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来一阵风
2021-11-22编辑阿夏
编辑_阿夏
保留传统精髓,融入现代生活,这是许多人心目中古风的正确打开方式。
琴以载道
在西方乐器大量涌入并流行的当下,越来越多中国人反而开始喜欢上传统乐器古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丝桐”,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佳话,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古琴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尤其符合中国人的东方气韵和音乐审美。在这个浮躁和焦虑的现代社会,抚琴可以让人凝神静心,安宁抒怀。而古琴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的意义。
汉服的“出圈”
曾经,被称作服装界“破产三姐妹”之一的汉服,和Lo 裙、JK 制服一样,被烙上小众的标签,只在小圈子里传播。但当下,随着青年一代审美的变化,以及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汉服已经慢慢摆脱“小众”的标签,被更多人接受。前不久央视9 位主持人身着汉服亮相舞台,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刷屏,网友纷纷留言,“惊艳”“感动坏了”。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作为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美惊艳了世界几千年,今后还将一直惊艳下去。
生活四艺
在中国古代,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被文人视为“生活四艺”,进而演变为古人的生活美学。此四艺者,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而这一境界在宋代达到巅峰,这一时期也因此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追求美好雅致的生活,不分古今,相聚雅集、饮酒赋诗、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成了古代文艺青年的日常,也成为今天越来越多人向往的生活。纵然闲适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也能在烧香点茶、挂画插花里营造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中式婚礼的浪漫
近年来,消失的中国式婚礼悄悄地流行起来了,大红花轿、迎亲仪仗队、凤冠霞帔、状元服、拜天地……古人的传统浪漫,成了现代人的新“时尚”,年轻人选择中式婚礼的同时,也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文化认同,一种古典情结。
其实不光是中国年轻人,很多外国友人结婚时也喜欢举办中式婚礼,以此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之情。究其原因,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提高,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文化输出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文物的复兴
自2016年起,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以“故宫IP”为代表迎来井喷,以故宫博物院为首的一大批博物馆也因此“焕发新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通过博物馆文创产品表达自己的个性,关注起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不管是作为文创界流量担当的故宫,文艺小清新的苏博,还是近两年强势崛起的敦煌文创,还有2021年火成网红的成都各大博物馆文创雪糕的battle 大军,都力求把脉年轻人的潮流趋势,各路营销手段轮番上阵。这场基于互联网兴起的“文物复兴”,改变的不只是博物馆,消费者的节日休闲理念和方式也随着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人从汲取文化中获得了幸福感。
古城与古风
西安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时不时总能带给人惊喜。永兴坊的摔碗酒、明城墙的金甲武士,钟楼的“变脸兵马俑”……其中备受追捧的,还要数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不但有坐轮椅的77 岁老奶奶从外地赶过来与她握手,还有全国各地的人模仿她的动作,名副其实的因为一个人带火一座城。
“不倒翁小姐姐”为什么火?借着唐朝女子的衣着妆容,在唐朝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与古都长安自然地融为一体,似乎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曾经安邦来朝的盛唐,满足了众人对魂牵梦萦的长安的向往,自然能吸睛无数。
献给国宝的一首诗
看过《如果国宝会说话》系列纪录片的人大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央视古风神作!看五分钟就上瘾!看完更爱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国宝会说话》计划制作4 季,目前已播完3 季。纪录片从中国3 万多件一级文物中,选择100 件国宝,按照时间顺序,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梳理到元明清,多维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审美、文化和生活方式。除了一帧帧美到能当壁纸、重新活起来的文物,也有文物背后的一个个古人,拍的是古代宝藏,讲的是鲜活人生。
从传统文化中“寻宝”
纵观大半年来河南卫视的节目,不管是春晚、元宵晚会还是端午、中秋,其始终没让人失望过。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再到中秋奇妙游,河南卫视凭着中国风的舞蹈节目,屡屡破圈,霸占热门话题榜,连外交部都忍不住点赞。
河南卫视这四出好戏,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寻宝”,悠久的中华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文艺创新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河南卫视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用创意节目展示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引发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引发期待,下一次,河南卫视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