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特征及客户体验研究
2021-11-22孙尤嘉
孙尤嘉
截止到2021年一季度,我国数字人民币工程已经完成初步构建和试运营,并在多个地区进行先行先试体验式应用。预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基于5G移动互联和数字人民币技术的移动数字支付应用场景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本文试图使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研究数字人民币在线支付业务的特征和前景,采取产品测试的方式对比数字人民币与市场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上支付产品在产品力和客户体验方面的优劣,从而对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产品的后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的特征对比
本部分通过构建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在线上支付领域的特征和优劣势分析图表,在分析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在建设背景、运营方向、市场细分、客群拓展,以及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区别点的基础上,探究第三方支付和数字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近期和远期的发展战略。
(一)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优势特征
1.M0
M0的概念就是流通中的现金,数字人民币天然具有M0的“流通中的现金”的属性,与纸币和硬币一样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可以直接用于消费。也就是说,今后M0的载体不再单纯是纸币和硬币,还包括数字货币,今后在计算狭义货币M1的时候也将包含数字货币、纸币、硬币和各单位活期存款。
央行今后的货币统计中,数字人民币可以直接纳入统计数据。由于数字人民币中心化的机制,对于数字人民币的统计可以非常精准,并且可以是全生命周期性质的,相比于纸币和硬币,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
第三方支付工具并不属于M0的范畴,其本质仍然是虚拟货币。这就可能造成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与法定货币有着本质的不同。
2.松耦合
与纸币和硬币交易方式相同,数字人民币的交易采取基于账户松耦合的方式进行。既可以和现钞一样易于流通,又可以实现可控匿名,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大幅度降低。这与第三方支付工具基于账户的紧耦合方式完全不同。
在一定金额以下,用户可以选择数字人民币的匿名交易方式进行支付和结算,而超过一定金额,客户必须设置实名进行交易。这样既满足了用户交易可控匿名,又满足了大额交易可以进行追溯的客户多场景需求。
3.支付即到账
与纸币和硬币交易方式相同,数字人民币支付即到账,与将现钞或者硬币支付给交易对手是同等的效力。
而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真正的人民币并没有交到对方手里,只是通过电子账户进行了一次记账交易。如果要转换成现金,需要将电子账户里的虚拟货币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成现金,即所谓“提现”,虚拟货币转换成可以流通货币的过程,增加了支付交易的风险环节,而数字人民币不需要这样的过程。
4.法律及信用优势
数字人民币先天具有法律认可的人民币效力,等同于纸币和硬币,其流通和兑换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法定货币。
法定货币是指不代表实质商品或货物,发行者亦没有将货币兑现为实物义务,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为合法通货的货币。当纸币、硬币、数字货币产生之后,法定货币实质上就是法律规定的可以流通的纸币、硬币、数字货币。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一个新的载体,先天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
而第三方支付电子账户中的电子货币是一种信用货币。其本质是依托第三方支付的信用为客户提供的记账电子凭证,在法律地位上与数字人民币具有本质区别。
5.行业应用优势
数字人民币受到国家意志和行政政策的指导,一定会优先在国家财政、集团行业客户、行政事业单位、中央企业、军队、“一带一路”相关行业企业等国家主营单位率先推广和应用。
因此,上述相关行业成为数字人民币实践应用当中的优势行业。而上述行业又是第三方支付工具近些年来积极争取合作的专业市场领域,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数字人民币受到政策的扶持,优先投放使用的机会更大。
上述行业的应用具有资金规模大、社会影响深远、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点,是我们国家在金融领域引领全球支付行业新标准所必须确保应用的样板领域。今后在政府集采、中央投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及我国重点项目和战略发展当中需要有资金支付的环节里,数字人民币必将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和工具。
(二)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劣势特征
1.B端接入环境尚待完善
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工具来讲,数字人民币在工商业领域,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产业、支付合作和B端受理商户的接入等市场存在一定短板。
一是数字人民币的支付接入属于市场的后来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支付和受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构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市场细分,占领了比较高的市场份额。其清算和分润机制也相对规范和成熟。
