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 高速 高质量

2021-11-22冯涛刘步阳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中国公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路基

文|本刊记者 冯涛 本刊特约记者 刘步阳 图|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在我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两千余公里,遥遥相望。一直以来,“从拉萨开着汽车走高速公路到北京看天安门”是许多雪域高原儿女心中的朴素愿望,也是西藏交通人心中的一个目标。

2021年8月21日,这个愿望朝着实现前进了一大步:227公里的G6京藏高速那曲至羊八井段(以下简称“那羊高速”)通车试运行!那羊高速的通车,结束了藏北高原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让那曲市进一步融入拉萨市“3小时交通圈”,将更有力地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至此,G6京藏高速那曲至拉萨段(以下简称“那拉高速”)全程通车,西藏的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一举破千,达1105公里,西藏大踏步进入高速时代!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那拉高速蜿蜒行进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大部分时候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三线并行,展现了新时代“两路”精神的新内涵。从“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的大局来看,那拉高速的全线通车显著提升了青藏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运输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西藏特别是藏北地区资源开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西藏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那羊高速

途经地点:那曲火车站西北→那曲火车站→那曲市水源保护区→罗玛镇→香茂乡→古露镇→乌玛塘乡→阿热湿地→当雄县城→宁中乡→羊八井镇桑巴萨村

路线全长:227公里

设计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最高海拔:4786米

平均海拔:超4500米

路基宽度:26米

设计时速:120公里

通车时间:8月21日

高原公路独特又艰难的施工环境,赋予了那羊高速筑路人宝贵的高原高速建设经验。

架起金桥望北京

那羊高速是西藏的又一座“金桥”,它的通车运行,标志着青藏公路高速化取得阶段性进展,G6京藏高速距离全线贯通再进一步,西藏与首都北京的距离更近了。

人民期盼 青藏之间新通道

自1954年12月25日青藏公路与川藏(康藏)公路同日通车拉萨以来,西藏结束了历史上“行人攀岩走,世间哪有通天路”的悲叹,而“天堑变通途,拉萨直通北京城”的赞歌从此响彻青藏高原。作为西藏的生命线,青藏公路一度承担了80%的进藏物资和90%以上的出藏物资的运输任务,也是进出藏客运班线的主要线路。

然而,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导致青藏公路一系列冻土病害多发频发,西藏经济高速发展使得青藏公路承担的货运量与日俱增,而旅游业的深度开发也让沿青藏公路自驾的游客呈爆发式增长,虽然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担了一部分青藏公路的客货运输任务,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进出藏交通运输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西藏人民对青藏高速的建设抱有无比热切的期待,青藏高速的建设也被西藏交通部门提上日程。

为让沿线农牧民群众尽早享受到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青藏高速采取了分段建设的模式,条件成熟一段就开工一段,建成一段就通车一段。2017年5月,G6京藏高速羊八井至拉萨段项目开工;2018年6月,那羊高速项目开工。

那羊高速北起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接国道109线,一路向南跨越那曲河,经罗玛、古露、当雄等乡镇,终于羊八井镇,接G6京藏高速羊八井至拉萨段起点,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三线交汇并行。那羊高速全长22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路基宽度26米。

项目全线共设桥梁145座,其中特大桥7座,大、中桥89座,小桥49座,隧道1座,桥隧比为16.78%;共设4座互通立交和那曲、当雄、羊八井3对服务区;此外,为便于游客饱览高原雪山的壮美景色,那羊高速还设置了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

“现在就盼着高速公路早日通车。”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那曲市比如县恰则乡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措旦向媒体表示了对那拉高速的期待,“那拉高速将为那曲带来腾飞的希望。”次仁措旦的话正反映了西藏农牧民的心声。

连接农区与牧区、城市与乡镇,串起了广袤的藏北羌塘草原上的一颗颗明珠,那羊高速作为那拉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那曲与拉萨的车程从青藏公路的6个多小时缩短至3小时,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改善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和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出行及运输条件,是新时代造福一方的“新天路”工程。未来,那羊高速将有力带动沿线的畜牧养殖、旅游观光、交通运输等各项产业发展,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高原筑路新标杆

