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研究

2021-11-22陈超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3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项目信息化

陈超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当今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本身是社会科技发展的核心,信息化也带动着全行业的转型发展。就企业而言,应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技术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并逐步形成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系统化、可实施的信息化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大多数企业受各种因素限制,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性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重构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构、模式和机制[1]。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基本覆盖了企业项目管理业务的各个方面,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管理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与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甚至是互相排斥的问题现状。

1.1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高

由于企业高层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持续度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项目管理带来的冲击和改变,造成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受局限。仅主要集中在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管理、编制预算、组织设计等,而在项目实际实施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该部分工作仍旧停留在依靠项目管理人员的过往经验和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在短期内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造成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重视。此外,企业经营规模快速提升与企业信息化建设规模以及后期人力物力投入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企业只重视信息化建设前期成果,不愿在后期应用上追加投入,系统开发完成后,往往忽略后期维护和系统升级,造成系统应用滞后于企业运营需求,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为空谈。

1.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落后

由于企业缺乏专业信息化知识理论,难以突破固有的管理习惯,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仅流于形式,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情况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和应用,也减缓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不同的,特别是在质量、成本等核心业务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区别。甚至于有些企业内部同时存在多种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由于难以打破已经固化的传统模式,造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与企业实现管理模式兼容和共存。虽然部分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但企业对项目管理各阶段的细节关注不足,依然沿用传统的分散式单一管理模式,缺少对各阶段和各子系统的统一整合设计和实现,对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开发和利用没有得到改进,使得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受到限制。

1.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开放性不足

由于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严格来说属于阶段性产物。经常是按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分段式开发,投入使用后大部分软件系统单独分散地独立应用,导致项目各阶段项目管理信息流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造成工程项目管理常常处于各自为政、各取所需的状态,项目管理的干系人或干系部门的内部、外部交流不畅,形成一座座信息孤岛,系统开放性不足导致数据冗余和数据中断,从而造成大量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的浪费。

1.4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分析能力不够

就项目管理的本身而言,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但是现在部分企业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受干系人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少真正实现预测或预警分析,往往对项目的策划、质量、风险等预测分析不足。究其原因在于管理体系还不完善,数据整合不充分,无法真正实现数据价值挖掘分析,这也是制约着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之一。

2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趋势分析

当前,我们已全面进入数字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国家转型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总体来说,企业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运行模式已具备初步的系统化分析方法,但在现今信息化大趋势下,现有的企业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新科学技术下的管理对象和目标,迫切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和制度建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途径,结合系统结构化的项目管理理念助力于提升企业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因此,企业应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着手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创新和转型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一体化、集中化、数字化建设,为发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支柱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深化工程项目管理改革,加快建立项目管理制度。新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应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项目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项目管理信息化,用软件系统固化项目管理流程和秩序。

2.1 工程项目管理效能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将更加注重效能评价,利用信息系统统筹分析功能进行效能评价,包括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周期性对目标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的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以及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完毕后的跟踪评价,信息化的效能评价将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能力。

2.2 工程项目业务并联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将更加重视工程项目信息化整体的统筹规划,实现工程项目业务的并联管理,全面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更趋于协同化和系统化。以标准的基础管理体系为前提实现系统与项目管理的实际流程和工作内容高度融合,适度优化实际管理流程,实现工程项目业务并行管控,避免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通过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规划、建设、运营的并行管理能力也将大幅提升,确保有序开展建设管理工作。

2.3 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转变

工程项目管理更加注重统筹管理,管理模式也正向集约模式转变,全过程的一体化管理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发展模式之一。工程项目管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项目管理,大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将成为主流,不断扩展工程项目管理的宽度和深度,工程项目管理将更注重一体化理念,运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将系统设计、立项审批、过程管理、验收以及后期运维等工作集成化并入工程项目管理,真正实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根本性转变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目标。

2.4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安全

工程项目管理对网络安全、数据加密等有极高的要求,信息系统保密等级和密码保护功能应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同步规划和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安全等级、安全风险和密码保护等信息安全工作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的软硬件技术的可靠运行以及数据存储的安全状况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2.5 工程项目管理程序简化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管理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持续改进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必要途径。随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各部门和项目干系人逐步熟悉和适应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提升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能力,为信息交流的提供媒介和载体,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实现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的管控和记录,从而简化项目管理程序,减轻了项目干系人的工作负担,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繁琐复杂的管理过程,系统是以实现企业价值链为核心,融入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采取多业务和多环节并行管理。在统一标准规范下,促进多项目、多部门、多干系人的协同运行,实现成本、合同、进度、质量、安全等全过程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各业务环节的整合、高效的协同管理,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提升企业综合业务能力[2]。

主要表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计划、协同、跟踪、管理、控制和转化为主线实现项目管理数据的集中存储、查询和分析利用,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环节中基础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交流、数据同步等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管理集成化和协同化的发展方向,促使工程项目管理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资源控制得以平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推进、安全运行、规范操作等方面进行跟踪追溯和及时预警,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和平稳运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上实现任务协同、资源协同、进度协同和管理协同及优化,提升企业项目管理工作效率等。

4 结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新方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提升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管理目标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其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工程项目信息化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