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学课程的实践育人模式探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2021-11-22高进东
宋 荣,贺 沙,高进东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1]实践育人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有效途径,党和国家都对实践育人十分重视。在此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程在三全育人的理念指导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对落实“课程思政”具有启发性意义。
一、实践育人的内涵理解
实践育人是以实践的方式培育人才的过程,实践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高校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重要抓手。理清实践育人的重要内涵,是深入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基础。
(一)实践的内涵及特点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是标志人们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哲学范畴。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目的支配下进行的,是人的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以一定客体为对象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总是社会的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2]
大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绝对践行者,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成形,在这一阶段内,参加实践活动能够带给他们诸多积极的影响。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进而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
实践育人是指以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开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多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形成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高尚品格、爱国情感、人民情怀的新型育人方式。[3]实践育人的形式有多种,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体育运动、美育实践、劳动实践、心理素质拓展、学科竞赛、创业实践、参观调查、勤工助学、专业见习实习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以实现育人之目的。这些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之间也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的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
实践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党和国家对实践育人工作都十分重视。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把实践育人作为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012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肯定了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4]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5]实践育人是新时代各大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助力高校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路径。
二、逻辑学的基础性学科地位
中国的逻辑思想源远流长。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就有不少中国逻辑思想,并不断延续着,在明末清初有关学者的著作中仍有丰富的中国逻辑思想。同时西方传统逻辑也在不断传入中国,“逻辑学”术语在传播中通常被译为名学、辩学、伦理学等。明末至清初,西方传统逻辑的基本体系框架和以中世纪逻辑为主的部分内容开始传入中国。到清末至民国初期,王国维等的一批中外知识分子创办杂志、编译著作,西方传统逻辑开始体系化、系统化地大范围涌入。
中国近代的逻辑学教育进一步展开。1922年11月,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设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明确要求从高级中学阶段起即开设《论理学初步》(即逻辑学)课程。从而,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这个体系中,初等教育(高级中学阶段)、师范教育与高等教育均有开设逻辑学课程的明确规定,逻辑学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共有两次被写入高中语文教材。第一次是1961年将带有基础性逻辑知识的短文纳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二次是1979年秋季开始使用的十年制高中语文教材,从几个方面简洁明了地介绍了形式逻辑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还编排了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一些习题。但后来根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被删掉。
目前新高考背景下,逻辑学又被重新纳入到中学教学大纲中,成为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学科核心素养中突出强调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性,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发展逻辑思维,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逻辑规则,能够有逻辑地表达自我等。并且,在2019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用书目录中,也增添了《逻辑与思维》选择性必修课,开始对逻辑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在2020年11月25日,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825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要加强全民逻辑普及,加强逻辑知识教育。
实际上,逻辑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得益于逻辑学的基础性学科地位。逻辑学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在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每年的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这体现了逻辑学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
三、“三加三入”实践育人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教学可追溯到校史上第一位中方校长韦卓民先生,他留校任教的第一门课程便是逻辑学。在2016年出版的《韦卓民全集》的11卷本中大部分是关于逻辑学的。目前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的课程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在信息化教学创新过程(如图)中总结出“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即“三加实践”“三入”育人。
(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教学创新模式2016-2020)
(一)“三加”实践
杜威在《思维的本质》中写到“学习,要学生自己做,为自己而做,动力在学生。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们用力把船向前划去,教师越了解学生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的兴趣与希望,他越能了解所需引导的倾向。”[6]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学生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逻辑学教学可以采用三加模式,即“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多种实践方式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也让逻辑学更加接地气,易于让学生接受与理解。
1.线上+线下
逻辑学的课堂主要有智慧教室和课外实践平台,不仅有线下的实体平台,还有线上建设的网络平台,如云平台或信息化教学空间等。这些为学生学习提供的多样化平台,提供给学生诸多自我锻炼与提升的机会。