高原气候、脆弱生态、控制性工程众多……那羊高速的建设者排除万难,力争将这条公路打造成一条高品质之路,更打造为西藏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针对藏北高原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长期低温等特点,那羊高速的筑路人发挥科技引领的作用,在借鉴各方成熟经验的同时,攻克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难点,优化配合比设计,提高中、下面层抗车辙能力,提高上面层抗渗水能力,在增强沥青路面耐久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雄隧道是那羊高速全线唯一的隧道,同样也是建设中的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当雄隧道全长1010米,设计行车时速为80公里,海拔约4300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隧道之一,隧道口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隧道所在位置冬季寒冷漫长,多风雪和冻害,年均气温只有1.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零下32.5摄氏度,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同时,当雄隧道全线均为Ⅴ级围岩。

为克服困难,当雄隧道建设工程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研判隧道围岩情况,提前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规避施工风险。历经360天,以“零事故、零伤亡”的优秀成绩,实现了全线顺利贯通,而贯通隧道误差仅4毫米。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提出,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生态”被摆到了重要位置。藏北高原的生态十分脆弱和敏感,生态环境的恢复周期长,因此那羊高速十分注重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那羊高速的建设者始终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重保护。

“实施这个项目,我们克服了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生态脆弱等困难,通过产研融合,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中交一公院那羊高速建设工程设计代表组组长王伟为记者介绍了一些典型的科技创新成果,如成功打造了“高原花海”,创立人工繁育、草皮移植等高原生态保护成套技术;发明了一种新型窄中分带护栏;研发了系列防冻胀的坡面防护和排水结构等。

“这是一条生态路,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高原生态的脆弱性及保护的重要性。”那羊高速建设项目指挥长旺杰次仁介绍,那羊高速在沿线预留设置野生动物及牲畜通道,对高山草甸草皮进行剥离、复植,部分桥梁采用大跨度连续主梁,减少对环境的扰动。截至目前,全线环保投入已超过4亿元。

鸟瞰藏北高原。江飞波 摄

高原脆弱的植被,需要筑路人悉心照料。江飞波 摄

攻坚克难“两路”精神新传承

自2018年6月开工以来,近八百个日夜,数万名那羊高速建设者把汗水洒在藏北高原。那羊高速沿线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所有参建人员克服高寒、高海拔等严酷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攻克了施工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积极发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为把那羊高速打造成品质工程倾尽全力,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来自内蒙古的史冬青是那羊高速二标一分部生产副经理,一眼看过去,是人群中肤色最黑的。“刚脱完一层皮,稍微白点了。”史冬青笑着对记者说。每天顶着烈日和强紫外线铺设沥青,“下烤上晒”的日子,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修筑那羊高速,是他第二次主动申请进藏。虽然经历过一次艰苦,但史冬青说:“要是大家都不来,谁来修路呢?而且我有经验了,更应该来。”对他来说,参与那羊高速的建设,是对“两路”精神的坚守和发扬,为他的人生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

来自湖北的喻磊也是一名筑路人,在南方温润气候里长大的他,第一次踏上高原,成为了他人生中精彩的一笔。“到西藏修路,是一种历练。当年,那些老前辈在这里修路时,遇到的困难更多更大,但是他们都坚持下来了,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位筑路人都应该学习的。”他记得特别清楚,那曲河特大桥合龙那天,整个项目部都在欢呼。“从来没有那么激动过,大家好像都忘了吃过的苦和流过的汗。”

“虽然我只是千万筑路大军中的一员,但是能追随前辈的脚步来到这里筑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就是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光荣。”王伟说。

那羊高速通车了,这些建设者带着故事离开了,但他们都说:“永远不会忘记为那羊高速奋斗的那些日子!”

造福一方 致富增收新门路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者们不仅在那羊高速上留下了故事,更留下了筑路技术和致富门路。

出生于1996年的嘎玛洛卓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港果村人,2018年从西藏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后,进入中交一公局那羊高速二标一分部项目部,跟随师傅主要负责桑曲河特大桥桥梁施工工作。2019年,嘎玛洛卓负责桑曲河特大桥架梁及桥面系施工,并于当年10月荣获中交一公局第六公司的优秀技术员称号。疫情期间,他自愿放弃了冬休,主动请缨在项目部坚守4个月,配合项目部做好复工疫情防控和复产各项工作。

“作为中交一公局六公司的一名技术员,在参与那拉高速建设期间,不仅我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在毕业工作的三年内,我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15000元,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现在已经在拉萨买了房,从工作到生活各方面都得到了满意的收获。”嘎玛洛卓说。