数字人民币的B端接入清算,如果要渗透现有的市场领域势必会增加接入成本、设备和支付商户接口的改造成本,以及市场拓展的成本。即便是反向将第三方支付清算系统纳入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支付清算系统当中,也会因为各种第三方支付的清算接口标准不统一造成数字人民币支付清算系统兼容和开发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此外,接入第三方支付的现有清算系统又涉及商业和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具体问题需要探索、梳理和完善。
目前来看,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主要市场方主体,分别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清算公司,以独立的身份接入央行数字人民币支付系统,以统一的标准、定价和支付清算主体身份成为央行数字人民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享市场和用户,并逐渐被数字人民币系统替代。但这注定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渡过程,5~10年内第三方支付工具和数字人民币支付将会并存。
2.C端市场尚待培育
相对于B端的支付接口整合,更加困难的是C端市场的培育。第三方支付机构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其C端市场的培育依托的是场景和社交平台为基础的在线支付,其客户拓展领域涵盖了衣食住行,且相对充分地深耕了游戏、教育、娱乐等零售领域,具有比较庞大的客户群体和较高的社会认知度。即便是现有的客户存量,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是用了相当长的时间逐渐积累而成。
数字人民币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占有量,必须依靠更强大的硬接触机会和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一个比较现实的探索是通过代发工资、医保、社保等领域资金支付形成对C端客户的硬连接。但是也要考虑客群年龄、发展区域、客群的接受能力等问题,个人客户已经不愿意在手机上安装更多的app,更何况数字人民币还有硬件加密设备,携带并不方便。因此C端市场的培育,是数字人民币在个人支付领域最大的困难。
(三)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优势特征
1.先天具备场景优势
第三方支付的线上支付先天具备场景的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竞争,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头部企业都是基于社交场景、消费场景,以及其他应用场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占领一定市场份额的。而且各自客户增长和消费额的增长,每年还在以不同的速度快速地提升。基于场景的第三方线上支付客户黏性比较强,各自都有不同的重点客群领域。如,微信支付、QQ支付重点针对社交群体,支付宝重点针对线上线下消费购物和金融场景,拼多多重点针对个人消费领域。
数字人民币相对于第三方支付并不具备场景优势,其客户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前景并不乐观。
2.客户优势
第三方支付具有一定的客户优势。通过多年的支付市场积累,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保有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客户使用习惯和用户特征数据,已经能够分析出存量客户消费习惯和特征。能够有的放矢地针对这部分客户的使用习惯优化和完善第三方支付产品。而客户使用习惯的培养也是多年来形成的。可以说第三方支付的在线支付操作多年来已经被客户所熟悉,因此数字人民币在客户群体上与第三方支付相比并不具有优势。
3.市场份额优势
在线支付市场90%以上已经被第三方支付垄断,数字人民币的在线支付目前仍在试运营阶段,从交易的金额数量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市场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要想在交易金额方面实现弯道超车,数字人民币必须要在前述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包括跨境支付上面下功夫,通过重点行业的场景搭建和跨境支付系统的建设和完善,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逐渐提高市场占比,获得后发优势。
图1 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特征优劣对比图
(四)第三方支付劣势特征
1.法律和道德风险
第三方支付先天具有法律和道德风险问题,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第三方支付产品在原理上是基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企业信用,许诺通过电子账户为客户进行记账、清算服务,其提供的支付服务是基于虚拟货币的记账操作。其操作的账户中的虚拟货币并不属于法定货币。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场景,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被准许进行支付清算服务。同时,第三方支付虽然在央行留存了支付保证金,但仍存在监管的困难和道德风险。而数字人民币先天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其线上支付受法律保护。
2.账户紧耦合
在客户体验方面,第三方支付必须要依托电子账户进行紧耦合交易。其交易支付的虚拟货币基于中心化的场景,全程可追溯,对客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客户交易背景的保护明显存在不足。很多客户不愿意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线上支付交易也是因为其保存了客户交易的很多具体信息,容易造成客户商业秘密的泄露。数字人民币在小额交易当中可以实现松耦合,不依赖个人电子账户实现匿名交易,确保了交易的便捷性和客户体验的提升。
3.备付金风险
