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画·画石”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

2021-11-22

宝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李可染观赏石赏石

王鲁湘

2021 年9 月25 日下午16 ~18 时,“石画·画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李可染画院举办。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中国观赏石协会秘书长李志坚、副秘书长钟长海,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沐,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马新林,李可染画院常务副院长王海昆,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俞莹,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画面石专委会主任曹磊,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湖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观赏石行业协会会长陈新国,李可染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秘书长李九红等参会。研讨会由著名文化学者、李可染画院理事长王鲁湘主持。

“石画·画石”联展是中国观赏石协会与李可染画院共襄盛举的文化活动。本展划分两大板块,一为“红色历程”,二为“壮美山河”。“红色历程”板块以体现“建党百年”为内容,展出了相当比例的红色题材的观赏石;“壮美山河”板块中展出了大量的“山河缩影”的观赏石。这些题材都与李可染画院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众所周知:《万山红遍》是李可染先生的扛鼎之作,而通过百余方天然观赏石艺术品来表现“红色历程”和“壮美山河”,主题非常突出,风格非常鲜明,独具魅力。

本次展览以国内主流石种的展陈为主,有安徽灵璧石、广西的大化石与摩尔石、内蒙古葡萄玛瑙、福建九龙璧和雪域高原的藏瓷等等,一石一画,专业化陈列,沉浸式体验,以互动式的参与形式,集中表现山水意境。这个展览具备“四美”:主角是观赏石的“石美”;陈列观赏石的几案和架托的“木美”;李可染画院的名家书画作品的“画美”和“字美”。

此展览在展览内容和展陈方式均具艺术探索意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天雕”与“人工”共展。观赏石是“天雕”的杰作。但这些“杰作”也需要人通过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它们,并且赋予它们主题、形象和意义。同时,还要给予它们一定的陈列角度和方式。这些都是人的艺术思想在观赏石上的呈现,是“天雕”与“人工”的结合。观赏石是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中国绘画的皴、擦、点、染也是“道法自然”,二者的最高境界与艺术追求都是“天人合一”。

二是李家山水与观赏石的对应之美。这次展览展出的《井冈山主峰图》,是李可染先生非常重要的作品。此作与诸多观赏石于一堂同展,有相互对应之美,相得益彰。两种艺术门类,在一个共同空间中互鉴互融,碰撞出了新的艺术火花。

三是“协会与画院”联合,形成展览组织新形式。这种模式,使得艺术展览呈现出一种新的潜力,令人深受启发,观之多有创获,应当长期坚持、长期合作。

总之,这次展览饱含山水之韵、石头之质,可谓美轮美奂。下面我们有请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寿嘉华致辞。

寿嘉华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研讨会。9 月中旬,我受邀到中国美术馆参观了“河山有君——李可染艺术精品展”,深受触动。其中最为感人之处就是李可染先生的山水情怀、爱国情怀,特别是他的艺术之根是深植于人民中间的,作品取材都是来自于祖国的大好山河,来自老百姓的声音、乡村的生活。这次我们能够同李可染画院结成友好单位,携手办展,非常令人高兴,我们要把这种友好合作形式持续发展下去。

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17 年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国家大政方针,紧跟时代脉搏,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秉承着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继承与弘扬相结合、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赏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上做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并逐步形成了两条发展主线:一是从科学角度弘扬和发展赏石文化。我们从制定观赏石的科学鉴评标准开始,逐步地建立起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和“观赏石主要石种鉴评标准”等为框架的鉴评标准体系。2015 年7 月1 日起,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观赏石鉴评〉》(GB/T31390-2015)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另一条主线就是从艺术的角度弘扬和发展赏石文化。2014 年12 月,赏石艺术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保护好、传承好赏石艺术,我们构建了“赏石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包括遗迹遗物保护、传承人培养等。同时,为进一步扩大“非遗”成果,我们还注重培育普通百姓了解和欣赏观赏石,将赏石艺术融入百姓生活中。