今年45岁的索罗是那曲市色尼区古露镇俄玛村的一名普通村民。2018年6月工地开工后,他在古露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推荐下,跟着那羊高速二标一分部路基三队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后来在路基三队的介绍下,他于2019年来到项目部,参与了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从刚开始不会说普通话,到现在能跟人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从之前只会放牧到现在对钢筋、模板施工技术样样精通,可以说索罗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从2020年开始,索罗在项目沥青拌和站开启了自己的带班之路,他带着几个当地的牧民,帮站长把沥青拌和站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之后,经项目部严格选拔,索罗25岁的儿子尊珠也在高速项目上担任了保通员一职,确保工地车辆安全通行。父子俩年收入从之前的5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0万元,很快实现了脱贫。

“我现在的生活很富裕,也很知足,用我的辛勤和汗水收获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真心感谢党的关怀、感谢那羊二标一分部的认可,参与那羊高速建设,让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索罗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羊高速不仅在建设过程中为沿线农牧民疏通了脱贫致富的途径,未来也将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交通活力。

那羊高速建设工程自开工以来,积极响应自治区扶贫号召,做到尽最大力度吸纳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就业,大量使用当地机械、运输车辆等,致力于为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当地农牧民群众创收、增收、致富的途径。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共计吸纳当地农牧民群众10404人次,吸纳西藏籍大学生85人,使用当地机械1107台,使用当地运输车辆2443台,累计为当地创收5.04亿元。在此过程中,项目方还对当地农牧民进行不定期一对一的技术培训,促进当地农牧民转型为新型产业工人。

那羊高速的建设已经告一段落,这是那拉高速建设的终点,更是G6京藏高速建设的新起点。据了解,“十四五”期,西藏还将推进启动G6京藏高速公路格尔木至那曲试验段的建设。可以畅想,“从拉萨自驾,一路高速到北京”的梦想已触手可及!

藏北高原的独特地貌,对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江飞波 摄

那羊高速有多高?

那羊高速建设难,难在这是一条什么都“高”的高速公路:作为西藏重点民生项目,社会各界关注度高;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复杂地质,使得道路建设难度高;沿线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保要求高;高关注度、高难度和高环保要求,让那羊高速注定成为一条技术含量高的品质公路;同时,那羊高速还是一条景观大道,颜值也必须高。

沿着青藏公路的足迹,那羊高速的筑路队伍探索出了一条高海拔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路径,这些建设管理经验必将为青藏通道剩余路段高速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为其他高原地区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注度高

从建设伊始,那羊高速就一直处在聚光灯下。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调研,西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隔三差五就去一趟那羊高速建设工地,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督导。不仅如此,社会公众也无比期待那羊高速建成通车。2020年10月1日,G6京藏高速羊八井至拉萨段通车,但在新闻评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边点赞一边询问那羊高速甚至G6京藏高速格尔木至那曲段的进展。2021年5月6日,那羊高速的图片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6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沿着高速看中国》(西藏篇)特别节目更是在那羊高速上进行了直播连线。

社会公众对那羊高速的关注度在项目通车前后达到顶点。2021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京藏国家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车仪式并宣布公路通车。

留人难度高

在那羊高速建设初期,建设人员严重不足,不仅工地人员严重流失,就连项目指挥部也面临着人员不足的情况。有工人甚至说,在5000米严寒缺氧的高原干活,实在有些受不了,为了这点工钱把命搭上不值得。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经常是来了100名工人,过不了几天就只剩下十几人。没有稳定的施工队伍,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根本无法保障,如何留住人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吃饱了不想家!”藏族的一句谚语成了那羊高速建设工程留住人的突破口。项目指挥部首先从改善伙食抓起,不仅让大家顿顿有肉吃,还特别注意营养搭配;其次,从生活细节上关心员工,给大家配备工服,既统一了形象,使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又可保暖避免感冒;再次,指挥部花费100多万元为员工配置了高压氧仓,员工们下班后可以进入氧仓吸氧,精神状况大为改善,再也没人喊没有力气干活了。

职业院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科技发展、新媒体技术、搜素引擎等日趋发达的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不可避免,消极的思想和错误的观念影响着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举措。

