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一:历史视野下的港台研究

2021-11-22

开放时代 2021年6期
关键词:政制主权工业化

张志翔

20世纪60年代香港教育工业化转型,并非是英国“不干预”政策的产物,而是美国出于对越战和经济战的考量,输入资本与教育经济模式的产物,香港的教育工业化转型也并不仅仅是香港一地的教育政策变迁,更是美国扩张对香港的经济影响力,重构整个印太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杨 凯

李仙得在番地主权与治权的复杂关系上激进地臆造了彻底割裂番地与“中国”关联的论断,主张番地主权应转移到能保护列强在南台湾航海安全的日本“帝国”身上。相较李仙得前后身份改变而显露的投机性,其论述带有一直延续的基本框架,欧洲学术知识的积淀为其服务日本侵台提供了根本的知识根据。

康向宇

功能代表制虽然只是一种地方性制度,却承担着双重代表性。它使主权国家的意志和利益,以及香港社会的整体利益,都可以在特区的日常政治中被制度性地代表,因而成为连接“一国”和“两制”的一个重要制度枢纽。也只有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在香港政制问题上,代表制是一个比直接民主更有效的理论工具。原因即在于,代表制完成了直接民主难以完成的理论任务:在香港政制中摆正了“国家”的位置,明确了中央对香港政制发展的主导权。

陈忠纯

“民族自决”论不但启发了国人反帝反殖民的意识,还提升了两岸同胞携手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自觉,有力地促成了两岸民族主义者的合流。台湾革命者希望得到祖国援助,认为两岸民族运动应该相互推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祖国革命取得成功,是台湾革命成功的前提。

猜你喜欢

政制主权工业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教育何以塑造理想国
——《理想国》卷八刍议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走出帝制”:历史先声与在场记录——《民国政制史》导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议会在香港政制架构中的地位作用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政制创新:功能、价值与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