中华赏石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几千年来,传承从未中断。而且,中华赏石文化与中国山水画在数千年前就已结下了不解之缘。画家们在祖国山水中洞见自然,精神气骨赋予石上林泉;而观赏石也是由户外观赏慢慢衍变为园林欣赏,后又置于室内立于案头,供人玩味。这次“石画·画石”的联展,正是这份缘分的延续和有益探索。而将李可染先生和李可染画院的知名画家的书画作品,与观赏石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结合起来,是我们举办本次展览的重要主题。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 周年,也是全国赏石人的节日——“赏石日”创设十周年,借此机会,我们突出这个主题,既是对广大石友的鼓舞,也是献给普通百姓的一场文化的盛宴,影响深远。

发言至此,谢谢。

王鲁湘:

谢谢寿嘉华会长为我们介绍了赏石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如制定科学的鉴评标准体系、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创设赏石日等。在此,我们祝愿中国观赏石协会,祝愿所有石友,能够把中华赏石文化更进一步发扬光大,到千山万水中去寻找更精彩、更令人吃惊的美石。下面有请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俞莹先生发言。

俞 莹

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与艺术界的朋友进行交流。这次赏石界和艺术界的跨界联展,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一直以来,关于“观赏石是不是艺术品”是存在争议的。赏石界认为“观赏石是艺术品”,但艺术界不一定这么认为,这里涉及到很多模糊的概念。对此,我的看法是:赏石不是艺术胜似艺术,特别是“赏石精品”,是不是“艺术品”已经不重要了。

以本次展览为例,展出的观赏石虽然不是古代赏石,但很多风格比较古典。当代的赏石也有古代的形式。古代赏石重意味,当代赏石重趣味。古代赏石重意味,是指对石头的意味比较看重;当代赏石重趣味,比较喜欢状形象物。古人情怀较高,几乎不玩象形的东西,最开始就是玩抽象的东西。“瘦、漏、皱、透”,其实都带有很强烈的抽象意味。后又总结一个字——“丑”。苏东坡讲“石丑而文”。这个“丑”,我理解是一种“反形式美”。

我们的很多关于“美”的观点都和形式美有关系。但古人认为石是丑的东西,是反形式美的,是与人工秩序完全相反的,是非常高级的东西。而有意思的是,西方人把我们古代赏石,包括古典赏石,叫作“文人石”。我觉得,“文人石”是可以与我国古代的“文人画”相对应的。“文人画”,可能在宋代就已有这种说法。“文人画”的精髓是不求形似,追求写意。而“文人石”也是不求形似,讲求写意。所以西方学者总结出的这种“文人石”的概念,我们也是比较认可的。当然,我们讲的不多,我们就叫传统赏石、古典赏石。其实,传统赏石、古典赏石、文人石都是代表了古代的文人审美。西方人认为这是比较高级的,因为西方是在1900 年前后才出现“抽象艺术”的概念,而中国比其早了1000 多年已经开始通过抽象思维来欣赏赏石。

讲到绘画与赏石,据我所知,李可染先生单独画石头的作品非常少——几乎没有,但是画“米芾拜石”题材的作品非常多。这可能是受齐白石老人的影响,齐白石也画了很多“米芾拜石”的作品。但有意思的是,齐白石也几乎没画过独立的石头。这里就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北方画家画石的很少,而江南画家画石则非常多。这可能与石头的产地有关。四大名石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苏、广东一带。相对来讲,江南一带画家可能更了解和熟悉石头。至少从明代开始,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扬州画派等画石头都非常多,而北方画家画石则很少看到。讲到“米芾拜石”,这在《宋史》中有记载,非常有意思。《宋史》是正史,写政治方面的较多,个人爱好描绘几乎没有,但给米芾就写了这么一笔,真是神来之笔!而米芾所拜的石头,现在被安放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米公祠。它有点类似太湖石,其实是巢湖石。据我考察,“米芾拜石”这个绘画题材,从明代开始一直到齐白石,几乎每个画家画的石头,都是画家按照传统审美“瘦、皱、漏、透”进行想象创作的,并不是完全写实的。“瘦、皱、漏、透”,后人多以为是米芾发明的。关于此说法应存疑。按照我们的考证,这个说法可能是到元代才有的。米芾本人、其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记载。但由于米芾玩石的影响太大了,后来人把“瘦、皱、漏、透”附会到他的身上去,这也可以理解。