各施工单位、施工点上都相应配置了氧气系统,中交集团那羊二标还配置了医务室,并和救援机构签订了直升机救援合同,解决员工就医问题……就这样,员工的健康得到保障,情绪稳定了,人也留下来了。

管理水平高

但留住人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留住人还要管好人。

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部立下禁酒令,并和纪委、总监办、项目部等有关单位签订了《党纪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党委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范围和内容,创造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在工程建设层面,管好人,首当其冲就是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项目指挥部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程,并开展安全检查,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同时,通过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积极开展交通普法教育等措施,有效地将各种安全隐患和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成功实现了安全零事故的预定目标。

人留住了,管理有了规范,项目指挥部对公路的建设质量和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设计图纸仔细研究,项目指挥部认为,原设计图对某些部分的质量要求没有提出明确标准。于是,项目指挥部提出所有施工过程包括预制梁、拌和站、碎石场、梁场,箱梁、路基等全部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标准建设,把那羊高速公路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公路。

在工程进度方面,项目指挥部紧紧围绕项目总体计划目标,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相关工作程序。先后组织各参建单位倒排工期,细化任务指标,紧抓落实,坚持多点施工,平行作业,采取“白加黑、5+2”措施,高效利用有效施工时间。在管理方式上,采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模式,及时解决在施工组织、对外协调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加大激励力度,确保了各阶段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技术水平高

高原冻土是那羊高速建设中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为破解特殊气候条件下路面施工的技术难题,工程项目部成立了以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善强博士为组长的五人科研攻关团队,他们扎根一线,开展藏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那羊高速沿线能看到高原独有的美丽景色。

历时500多天,攻关团队终于研发出一套适合当地实际、又可复制推广的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包括集料高规格加工,沥青指纹检测,强骨架密实级配优化设计,低氧环境下拌和楼效率提升、多变天气下沥青混合料保温及路面平整度控制,基于红外热像、三维激光、三维雷达的全断面全深度施工均匀性控制技术等14项创新技术。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大幅提升了那拉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品质,降低了路面养护维修费用,还可减少道路频繁维修带来的交通拥堵及不良社会影响。

此外,工程建设中开展的高海拔高寒地区高等级公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分析各种驾驶环境下驾驶员的生理数据,建立了驾驶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对驾驶员的高原反应等不良情况可进行及时发现和预警,从而有效预防因高原恶劣驾驶环境影响驾驶员判别能力而诱发的交通事故。

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科研团队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开展高等级公路服务区绿色建筑太阳能利用设计原则及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研究提出了服务区供暖热负荷计算指标及方法;提出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参数、太阳能蓄热装置设计参数、辅助供暖装置设计参数、太阳能系统自动控制设计参数等,详细分析了各关键设计参数的影响因素及合理取值;结合西藏气候特点和供暖需求,对那羊高速太阳能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服务区实施绿色建筑太阳能供暖的目标。

为提高交通标线的使用耐久性和检测技术水平,科研人员还开展了西藏地区热熔型路面标线耐久性提升及相关检测技术研究,并结合西藏的气候特性,开展了对路面标线病害影响因素和机理的研究。针对标线逆反射亮度指标快速检测的研究进行了前期实际调研,并在部分路段开展现场检测试验,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数据。

环保要求高

今年6月,记者在那羊高速建设工地采访时,看到沿路的边坡上绿草茵茵,部分路段边坡上的小灌木、油菜花生机勃勃,显然是人工种植的,几辆洒水车正为花草浇水。

据技术人员陈永丰介绍,为保护生态,在2018年夏天进场时,施工人员共剥离高山草甸草皮54万平方米。“剥离的草皮被堆放在沿线,码放整齐后覆盖遮阳网,并定时浇水养护。”他说,2019年下半年,他们开始将草皮复植至边坡等地,复植成活率超过8成。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建设单位掌握了成套的高原植被生态保护技术,这些技术有望在今后的高海拔地区工程建设中广泛推广应用。

在高原种出花草果蔬,是那羊高速筑路人的浪漫。

那羊高速特别为高原的动物们设置了通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见到沿线牧民赶着牛羊从公路下的通道穿行而过,公路不远处的草原上时常能看到成群的野驴和藏羚羊。据介绍,那拉高速公路共设计了245道可供牲畜和野生动物通过的涵洞,使沿线牧业完全不受工程建设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和活动也保持着原有的规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条公路的许多路段地处开阔平坦地区,但桥梁数量却不少。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虽然桥梁的建设成本较高,却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降低对草原、湿地、冻土层的影响和扰动。