线下课堂是逻辑学教学的主阵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基本的平台。华中师范大学的智慧教室具备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是线下实体课堂集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实体教室里,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与学习的促进者,在讲好逻辑学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课前设问激发兴趣、课中设问训练思维、课后设问拓展视野,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设问中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先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最后小组将讨论成果在全班再次进行交流展示,思维的火花再次碰撞,会产生更多更新更好的想法。老师在这种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启发式引导,带动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怀疑精神、探究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整个课程中,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课堂交流、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逻辑学知识的掌握,而且从听、说、学、写等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使逻辑学真正接地气,同时提升学生运用逻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逻辑思维。
线上云平台是逻辑学教学的延展基地,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库与讨论区,是学生线上实践的良好网络平台。在华中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云平台上,放置了逻辑学课程知识及课后拓展资源,方便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平台开设有讨论区,教师、学生都可以发帖互动,学生可以就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与想法发帖讨论,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老师也会就云平台教学空间里面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们回帖讨论交流,带动学生的课后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云平台也充当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监督与检测的重要工具,大数据会对学生在线学习时长、次数等进行统计,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线作业提交与在线限时测试方便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从而更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
2.学术+志愿
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也充分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基于逻辑学课堂组建了专属的知·行·园志愿服务队,下设公园大课堂、新月读书会、千字屋、华一初等志愿服务分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把青春力量回馈给社会,把逻辑学知识带入到实践中。公园大课堂志愿服务队在武汉市32家公园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自然与人文科普课程,特色在于以公园为课堂载体,挖掘公园这一公共空间的教育功能,最大限度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小学生的思维力、情商力、动手力、想象力等多项能力。新月读书会志愿服务队是以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新月姐姐为核心,以声音创奇图书馆为基地,开展各类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让儿童热爱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千字屋志愿服务队是以武汉少儿图书馆千字屋为实践基地,在活动中志愿者老师会结合特色的儿童教育理念,围绕人物、地点、问题、愿望四个要素,通过各种道具以及活动设计烘托“千字屋”神秘、新奇的氛围,让孩子对活动充满好奇感,从而引导孩子创造故事、参与讨论,并让孩子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强调学生争做“学术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挖掘课题。不仅要让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为他人提供帮助,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在志愿服务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对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钻研,联系所学的逻辑学等相关知识深入思考,形成项目课题与论文。近年来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基于公园大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诸多科研项目,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如《大学生公园志愿服务的实践技能拓展——以“公园大课堂”为例》项目获得省级挑战杯二等奖;《基于公园志愿服务师范生教学技能拓展——以“公园大课堂”为例》获得国家级国创立项等。学生结合自身志愿服务经历,联系校内所学知识,上升到学术科研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与思辨能力,让志愿活动也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3.专业+实践
就本科教学而言,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主干课《普通逻辑学》以及全校通识核心课《逻辑学导论》,这样逻辑学课堂面对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还面向了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逻辑学课堂的实践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材施教,精准育人,设计贴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实践。
面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逻辑学课堂在逻辑知识上讲解更加深入,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学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逻辑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活动上多采用辩论、演讲等形式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针对时政中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达能力。面向全校学生的逻辑学通识核心课,采用“逻辑学+学科”的形式,结合其他学科中有趣的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如让音乐学院学生从逻辑学角度分析歌词,美术学院的学生从概念的角度对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进行赏析等。
面向师范生群体,逻辑学课堂鼓励他们在志愿活动中注重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在公园大课堂里担任主讲教师,在千字屋里担任志愿者老师,在声音传奇图书馆里担任声音导师等,注重讲课的逻辑性,通过志愿服务的锻炼成长自我,提升师范生的基本素养。面向非师范生群体,逻辑学课堂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在志愿服务中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展开课题研究,并将逻辑方法运用在文献研究、实证调研、学术写作当中等诸多方面。
(二)“三入”育人
逻辑学的课堂教学通过“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的实践锻炼,将逻辑知识植入了小组活动,逻辑方法渗入了科研项目,逻辑素养融入了社会服务,促进了逻辑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
1. 逻辑知识植入小组活动