赏石与绘画(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关系都非常密切。石头是绘画的重要元素。一般来讲,画石头会被归类到花鸟画里,但山水画里面也很多山与石有关联,画山的皴法即是来源于石头。这也是“画与石”“石与画”之间非常有意思的联系。

时间有限,就谈这些。谢谢。

王鲁湘: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办学形式,从1996年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率先成立至今,已经发展到300多所院校。根据国家政策,独立学院今后将逐渐转设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享受国家优惠和扶持政策[2]。转设之后,独立学院将直接面对公办高校的竞争,只有重塑品牌、突出特色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谢谢俞莹先生。俞莹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观赏石是不是艺术品。我觉得,从20 世纪初新观念出现以后,文人赏石就是艺术,因为它符合现代关于艺术的所有的定义。比如说,我们过去认为一个现成品不可能成为艺术品。但是,现当代有大量现成品由艺术家从生活中间直接拿出来,脱离原来的使用环境,设定到艺术的封闭环境里,进行重新定义和命名,就成了艺术品。观赏石也是这样的,把石头从原来的自然环境里剥离出来,放置到完完全全的人文环境里面,再赋予其一些装置性的东西和个性空间,为其命名。这和装置艺术是一回事吗!所以从此点讲,观赏石完全符合“艺术品”的定义。观赏石当然是艺术品。

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古代文人赏石的“瘦、皱、漏、透”,最后实际就是“丑”,非常有意思。最早欣赏“丑”的就是中国。从庄子开始,包括列子,整个道家体系就是“审丑”的。那些畸人,那些怪树、怪石、怪鸟、怪鱼,都是反正常的——就是“丑”。这种审“丑”的传统延续下来,就是我们的古代赏石。现当代艺术也是以“审丑”为主,在这一点上,我国早早地开了先河——由北宋的米芾、苏东坡、黄庭坚等人提出观念、连同他们创作的作品和行为开始,整个成形的中国艺术审美取向就此发展起来了。

谢谢俞莹先生给予了我们这么多学术的启示。下面有请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西沐先生。

西 沐

谢谢。我虽然很喜欢观赏石,但对“中华赏石文化”并没有做过专门的系统的研究。刚刚到“石画·画石”展览看过,让人惊叹。在此,略微谈几点对于赏石文化的感受:

首先,赏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它既是传统文化,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传承、创新、发展。赏石文化是在传统文化中生发的,也是在传统文化中不断完善的。因此,“赏石艺术”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赏石文化在唐宋元明清的发展都是有里程碑式的高度的,尤其是新中国以后,赏石文化的大众化审美发展。据此,如果说“赏石不是艺术”,那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次,赏石文化是第二自然,也是人造自然。为什么说它是第二自然?因为赏石本身是自然的,人们发现了它的审美、价值、文化功能才被重视起来,所以说是第二自然。而它的这种“自然”也可以变为“小自然”。我们可以把它置于书房、庭院等特定的环境,它就成为了我们的“第二自然”。同时,我们为这种自然注入了一些文化内涵,进行了场景化的改造,并赋予其另外的含义,进行文化赋能。所以很多时候也被称为“人造自然”。