据了解,那拉高速公路在设计中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综合考虑沿线社会、经济、环境要求,实现了公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人工系统的整体协调和全面发展。

“我们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进行的选线设计。”那拉高速公路设计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选线时充分结合了拉萨市、那曲市及沿线城镇总体规划,遵循“靠而不进,离而不远”的原则,尽量避开了水库、村镇、文物古迹等环保敏感点。

对于平原及微丘路段,尽可能降低路基高度,低路基采用缓边坡设计;山区路段,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宜桥则桥,宜隧则隧,使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高寒草甸路段,尽可能绕避以减少占地,对临时用地,施工完成后均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生态。

在路基防护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边坡稳定性要求,以植物生态防护为主、工程防护为辅,确保路基稳定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在弃土场的选择上,为保证公路运行及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渣场尽量布设在山凹地或上游来水较少的沟谷中,同时尽量少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坡、荒地。

桥梁设计则在结构合理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桥面驾驶人员的视觉感受,特别注重桥型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隧道设计则本着“早进洞、晚出洞”“零开挖、零埋深”“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等原则确定洞口位置,使洞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条高原新天路在设计、建设中还格外重视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从设计源头上便突出了公路的防灾避灾、抗震减灾等功能。

景观颜值高

从那曲出发到拉萨,沿路可以欣赏到藏北高原独特而壮美的风景,“神山”桑登岗桑山、念青唐古拉山圣洁的雪峰在云光明灭中气象万千;公路两侧辽阔的草原和湿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漫步,弯弯曲曲的河流、大大小小的湖泊映照着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圣湖纳木措则像“遗落人间的宝石”静静地镶嵌在拉萨西北角,等待人们沿着高速前来欣赏她的绝世姿容。

作为那羊高速唯一的一座隧道,当雄隧道的洞门装饰以“隧连汉藏,情寄哈达”为主题,选取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哈达”为主要元素,再结合项目地域文化特征,例如赛马节等旅游资源元素,采用数字化的现代设计手法——参数化三维设计,完成了当雄隧道洞口的造型设计,形成了隧道洞口集文化融入、景观提升为一体的序列化视觉美感。

而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下,那羊高速也设置了功能齐全的观景台,方便过往司乘停车、观景、休闲。这条路必将促进拉萨市和那曲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多区内外的自驾游客,使“拉萨—那曲—青海草原风光旅游线”更具吸引力。

那羊高速穿越多种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那羊高速的筑路人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

高原高速针对性设计解析

季节性冻土

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地处季节性冻土区,在路基设计上需要考虑冻胀及融沉对路基的不利影响,基本上对全路段各种路基形式都实施了防治。

处理措施

提高路基,以填方通过,尽量避免零填和低填路基;

当通过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加强地表及地下排水,排水沟、边沟下设置碎石盲沟,同时在填方路基基底设置毛细水隔断层,在挖方路床范围内换填碎石、砂砾等粗颗粒土,以控制路基冻胀。

在各种圬工砌体底部设置砂砾垫层,以避免冻胀对工程的危害,基础埋深位于冻结线以下的,必要时采用换填法,把冻胀性强的粉土、粉质黏土,置换为碎石、砂砾等非冻胀性或弱冻胀性粗颗粒土,以消除冻胀产生的危害。

填方路基均采用粗粒土填筑,水草地路段采用砂砾换填不良土,低填浅挖段及挖方段均换填为粗颗粒土或实施翻挖碾压,以及在换填层或路床底层设置防渗土工膜。

风积雪

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沿线积雪以自然降雪为主,一般发育在山脊背面阴坡处及地形低洼处,因四周山体高耸,不利于风力吹走积雪,且气温较低,导致积雪不易融化。因积雪和积雪产生的融水结冰造成行车困难,危害较为严重。

处理措施

一般积雪区,路线宜选择布设于阳坡上。那羊高速冬季主导风向为西风,因此,在路线布设时,尽可能与主导风向平行或把交角控制在30度以内,并避开风速骤减区段。通过山地丘陵时,尽量利用四面通风的开阔地、台地、山梁、垅岗等地形。