基于前述的信用和道德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要在央行上划备付金,用于平衡信用不足和风险监管难题。而即便如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也存在不及时上划备付金余额、不足以冲抵交易金额,或者由于支付信用问题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等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而数字人民币相当于央行发钞,其流通受到法律保护,先天不存在备付金成本。同时由于数字人民币的发钞成本低于纸币和硬币,其为社会和央行节约了大量的发钞成本,具有良好的绿色金融属性。
综合上面优劣势分析,从第三方支付和数字人民币各自的特征中可以看出,数字人民币建设目标、客群拓展方向、政策导向等都是以国家战略为基础的。其与第三方支付之间是竞争合作关系。竞争的是共同的支付市场和客户群体,合作体现在技术和业务的逐渐融合为发展方向。但是数字人民币更加强调重点行业的率先实践和基于“一带一路”的全球支付系统的搭建。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点是基于场景的客户拓展和线上支付受理环境的搭建。其建设目标是依靠场景实现交易中介,促成成交,赚取手续费收入。因此,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完整覆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产品和服务。第三方支付机构从长远来看将逐渐被数字人民币取代,但是5~10年中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将并存。
二、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线上支付客户体验研究
本部分通过客户体验的数据分析,对比数字人民币和主要的第三方支付主体在C端客户的支付体验当中的得分比较,发现现阶段数字人民币试用阶段在客户体验方面的突出特征和不足,为后一阶段数字人民币的产品体验提出一些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的客户体验是基于一个相对趋同的场景操作。而且仅用于测试手机端线上支付的客户体验,并不包含线下的POS支付和扫码支付等产品体验。
客户体验的主体方面,笔者选取了支付宝快捷支付、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以及数字人民币快捷支付四种支付产品。同时选取了客户比较关注的“开户便捷程度”“客户安全”“支付操作步骤”“支付时长”四个项目进行体验测试。
开户便捷程度的体验测试,主要是从客户手机开通相关支付产品所经历的操作步骤、复杂程度和客户体验的难度进行相关测试打分。开户复杂程度较高的产品得分相对较低。
客户安全体验测试,主要是从客户使用手机快捷支付操作当中所应用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措施数量进行打分,并不参考攻破客户安全所采取措施的难度,这样的话更加贴近于客户的体验而并不是讨论相关产品是否安全。
支付操作步骤主要是在相同平台购买同一产品,使用不同的支付产品需要操作的步骤数量。客户操作的步骤越少、支付操作步骤越少得分越高。本次的体验测试,微信、银联快捷、数字人民币三种产品是通过京东app线上购物体验进行比较测试的,支付宝快捷支付是通过天猫app线上购物体验进行的,测试所采购的商品与京东app操作采购的商品相同。
支付时长记录了上述四种产品在相同场景进行购物,客户从购物车点击付款到完成支付清算所使用的时间长度。每个产品均分别进行了三次,依照支付测试取时间的平均值长短进行打分。
将上述体验过程不同产品、不同项目的测试结果均按照1-10的区间范围进行打分,得到了数字人民币与主要支付客户体验综合得分比较。数据表可以看出四种支付方式综合得分差距不大,但数字人民币综合得分达到33分,是四种支付产品当中得分最高的(如图2)。
图2 数字人民币与主要第三方支付客户体验综合得分比较
具体通过数字人民币与主要第三方支付客户体验的明细表可以看出,数字人民币在开户便捷程度、客户安全、支付操作步骤、支付时长四个方面的得分相对较好。尤其是开户便捷程度和客户安全两项得分均位于第一名。
在支付时长方面,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得分基本相同。在支付操作的步骤方面,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得分基本相同。可以看出,作为后发产品的数字人民币吸取了市场成熟支付产品的客户体验经验,作为后发产品客户体验更好,支付效率更高,开户更加便捷。
图3 数字人民币与主要第三方支付客户体验明细
三、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发展的建议
在目前阶段,数字人民币线上支付产品作为第三方支付产品的替代,其产品功能和客户体验是成功的,但是在市场拓展和行业渗透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数字人民币的实质是基于数据中心化的法定货币,其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在可以预见的5~10年之内是必然的。一方面监管和政策的要求,数字人民币必将替代第三方支付。另一方面,法律和信用层面的先天优势注定数字人民币成为线上支付的必由之路。此外,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线上支付产品与全球同业开展竞争,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跨境支付产品必将背负国家强盛和金融安全的使命。但是在短期之内,数字人民币市场拓展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场景方面的劣势有待加强。
一是数字人民币需要通过重点行业的拓展和合作实现弯道超车。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领域,政府和国有的企事业单位。在医疗、税收、公共交通、代发工资、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要尽快加大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力度,构建政府为主导的数字人民币场景和支付受理环境。优先在重点城市和地区重点行业做出样板,受到社会认可,才能更有利于快速的普及和发展。
二是突出数字人民币兼容并包的特征,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争取优惠政策,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共享客户和市场。同时在技术上逐渐创新,降低融合的成本。在大数据区块链领域加强与外部支付机构的专业合作。
三是产品超前迭代研发。数字人民币现阶段替代第三方支付在功能上基本可行的前提下,超常规设计下一代线上支付系统,尤其是线上跨境支付系统。目前此类产品全球仍缺乏成功案例。这正是数字人民币构建全球支付体系的机会所在。自主核心、全球结算,才是数字人民币的更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