刚才,寿嘉华会长在讲话中提到赏石的审美化、科学化发展,这令我非常振奋。我认为这是赏石文化进入了新阶段的一个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思考在科学化方面“如何建构标准”“如何建构体系”,在审美化方面“怎样建构观赏石的审美文化”“怎么更加符合美学的内在规律”。当下的审美文化发展越来越碎片化,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快餐化、个性化。这种状况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感官刺激,就如同中国画的创作,在这几年追求越来越“逼真”,抽象艺术反而在市场中受到很大排斥。赏石界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个石头特别像一块肥肉”,这种赏石文化的审美走向,我们要重新进行审视。当然“像”是自然的“神工”,我们求之不得。但赏石文化的审美走向,特别是在当下赏石文化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普及化、越来越大众化的条件下,我们不能把赏石文化局限化,“像”不应是赏石的最高境界。

第三,赏石文化,首先是文化,与生活、生存紧密相关,是大众化的;其次,赏石文化又是文化中的艺术。很多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灵感都受大自然的激发。李可染先生的最大贡献就是“改造中国画”,而方式就是“写生”,向自然学习。李可染先生的高徒贾又福也是中国山水画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审美的内核是“与石观化”,通过观察,与石头对话,将得到的哲学体验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独树一帜,“向石头学习”。所以,我们说赏石既是文化又是艺术,而且还更多地偏向文化哲学,让许多艺术家都从中得到启发,影响到自己的创作。

第四,我建议中国观赏石协会应着手从观赏石审美角度进行理论提升和总结,并进行体系化,建构观赏石审美学的学科体系、审美体系。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做一些工作,把观赏石本体研究、环境研究、本体和环境之间的结构(场景化)审美研究形成体系,这将比鉴评标准、鉴评规律有更大的启发意义。

另外,我是研究市场的,我也想谈一下观赏石的市场。因为现在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非常多元化,观赏石正逐渐成为艺术品交易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类,并且价值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关注如何进行价值建构的研究,如何进行相应的估值和鉴定,以及如何进行交易平台的建设。因为只有把这些东西做好了,观赏石市场交易、市场发展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我从这五个方面简单说一下感想,完全是外行看内行,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王鲁湘:

谢谢西沐院长。西沐院长一共谈了五个方面,包括建立观赏石审美学、观赏石文化赋能、建立观赏石价值评估体系。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建议。下面有请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湖南省珠宝玉石首饰观赏石行业协会会长陈新国先生发言。

陈新国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研讨会。本次联展主题是“石画·画石”。我国传统绘画以山水为主,也画石头。而观赏石中恰恰也呈现出很多画面石和造型石,且也如绘画一样,有具象、抽象、意象等的内容。同时,在赏石过程中,很多藏家也会将石头的美和绘画、书法结合在一起,即所谓“一石一画一书法”。这充分说明观赏石与绘画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本次联展也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和李可染画院的强强联手,真正展现了这次展览的主题。借此机会,我想讲一讲观赏石地质学。

众所周知:研究观赏石的地质成因,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科学赏石。主要是研究观赏石的来源和成因。这是我要讲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形成观赏石的地质作用有两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就是火山爆发、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外力作用包括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这些地质作用把大型山体的岩石风化破碎,再滚入到山谷或者河流当中。就这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象”。

第三方面,观赏石是一种自然属性、科学属性、艺术属性、经济属性兼备的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还是方兴未艾。观赏石的自然美、科学美是由地质作用赋予的,而艺术美是由人赋予的。因此说,观赏石是“天赋神韵,人赋妙意,天人合一”的。

第四方面,形成观赏石的岩石分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大部分观赏石都以变质岩为主。

第五方面,观赏石的造型,基本上是外力作用形成的。但是有些矿物晶体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化石是古生物死亡而沉积在沉积岩里面形成的。

