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1-11-22淄博市张店区财政局

财会学习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准则绩效评价会计核算

淄博市张店区财政局

引言

随着新准则的出台,政府方面对于财务管理的关注程度有了明显提升,我国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准则,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自身资产管理水平,还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

一、行政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核算不到位

对于行政事业部门而言,以往的财务管理一般都借助收付实现制来进行资产管理。收付实现制经过时间的检验后,也暴露出自身弊端。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时,一般都会选择双分录的方式对所获得的固定资产进行实际反映,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只将资金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增加依据,对于折旧计算这一部分内容没有过多注意,这就造成了固定资产核算有失偏颇的现象,故而借此核算结果无法对整体资产情况进行如实反映。通过调查实际情况可知,单位中某些设备已经报废不能使用或者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但是这部分仍然在账面资金的运行过程中有所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账实不符,甚至还存在资产虚增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单位资产负债管理的工作质量。

(二)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以往,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收付实现制进行财务管理,该制度主要以发生在本期内的实际收入和支出费用为本年度运行成本的核算依据,其中业务活动是否发生在本期不作为考虑因素,本质上就是将款项的实际收支情况作为依据进而对收入、支出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确定。所以收付实现制虽然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从实际情形出发,它的存在并不能帮助工作人员对本单位一年内的运行成本进行真实、有效地反映,因而便无法为本单位的绩效评价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这一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未在了解财政准则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创新,故无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

(三)财务报告数据不完整

在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展过程中,将政府会计准则作为行事的依据之一,但是经分析可知,在准则中并没有对会计科目进行统一规定。因而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单位都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在此种情况下,各单位的会计科目不尽相同,同时各单位之间不具备科学统一的会计标准体系,故不同单位所提供的财务数据报告也不相同,单位与单位之间无法构建起财政信息网络,这对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极为不利。

二、新准则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影响

(一)有利于规避财务风险

新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突出财务报告中的重点信息,从而全面展现出单位整体的财务状况。在此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上层管理人员可分析本期和今后的财务状况,进而确定单位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更好地规划单位的发展步伐。实施新准则,不仅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还能够通过公开内部财务状况这一手段,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在新准则的指导下,行政事业单位可统一规范资产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存储、归纳以及分析,实现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共享,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从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推动公共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实现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

(三)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

不同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新准则要求以主体的权责关系作为核算工作的依据,这一会计核算形式的创新有利于将单位的运行成本全面准确地计算出来,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构建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公共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保障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前提下还要积极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一来,单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对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行政事业单位长久稳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四)有利于保证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由于会计核算形式落后以及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源往往得不到合理配置,经常有资源浪费或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发生。而新准则提出了战略性制度这一创新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资源配置的范围,同时优化了资源配置的工作流程,将精准的财务数据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依据。

(五)有利于实现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新准则中,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要求。一是在单位的各项资产确认层面,新准则明确规定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要保证明确其价值,若是对某项资产价值不够了解,可以对照其他成本对其进行价值确认,万不可随意为之。二是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折旧与摊销处理方式。

三、新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创新

(一)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现今,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响应财政改革的号召,根据新准则去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创新相关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力度,致力于提高包括财务会计核算与资产管理、绩效管理评价以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等制度在内的制度系统协调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会计标准的主体权责关系原则,建设起权责统一和分级授权的内部组织架构,以此为更好地划分各部分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各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能力。同时,设立监督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整个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动态监控,一方面可以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密切观察单位实际收支情况,防止出现部分人员以权谋私的情况,营造一个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制衡的工作环境。

(二)规范自身会计工作行为

1.秉持谨慎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要秉持谨慎性原则,提出并实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系列要求。此外,在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与摊销核算时,财务管理人员需将资产计提的折旧依据用途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成本中,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2.规范会计行为

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新制度,并且对单位会计制度做出了统一概括,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权责发生制这一核算基础,计算单位本年度的运行耗费成本,同时制作财务报告来全面展现单位该时期内的运行耗费情况、财务管理能力及绩效水平。在新准则中,行政事业单位要规范自身会计行为,按规定行事,根据本年度的财务报告对下一年度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科学处理本年度的预算结转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或私自挪用的情况。

3.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实施新准则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准则创新了会计核算形式,建立了健全的会计准则,这就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做出了高要求。在此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应依据新准则,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抓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保持初心,抓住精髓。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提供精准、真实和有效的财务信息,在学习和适应新准则时不能忘却本心。二是注重整体,谨防片面。新准则是一个具备高度整体性的政策,在员工培训过程中,不可片面曲解部分条例,更不可忽略部分条例的整体适用条件。三是结合实际,与时俱新。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及各部门人员职责要求来开展具有高度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三)优化财务数据信息系统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借助大数据技术这一有力手段,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具体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大财务智能化信息系统及平台的建设力度,在新准则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的业务需求来开发和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同时增添财务数据分析功能来实现数据的有效整合。此外,为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应当共同构建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系统,创造一个各部门之间数据实时共享的平台,贯彻落实新准则,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基于新准则,不断进行自我财务管理创新,逐渐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规范自身会计工作行为,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优化财务数据信息系统,从而促进行政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准则绩效评价会计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