说:“李冰那个战国时代,汉字的读音和今天并不完全一样,有些字音与现在差别很大,根据古今十一家古音学家的研究,如果按古音来拼读,‘鳖灵绝对拼不出‘冰音,因为‘冰古音在六部,读如‘凝,鳖灵的‘灵古音在十一部,发声如‘郎,两者的声纽、韵部、音调都不同,古人决不会把‘鳖灵快读而拼成‘冰的。”(见《李冰传》第58页)冯老又引用一位成都学者[2]的话,指出“秦先后设立了46郡,即使一个郡只有一个郡守,也有46人,而见于《秦本纪》的仅仅是任鄙、张若、廖3人,见于《秦始皇本纪》的仅仅是南阳腾、内史腾、肆3人,不能就此说秦只任命了6个郡守吧?……史书不可能把职官名字全部录入,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一个多世纪,显赫的人物不多,写史,仍沿袭着前代称名不称姓的习惯,不仅写李冰是“蜀守冰”,在《秦本纪》中写李冰的前任郡守张若也是“蜀守若”,难道“蜀守若”又是个蜀王?李冰创建都江堰有众多文献记载,不能因有相关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而否定李冰建堰穿江的核心事实,如同不能因有《封神榜》而否定西周历史,因有《西游记》而否定玄奘西行。东汉班固在《汉书·沟洫志》中已在“蜀守冰”前加了个“李”字,这样,李冰的姓也解决了。有了两汉历史文献加出土文物“李冰石象”的实证,蜀郡守李冰的真实存在就成为不争的历史事实了。

冯老在“模糊的身世”(《李冰传》第66—69页)一节中,以三大硬道理,批评并否定了“李冰是蜀王后裔”的观点。这一观点至今还对一些人有影响——有人甚至通过小说、电视专题片来宣传它。这种说法如果能成立,不仅李冰和都江堰工程的历史要改写,著名的二王庙也应改名或重新解释。因此,冯老对李冰籍贯身世的考定,不仅有历史意义,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冯老寻根究底,指出,最早说“李冰是蜀王后裔”的是清人陈怀仁的《川主三神合传》。该书说:李冰是古蜀王鱼凫的后裔,姓杜宇,号浮丘,是巴东人。李冰之名是李冰参考古代谱牒而自定的。公元前322年六国称王,他愤而逃到峨眉山隐居,与鬼谷子为友,与苏秦、张仪交往。按这些推断,李冰任蜀守治水时已是百多岁的老人了。这显然是“想当然”的“荒唐言”。冯老指出这些“荒唐言”对后世是有影响的,“像任乃强、王家祐这样的大师都相信李冰是蜀人,而且是蜀王后代”。任乃强的根据是:传说中李冰有个儿子二郎,形象是额头上有一只竖起来的眼睛,即所谓“纵目”,传说中古蜀先王蚕丛就是“纵目人”,表明遗传基因在起作用,由此推出李冰可能是蚕丛后代;又因古代氐族所居的什邡雒水上有李冰的坟墓(按:实际是衣冠冢),又推断出李冰可能是氐族人。王家祐认为李冰建神祠,刻石犀镇水,与江神斗法,与水神誓约,这些行动很像原始“李家道”的君师。此类君师地位很高,非蜀王后裔莫属。

对此,冯老强调指出,缺乏文献资料,转而从民俗材料中发掘,本来是学术界的一条终南捷径,不过那些先生们只顾考察李冰的来历,却忘了当时的大历史背景,这就未免有点失之东隅了。

冯老临文不讳,对“那些先生们”进行了切中肯綮的批评,硬道理有三条:1.根据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陶元甘馆员的研究成果,李冰不会是蜀人,更非氐羌,他就是秦国人,这才符合历史现实。因为秦国从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以来,厉行“明功赏,招军士”的政策,官爵的升迁,取决于斩首多寡的军功和相应的爵位,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庶民,都是如此。李冰的前任司马错、张若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如果说李冰是蜀王后人或氐羌人,没有战功表现,没有高级爵位,光靠高档朋友推荐,或走门路就能继张若担任蜀郡守,是根本不可能的。2.秦惠王灭蜀后,曾移几万名秦人入蜀,直到那时,蜀地才流行起中原的语言来。[3]很难想象,其时一个与秦语言和学术渊源不同的蜀地土著居然能够担任秦蜀郡守?3.重温秦灭巴蜀以后几十年的历史,更会坚定相信:李冰不可能是蜀中土著,更不会是蜀王后裔。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更元九年),秦占领蜀国后,为了给蜀人变革不大的印象,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两种体制统治蜀地:除任命了一位秦人“国守张若”外,仅“贬蜀王更号为侯”,仍然拥立一个蜀侯“通”,延续开明氏的宗嗣,以此笼络人心。五年后蜀后“通”叛变。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元年)秦遣甘茂、司马错率军入蜀平定叛乱,杀“通”和蜀相陈壮,之后又立了个蜀侯“恽”。公元前301年(秦昭王六年),称蜀侯恽造反,秦廷又命司马错入蜀平叛,令恽夫妇自裁,杀郎中令婴等27人;再后又立蜀侯恽的儿子“绾”为蜀侯。公元前285年(秦昭王二十二年),又疑蜀侯绾要造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当了十九年国守的张若这才成为蜀郡守。郡县制在蜀地确立了,对蜀王奴隶主势力进行镇压,把残余势力赶到现在的越南北部建立安阳王国。冯老指出:秦廷“几十年中一口气镇压了通、恽、绾”等三名蜀王后裔,“仅凭直觉就足以判断:李冰决不是蜀王的后代,也不会是蜀国的王亲侯戚,更不会是蜀地的一般民众”(《李冰传》第69页)。现在,流行一本小说,把李冰写成古蜀鱼凫王的裔孙,是村夫鱼樵似的布衣水工,而且是个年轻的“小鲜肉”,仅凭秦昭王一次廷试,就将他擢拔成了蜀郡郡守。这样的描写,违背基本历史真实,是作者的向壁虚构。