第六方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岩石的各式各样的颜色、纹理、造型,也是地质作用形成的。颜色是因为岩石中含有铁元素、锰元素、铜元素、铬元素、镁元素、镍元素、钛元素等等使其致色。大量画面石的画面都是这些元素浸入、渗透,或者附着在表面而形成。特别是有些有很多纹理的石头,后期还会有碳酸钙或二氧化硅浸入而形成纹理和花纹。红色、黄色、灰色、紫色等,大部分是之前有致色元素浸入到里面,后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河水中产出的带黄色的石头,大多是铁锰的氧化物附着在表层而形成的氧化膜。

第七方面,能够形成观赏石的,一定得是硬度相对较大的。比如说我国古代四大名石都是碳酸钙成分的岩石。为什么能够形成“瘦、皱、漏、透”呢?就是因为钙质容易受土壤里面的腐植酸的作用,才形成了坑坑洞洞等景观。

总之,我们在赏石过程中,除了艺术角度赏石,还要注重科学赏石。在这一方面,中国观赏石协会开展了大量的观赏石的研学科普活动和培训班,完善了观赏石鉴赏的系统化的理论。

暂谈这么多,谢谢大家。

王鲁湘:

陈新国先生所讲内容,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信息都是新鲜的。地质赏石、研学科普、全民科学素质提高,都是观赏石发展的重要课题。观赏石赏玩不能只是非常主观地把个人的审美投射到石头上!下面有请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长、李可染画院副院长马新林先生发言。

马新林

很荣幸和大家认识。刚才听了大家的真知灼见,感觉很新鲜。“观赏石”可大可小,首先是跨度太大,跨地质学、人文学、艺术学,可能还有其他学科。这是由它的自然属性、人文历史背景,还有它的艺术表现决定的。

这几个方面中,我们首先要探讨赏石的“石”怎么界定。我想,应是在某一个范围内。因为石的概念——“美石为玉”。以“石”寓指的东西有很多,如“金石永寿”,是表达对生命延长的追求。还有,很多文化、艺术品都是靠石头来传达的。石头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我们历史上最好的建筑都是石窟。石之久远,能够传承。而且赏石有很多美好的故事,比如刚才大家说的“米芾拜石”,陆游也说“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另外,玉和石怎么界定,也没有严格的标准。我看,观赏石多数是自然石,而将很多玉排除在外了。如作为佛家七宝的“青金石”“绿松石”等都被归为玉。但我认为玉也可以通过雕刻,放在文人案头的,变成“文石”。

我自己也买过太湖石,很享受石头的自然美。观赏石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愉悦,还能为画家带来亲近和情感。这很有意思。我的画室名叫“醒石轩”,因为我认为我们要赋予石头以想象,将石头人性化,去唤醒它。而且,石头的观赏因人而异,每个人因各自的阅历、学养和生活轨迹,对石头的欣赏都会不同,所以赏石有很大的丰富性和很好的艺术空间。另外,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人无石不雅。为什么我们要把石头请回家里?实际上,我们是想把大自然“搬进来”,和石对话,和大自然对话。

画石方面,我认为可以专门书籍来讲的,如《芥子园画谱》。当然,花鸟画中石头占的比例很大。齐白石先生单独画石的作品很少,但多有一石一鸟组合。李可染先生也有画石作品。我觉得,中国观赏石协会积极推动赏石艺术普及,是十分必要和具有着重要意义的。

最后,我提几个可以思考的方面:一是赏石怎样与艺术结合。从审美角度,我觉得赏石的专家队伍可以多吸纳一些艺术家,多一点儿浪漫色彩,多一点儿想象,多一点儿空间。二是就目前来看,赏石的文化门槛和经济门槛还比较低,我们应思考如何提高层次,把赏石艺术放到一个更高的格局、更好的平台上。三是我们要注重美育。而且不能只是讲,还要互动。

谢谢大家。

王鲁湘:

谢谢马新林先生。确实“观赏石”这个行当跨度很大,自然和人文,科学和艺术,跨度太大了。下面有请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席团副主席、画面石专委会主任曹磊先生。