在风积雪路段,合理设计路基断面形式,采用缓边坡填方路堤,避免或少采用挖方路堑。中央分隔带与路面平齐,路肩与边坡相交处宜设成圆弧形。清除路基两侧15米至20米范围内凸出的卵石堆、小土丘、草墩、灌木丛等障碍物。

风积雪路段的路堤横断面采用流线型或缓边坡,路堤高度比当地50年一遇的最大降雪厚度高出1米至1.5米。对路堤高度小于等于2米的路段,把边坡坡度放缓至1:3,以利于风雪流顺利通过。路堤高度大于2米的路段,按照一般路基设计。

对必须采用挖方的路段,避免挖深2米至6米的路堑。对挖深不大于2米的全路堑,采用敞开式路堑;对挖深大于2米且小于等于6米的全路堑,挖方路堑断面内路基以填方形式出现,填土高度为1.5米,路堤坡脚设置1米宽的平台,并增设4米宽的积雪平台;对挖深大于6米的全路堑,把边坡碎落台适当加宽至3米,以兼顾积雪平台,其他均按一般路堑设计。

在全路堑、迎风半路堑、背风半路堑等路段设置防雪网或挡雪墙,其中挡雪墙用于路堤坡脚或路堑坡顶地形平坦的路段,地形起伏不便于设置挡雪墙的路段则设置防雪网,防雪网、挡雪墙分别设置在上风侧路基坡脚或路堑坡顶外40米、35米处,现场根据地形情况灵活微调。

冰雪害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管养结合;应在管养设施中配备一定数量的除雪、除冰机械设备,以保证公路运营中的保通作业。

地震沙土液化

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地处地震活动高发区,Ⅱ、Ⅲ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20g、0.30g、0.40g;地震烈度分别Ⅷ、IX度;地震动反应普特征周期为0.45S。

根据地质调绘及勘察资料,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位于2米至7.5米处,地层以第四系全新世松散冲洪积物为主,浅部发育粉土、粉砂,天然地基承载力低,在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差,易产生液化现象。

处理措施

采用冲击碾压压密、桩基穿透粉砂层等防治措施。

盐渍土

由于泥沼堆积区草皮的退化,部分积水或者地下水,在地面或冲积平原区低洼地带形成了水塘。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区域蒸发量大、降雨量小,在地下水位下降,水塘逐渐干涸形成椭圆形的泥沼坑后,坑底及周边就有盐霜分布。部分地势较低的冲积平原区地下水位浅埋地段,例如罗玛镇南部及青藏铁路沿线,春季地表也有盐霜,局部有蓬松土分布。

根据对那羊高速沿线的采样地质勘探及调查可知,项目区盐渍土不发育。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亚硫酸盐渍土、硫酸盐渍土、亚氯盐渍土。

处理措施

项目盐渍土分布范围小、埋深较浅且厚度有限,遂把盐渍土处理与沼泽湿地软土、季节性冻土处理的措施统一考虑。

对于盐渍土分布路段,清除30厘米表土后换填砂砾,路基部分的处理结合路基填土高度选择对应的季节性冻土处理方案。

泥石流

那拉高速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泥石流灾害发育,主要分布在部分构造侵蚀高山地貌区,泥石流成因均为降水型泥石流,总体特征为爆发频率高,但爆发规模较小。

处理措施

结合区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灾害点与路线走向的总体关系,泥石流治理主要方式是采用排导槽排导,通过排导槽把泥石流冲出物质排出路线影响范围外。

涎流冰

在高海拔地区及局部阴坡路段,冬季均有不同程度的涎流冰。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区域内冰雪融水较多,沿线自然边坡、坡脚上存在出水点及流水沟,出水点及流水沟中的水流在坡面上形成含水量较大的湿地,水草茂盛,夏季有流水,冬季在这些地段坡面结成冰溜,部分形成涎流冰。

处理措施

涎流冰路段设计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排、挡、截等工程措施,结合养护管理工作加以防治。

路线布设在干燥的阳坡,采用路堤或浅路堑通过。对挖方路堑存在渗水的路段,为避免冬季形成涎流冰影响道路通行,在边坡坡面正常防护内部每隔10米增设一道干砌片石支撑渗沟,嵌入坡面内2米,上部设0.5米防冻保温层,支撑渗沟底部与路基渗沟相接,把坡面渗水统一引入路基渗沟排出。