逻辑学课堂首先以一定的专业逻辑知识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逻辑学知识主要涉及澄清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合理论证、辨识谬误等方面,对学生学习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针对这些要求,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合作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头脑风暴、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小组里的价值,实现“1+1>2”的效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对逻辑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都是按照小组制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按照性格特点、男女比例、专业组合等因素科学合理分组,充分考虑个体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的按照学号顺序等进行分组,最大化提升分组的合理性。在划分好小组后,课堂讨论、展示、活动以及课后作业等都是按照小组制进行,相关学习任务由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针对小组制,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能简单划一的进行考核,而是从分工合作、平时成绩记录、研讨实践记录等综合考核,制定了规范的辩论讲演评分标准、研讨报告评分标准、辩论讲演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参考标准、团队实践成绩标准等,由每位学生自己记录、小组长监督,共同完成相关记录,最终将根据记录情况综合考察。在这样完备的小组制下,小组成员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促进团队任务的高效完成。在华中师范大学逻辑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每学年课堂都会举行“Logic Party”,各小组都会表演丰富多彩的逻辑学节目,如相声《正话反说》、话剧《雷雨》、小品《谁是卧底》等,小组成员之间都能配合默契、合作愉快,彰显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展现了小组合作下学生逻辑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
2. 逻辑方法渗入科研项目
逻辑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会运用逻辑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定义、划分、限制、概括、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运用到自己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合乎逻辑地听说读写。对于学生逻辑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注重将逻辑学方法渗入到科研项目中,用科研项目的锻炼加强学生对逻辑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鼓励学生先从活动策划方案、宣传稿件等的撰写入手,以知·行·园志愿活动为着眼点,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方法撰写志愿活动策划方案,为志愿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在点滴处寻找科研突破口,将逻辑方法运用到学术科研;在活动后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方法撰写宣传稿件,将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学术研究、公益活动实现“四维一体”,综合服务于大学生公园志愿服务实践技能的拓展。
在此基础上,逻辑学课堂还专门布置科研项目申报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小组合作运用逻辑学方法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鼓励学生参与到青年研究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等各类科研竞赛中,在科研锻炼中学会灵活运用逻辑方法。近年来学生在逻辑学课堂上撰写的项目课题也获得了诸多科研立项,如《基于智慧教室的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马院思政专业学生为例》、《在校公费师范生课外实践模式创新研究——以马院思政专业为例》等,也产出了《论武汉公园视域中师范生志愿服务的形式拓展》、《云平台在逻辑学教学创新的运用》等论文成果。在这些科研过程中,学生运用概念分析方法、归纳方法、论证方法等进行分析与研究,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分类与比较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演绎与归纳能力。
3.逻辑素养融入社会服务
逻辑素养主要体现在主体对逻辑学知识的掌握及其在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过程中不断固化为个人修养。高校逻辑学课堂最终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素养,培养学生采用逻辑方法有条理地准确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将逻辑素养的培养融入到社会服务中,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提升自己的逻辑素养,实现学生逻辑素养提升与逻辑素养全民推广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在社会服务项目中融入逻辑素养的教育,促进逻辑素养的普及化。声音传奇图书馆的新月姐姐讲故事项目、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千字屋”项目、“公园大课堂”项目等正是推广逻辑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新月姐姐讲故事项目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读书会促进儿童阅读的推广,让儿童在阅读中提升逻辑素养;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千字屋”项目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培养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儿童的逻辑素养;“公园大课堂”项目通过自然与人文科普课程提升创新能力,都促进了逻辑素养的推广,使逻辑素养更接地气,更有效的发挥逻辑素养的社会功能。
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会服务中提升自身逻辑素养。在逻辑学课堂为学生提供的多个社会服务项目中,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我,在实践中提升综合能力,演讲与口才得到锻炼、组织策划管理能力逐步增强、学术写作能力提升,充分提升了学生的逻辑素养。在这些社会服务的锻炼下,2016-2019年期间,仅学生科研团队就发表论文28篇、校级立项25项、省级立项4项、20万字的著作1部(不完全统计),省级挑战杯大赛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零的突破;知·行·园志愿服务团队也连续三年获武汉市园林局优秀志愿服团队,连续获校级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金、银奖,在2018年获得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展现了学生逻辑素养的不断提升,也体现出逻辑素养在融入社会服务过程中的独特价值。
四、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7]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强调“三全育人”,注重教育发展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促进“思政课程”的单打独斗向“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转变,延伸育人链条,拓展育人途径,形成育人合力。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堂教学“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是在“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为当下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主要体现在:
(一)教师:知识涵养与综合素养的相辅相成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既是对思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所有教师的期待。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需苦练内功,既增强知识储备,也注重思维、视野等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到心中有学生,课堂有学术。
新时代教师要扎实基本功,夯实知识基础。教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一名优秀的教师需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将专业知识学精、学透、学深,将知识学广、学博、学通。一方面,当代教师面临的学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思维活跃、开放独立、好奇心强、善于探索发现,总会提出新奇的问题,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富有特点的学生群体,教师只有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自我知识涵养,才会更加自信从容地迎接挑战。另一方面,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知识与信息的飞速增长,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那么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同时,新时代的教育正处于改革时期,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理念指导下,教育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趋势,如果只具备单一学科的固有知识,将无法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也对教师的知识涵养提出了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从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