冯老的考证结论——李冰祖籍在楚,生长在晋,为官在秦。冯老从研究李氏姓源着手,专门写了“李姓的渊源”一节。在研究方法上,冯老认为蜀地李氏的出现是秦灭蜀之后,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后才有的;因此,应主要研究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国的李姓。冯老说研究李姓有得天独厚之处,因唐朝皇帝姓李,故,李姓族谱查得早,弄得清,编得全。根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冯老考查了《史记》中所有李姓人物的出身和活动地区;考查了春秋时期的李耳(楚苦县人)、李离(晋文公理狱官)、李悝(魏文侯相)、李酰(秦太医令),战国时期的李宗(魏大夫)以及赵国人李宗、李虽、李牧、李兑,陇西人李信等十三人。这些人的活动地区与《氏族略》所记相合,即楚、晋、陇西。入晋的李姓人氏最早最多,晋国分成韩、赵、魏三国后,李姓人氏分别在三国谋生。入陇西的李氏较迟,以李崇为始祖。这个李崇是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滅义渠,建陇西郡后封为南郑公的。这时李冰已在蜀郡担任四年郡守了。因之,李冰是陇西人的说法不能成立。1999年李冰家谱的发现,证明李冰出生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的郊斜村。是年,自称李冰70代后裔的郊斜村人李保生给都江堰市政协写信,称他发现当地有李冰家庙和家谱。都江堰市有关人士十分重视,当即组织了一批文史专家去调查访问。冯老以史家敏锐的眼光充分肯定了这次考察。笔者正是这次考察组成员之一。这里在冯老描述的基础上略作补充。考察组到郊斜村后,在李保生等人的指引下,进行了下列几项工作:1.反复查看了李冰家谱。三大本《家谱》分东支、西支、中支,都是蓝色布面线装,纵58厘米,横30厘米,三本共重3.8公斤;白绵纸质,内容皆为柳体楷书,凡封号名讳都用朱砂丹书,是李氏家庙遗物。其创制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到民国30年(1941年)已续修六次。每次续修都有序言。总序称颂了李冰父子“凿山导江”创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并结合《史记》《汉书》《续文献通考》进行了一些考订,对李冰父子创建都江堰的评价是:“冰实有主治之功”,但二郎有“承父之绩”;“都江堰庙祀二郎为神”,“父子功绩,并志诸史俱载,历历可靠”。其与史学界的论述基本一致。2.按家谱记载,考察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始祖家庙。家庙位于郊斜村之西北,虽已废圮,但还保存了端门和正殿建筑。正殿梁脊板上还保留有“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民国年间”的“重修祖庙记”。3.按家谱记载考察了郊斜村南一公里处背靠中条山北麓号称解州八景之一的桃花仙洞。这里庙宇众多,以金山庙为首。这个金山庙即家谱中说的享殿,李冰曾被金、元皇帝敕封为“金山顺泽侯”,庙宇因皇封而得名。4.考察组召开李氏家族中的老人座谈会,听取了90高龄的李仁山等介绍李氏家庙和享殿情况。考察组还研究了民国9年(1920年)的《解县志》的相关记载,认为解州郊斜村是李冰故里,早已有之,不是搞旅游开发才炒作起来的。考察组很慎重,离郊斜村后又奔甘肃陇西考察,在“陇西李氏堂”查资料与专家座谈,搞了三天;除了在“李氏名人录”上发现有李冰的名字外,未发现李冰在陇西的任何材料。考察组回川后才撰文肯定“郊斜村为李冰故里”。消息传出后,山西的文史专家也介入研究。山西社科院谱谍研究中心主任李吉对家谱作了鉴定,结论为:这是“迄今首次发现的以李冰为祖之家谱”,“内容真实可信,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判定李冰故里就在河东的直接证据”。冯老亦就李冰家谱而判定:李冰祖籍在楚,生长在晋,为官在秦。

冯老还考订出:李冰如同他的前任郡守张若一样是立有战功的战将。他于秦始皇初年离开成都而调任上郡(治所肤施县,在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附近)守,防止匈奴南侵,并死在任上,年约七十。

注释:

[1]“什邡学者”指徐式文。他在《四川水利志通讯》1984年第5期发表《李冰创建都江堰及李冰导洛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10月编辑出版《都江堰市研究》时,收入此文,改标题为《李冰就是李冰》。

[2]“成都学者”指罗开玉。他发表有文章《李冰研究五题》;出版专著《中国科学神话的协合——以李冰为中心》,其中七章笫一节为“关于怀疑李冰为秦守的讨论”(见该书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55-164页)。作者在文章和专著中对“灌县学者”否定李冰的说法提出批评。

[3]唐·卢求《成都记·序》:“迁秦人万家实之,民始能秦言。”

作者:原温江专区和成都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

西南师大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客座教授,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