水草湿地

非多年冻土区水草地及水草沼泽主要由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区孔隙裂隙水形成,主要分布于河谷及沟谷两侧平缓坡脚、阶地前缘、河漫滩、冰水-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溢出带。一般地表植被较发育,道路形成翻浆现象,且冬季形成涎流冰,对拟建道路有较大的影响。

在那曲河及其支流局部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浅,局部地下潜流溢出,形成片状湿地。地表积水具有季节性,5月至9月雨季时,积水严重,局部形成小型湖塘;9月至次年5月旱季时,地表水退化,积水现象消退。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地处高寒地区,季节冻胀融沉现象发育,地表水回渗路基,加剧冻融现象发生,加剧了路基破坏;水草沼泽地发育段草皮一般较厚,具有高压缩性。

处理措施

高路基以填方通过。草甸土厚度小于等于3米的,采用挖除换填方案,换填采用砂砾、片石或卵砾石,填筑要求、指标同路基填筑要求一致。草甸土厚度大于3米的,采用强夯碎石桩方案。

崩塌危岩

崩塌、危岩主要发生于陡峻的基岩斜坡表面,因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并且项目地处高寒地区,寒冬风化强烈,因此节理裂隙发育,岩体风化强烈,易发生崩塌灾害。

处理措施

结合岩体节理、裂隙的发育,适当调整SNS主动网的设置,在施工现场发现危岩及松动岩石时及时清理。

那羊高速就像藏北高原的哈达,牵起一个个乡镇,联通一座座城市,沿途风光靓丽,花草鲜美。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为沿途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打好了基础,也加强了边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

哈达飞扬在藏北高原

筑路人的坚守

那羊高速筑路队伍虽被称为“高原铁军”,却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对家庭的牵挂,也曾对高原的艰险环境望而却步。但是最终,他们坚守下来,为了那羊高速,更为了西藏。

“这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高寒缺氧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严峻挑战。”那羊高速三标一分部副总经理李俊说到高原的艰险环境时,不由叹了一口气。

初到项目上时,李俊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不得不返回内地疗养。但是他依旧心系工程,每日通过同事了解项目的进展。他说:“看着还在坚持的同伴,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各种环境下跑,唯独没有在西藏工作过,很不甘心,更不想拖我们这个团队的后腿。我和家人商量,再去一次,如果还是不行,就放弃。”最终,李俊说服家人返回了项目。

从不适应到适应,李俊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呆就是四年。“不想留遗憾”是这群高原筑路人的共同信念。

农牧民的需要

为当地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生活,那羊高速不止修筑了一条高速公路,还积极响应西藏自治区的号召,为农牧民群众拓宽创收、增收、致富的途径,切实解决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

统计数据显示,自开工以来,那羊高速建设工程项目共计吸纳当地农牧民10404人次,为其创收7866.91万元;吸纳藏籍大学生85人;使用当地机械1107台,创收19051.71万元;使用当地运输车辆2443台,创收23513.76万元,以上共计为当地创收5.04亿元。

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以及充分了解当地牧民提出的要求,为匹配当地民风民俗和方便牧民和牲畜出行,那羊高速项目为当地新增通道涵6座,出行乡村道路23条,涉及资金1573万元。

新技术的突破

那羊高速在建设过程中,研发了多项专利、QC成果和特殊工法,丰富了我国高原高速公路建设经验,为京藏高速全线贯通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基础。

由那羊高速二标中交项目部申报的《一种用于桥梁下部结构冬季施工的电热模板装置》《一种用于桥梁下部结构冬季施工养护的电热保温被装置》《一种用于调节护栏外侧模板高度与平衡的装置》《一种用于现场临时存放钢筋笼的托架装置》《一种应用于高原地区的边坡防护装置》《一种防冻隔水层及路基》《一种土工试验空心圆柱试样的内腔安装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那羊高速二标项目QC小组发布的《高寒地区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养护技术创新》荣获国家级QC成果大赛一等奖、天津市2020年度建设系统QC一类成果、《提高高寒草甸区草皮移植成活率》荣获天津市2020年度建设系统QC三类成果。

那羊高速二标项目部所撰写的《高寒高海拔地区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养护施工工法》荣获西藏自治区区级工法称号。

猜你喜欢

路基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公路与桥梁中的路基工程特殊路基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试析常见铁路路基病害及路基加固技术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高速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浆喷桩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WK-G1固化淤泥填筑路基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