新时代教师要苦练内功,提升综合素养。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教好书,而且能育好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灌输与人性教育的统一;不仅能以民主的精神、合作的方法开展教学,而且充分激发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教师是影响学生一生的人,老师的道德是否高尚、信念是否坚定、视野是否开阔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老师需要立足专业教学实际,用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感染学生,用高尚的道德品格感化学生,用创新思维教导学生,用仁爱之心关怀学生,用开阔视野引领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树立三观的主渠道。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注重在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要在实践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需实现三个深度融合,即: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首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学过程中不只有知识的讲授,还需要有实践上的训练,要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学会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促进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理解。一方面,理论的讲解要联系实际生活。单纯的理论讲解会让理论显得“高大上”而不易于接受,结合实际案例的讲解会让理论更加“接地气”,从而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讲解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将知识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辩论等活动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后,组织学生参加参观访学、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生活的真理,领悟知识的魅力。
其次,坚持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教学肩负着传播知识的主要任务,而科研承担着生产知识的重要任务,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和科研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就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教学中的知识融通、抽丝剥茧、寻根究源,无疑能促进教师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工作可以加深学术前沿的学习认识,将科研心得和成果等融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并且教学工作还能从学生身上反演看到自己的不足,被学生的灵动所激发,达到教学相长,可谓一举多得。与教学过程相比,科研过程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有助于拓展学生素质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工作既是创造新知识的必然途径,也是展示和检验教师与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才华的重要场合,更是磨炼研究者意志和品德的必要途径。科研与教学工作的相辅相成,构成了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也在育人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
再次,坚持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网络、计算机等工具,更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信息化时代里,教师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能否更好服务于学生自由自主地学、教师创造性地教的关键。教师应着力探索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可能性,充分发挥承载正能量的视频、音频等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8]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指出要使思政课程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其他课程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协同发力、共同作用。实践育人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有效途径。
推动实践教学向实践育人的深化。实践教学是指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运用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实践育人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更加强调教育的育人属性,发挥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而,要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强化育人特性,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模式。《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因此,在实践教学的基础拓展育人功能,深化实践育人,是推动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
重视“三实”(实际、实用、实践)理念。首先,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一个贴近实际的课程内容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兴趣的学习将会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其次,课程内容要实用。课程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交给学生实用的方法与技能。最后,课程教学要注重实践。一方面,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直接经验,获得自己的发现与思考,推动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检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知,感受真理的魅力。因此,课堂教学要注重实践,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讨论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课后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科研锻炼等方式,让学生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落实“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三生教育”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是课程思政延展过程中应加强的重点,要把“三生教育”渗透在实践育人的环节中。第一,加强生命教育。首先要关注自然生命的长度,直面自然生命之美,延伸生命的长度,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尊重生命的有限、感谢生命的恩赐、敬畏生命的唯一。其次,关注社会生命之善,拓展生命的宽度,教育学生关爱生命的质量、丰富、和谐。最后,关注精神生命之美,提升生命的高度,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具有人文关怀、民胞物与的胸怀以及宽广的人类情怀。第二,加强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内容,生存教育是通过教育来引导学生保护、延伸自然生命长度的重要方式。生存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与技能、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运动安全、交通安全、野外安全等常识,了解关于营养、运动、治疗等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情绪管理、环境适应、压力舒解等方法。第三,加强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社会生命质量的关键环节。生活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提升生活质量、让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生活情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综上,华中师范大学的逻辑学课程在“三全育人”思想的指导下,以实践育人为切入点,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大胆尝试,充分实现“线上+线下”、“学术+志愿”、“专业+实践”的三加结合,“逻辑知识植入小组活动、逻辑方法渗入科研项目、逻辑素养融入社会服务”的三入融合。这“三加三入”的实践育人模式启发新时代的教师注重自身知识涵养与综合素养的相辅相成;加强教学中“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