曹 磊

受中国观赏石协会和寿嘉华会长委托,我们(中国观赏石协会画面石专委会)承接了这次“石画·画石”联展的选石任务。接到任务后,我们于6 月29日在贵阳召开了启动会议,进行分工部署。我们抱着对赏石文化的敬畏之心,分组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经过海选,辗转27 个省市,从万方石到千方石,直至精选出这100 方石头。这次来的石头汇集65 个石种27 个省市产地。每个石头的筛选,都进行了一系列工作。

我们不远千里抱石而至,大家坐飞机、高铁、开车,进京最少要几个小时,大家都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有石头一般的精神。这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漳州的,要消毒运到厦门,厦门要到广州,广州又寄过来,排除万难一朝呈现,我们很感动。

我们现场布展,怀着对李可染先生的敬重,希图将每一方石头背后的故事都展现出来。有传承,有故事,它才是好石头。安放在这个位置,对得起这些石头了。一系列的工作都依靠认真来完成。与李九红秘书长的亲密合作、长相讨论,更使得我们提高了审美水平。感谢这次能与各位专家交流,不多说了,让我的石头“说话”吧!

王鲁湘:

谢谢曹磊先生。在各门类的收藏中,我最佩服的是藏石头,尤其是藏大石头,没有移山之力搞不了这个事情。下面有请李可染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秘书长李九红。

李九红

首先,寿嘉华会长提出的“赏石和艺术相结合”的想法特别好。我这几个月和曹磊、陈鸿滨等合作布展,在精神脱贫了,对赏石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十几年前,我开始画石头,但我画的是“心目中的石头”。有人说是灵璧石,有人说是太湖石,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说是符合“瘦、皱、漏、透”的古典赏石。为什么要画这个主题呢?因为我画山水画,觉得石头是山水画最基本的部件。我是把它当作进入山水画领域的第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的。2014 年,保利拍卖设文人画石专场,我们几位画石头的画家都参加了。其他人画的都是一些“名石”,比如苏州园林的石头,有很多题跋记述着石头的故事。而我一直把石头当山来画,当人来画,赋予它一些个性。这里,我想和大家探讨:从艺术角度来讲,怎样看待描摹一个已经很经典的东西,其存在的意义。我认为,这并不是我追求的方向。

另外,观赏石讲究“天成”,艺术家讲究“创造”。赏石家是发现美,艺术家是创造美。赏石文化是发现一些大自然鬼斧神工和自然天成的东西而令人称奇,这和好的艺术品拿到观众面前的感受是一样的。像本次联展的《青萝卜》。我认为这也是一个赏玩方向——真正能做到“天成”也是非常好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应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而且我觉得“文化”首先可能要过滤“价格”因素,要不然就不纯粹了。

再一个问题:如果某个文人,如王鲁湘老师,有一方石头,他觉得有个地方应该再打个洞,他就打了一个洞。这个洞也许打得很巧妙。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文人创作的过程。我觉得这也应归作“观赏石”的范畴。那么,我想请问“观赏石”的定义是否应“拓宽”来展开探讨呢?

寿嘉华:

最后一句话,九红说得对。观赏石是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此外,还延伸涵盖奇峰异石等自然景观石及工艺石等。

王鲁湘:

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太极思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它每一个的状态都没有定形的,都向下一个状态张开了一个口,这样才有可能演进到下一个状态,是柔性的。而西方的科学文化是刚性的,每一个定义或认知,是一定要把边界划死的,否则无法进行讨论。正因为它是刚性的,所以它每一次的变化都会演变成一场革命。而我们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次生长。而玩石头就是这种东方智慧的表现。事实上,我觉得,我们想要对延续千年的赏石文化作一个定义,这是做不到的。只能是一个框架,而且这个框架还要留出开口,还要准备接纳新情况、新现象。

研讨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李可染观赏石赏石
飞龙在天
寿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师业务评价办法
等不及的收徒
等不及的收徒
龙园观赏石交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