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工程项目HSE管理探索与实践
——以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为例

2021-11-22石利军

劳动保护 2021年7期
关键词:属地斯里兰卡全员

文/石利军

我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当前,各企业海外工程项目HSE 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国际项目的HSE 管理也没有标准可依,企业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不断地探索、创新,才能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国际工程项目的HSE 管理模式和举措。本文将结合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局”)承建的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HSE 管理实践,就国际工程项目HSE 管理进行探讨。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是管道局在斯里兰卡承揽的首个项目,位于首都科伦坡市区,是解决当地雨季城市内涝难题的一项市政工程。该项目主要由一条直径3 m 盾构隧道(新姆图瓦隧道)和直径0.6 ~3 m的顶管隧道群(托林顿顶管隧道群)及附属入口出口结构组成。项目于2018 年5 月31 日签订合同,之后受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竣工时间延期,目前姆图瓦隧道已完工,托林顿隧道群顶管已接近尾声,预计2021 年9 月实现项目整体完工。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建设条件复杂、技术性强、HSE 规范标准严格、施工要求苛刻,且项目周边交通及社会环境复杂,作业空间狭小,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众多,因属地国对环保要求极高,这些都给项目HSE 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HSE管理团队通过不断完善HSE 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力保项目HSE管理严格受控。

创建国际HSE管理模式

HSE 管理体系是项目HSE 管理的基础。虽然管道局的HSE 管理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受到项目所在国相关法规和属地业主方HSE 规范的制约,管道局HSE 管理模式直接应用到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会“水土不服”,因此,第一时间建立适合项目自身情况的HSE 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创建国际项目HSE 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有:一是项目前期要充分掌握业主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编制HSE 管理制度、HSE 程序文件,为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项目要充分利用业主方、中石油集团对项目的审计活动,研究项目所在国管理体系要求,迅速掌握两套体系异同点,建立符合项目自身的管理模式,达到项目HSE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三是加强项目HSE 管理模式宣贯和制度执行,强化规章制度权威性与严肃性,牢固树立全员红线意识。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结合当地的法规要求和项目需求,建立了岗位明确、责任清晰的HSE 组织机构,HSE 管理按安全专业划分,实行专业化HSE 管理模式,以有效保证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最大化HSE 管理人员属地用工比例,充分发挥属地人员对当地法律法规熟悉的优势,注重属地HSE 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考核评价,建立属地员工人才库。

项目现场各级主管领导应高度重视并支持HSE 管理工作,从意识到行动,能够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项目领导带头落实“一岗双责”,逐级签订HSE 责任书,认真负责完成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内容。

加强风险识别与动态管控

该项目由上至下牢固树立“风险可以控制,事故能够预防”的预防观念,把项目安全管理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和源头控制上来,主动找问题,不等问题找自己。

一是项目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价,高危风险区域实施风险“挂图作战”(将识别的高危风险在图上标出并制定消减措施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动态管控风险,实施风险销项管理,定期开展风险动态识别,加大现场管控力度,通过有效措施切实降低风险。

二是保证各施工、试运作业前的风险识别,尽量规避风险或制定好风险防控措施,并做好开工前的安全交底,务必做到风险最小化。

三是有计划地组织专业化的HSE 检查和审计活动,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并监督整改,避免隐患升级成事故。

在开展风险识别与动态管控工作中,应注重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证项目HSE 信息的时效性,可采取合理组建HSE 交流群、召开HSE 会议、组织HSE 喊话等多种方式满足各类信息传达和反馈。

强调全员参与HSE管理

让人人成为安全员,HSE 管理做到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各类会议提安全、各种场合抓安全、各个岗位保安全,最终形成主管领导靠前指挥,以专业管理部门为主导,全员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安全管理局面。

全员参与HSE 管理的部分做法:

一是开展全员的安全观察与沟通,以填写不安全行为与不安 全 环 境UCUA(Unsafe act、Unsafe condition)卡的形式要求全员参与HSE 管理,通过对UCUA卡结果统计即可了解现场风险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最终实现风险控制。

二是开展基于区域的属地管理活动,即对现场进行区域划分,施工负责人作为各区域组长,将现场其他专业管理人员分别纳入各区域,共同参与周期性的HSE 检查和监督整改等过程,各区域以此种HSE 竞赛的形式不断强化各自属地区域的HSE管理水平,定期组织ABOP 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属地团队给予奖励。

三是Worker demo(工人演示)是普通一线工人在toolbox talk(工具箱喊话)期间,通过展示正确的工器具使用方法、分享安全生产小妙招等,全员参与到HSE 管理过程中并获得奖励,进而提升基层工人参与HSE管理的热情和自身HSE 知识水平。

四是开展特色工棚建设,在工棚设立HSE 理念宣传展板、案例分享展板、风险分布展板、违章展板等,通过直观的图形语言让不同国家的工人理解相关HSE信息。配备应急物资、纯净水、许可箱(存放作业许可证的箱子)、垃圾箱、投诉箱等,为工人们创造更专业、更舒适的休息环境。

加强人与环境管理

该项目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既可降低员工健康风险,又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人文关怀,增强团队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依据政府批准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文件,编制项目环境管理实施计划(EMAP),逐条落实环境影响消减措施,充分考虑项目执行过程对于空气、噪声、振动、地下水体、土壤、动植物、公共交通、临近建筑物、社会经济等造成的影响,力保环境管理合规,承担企业责任,注重打造负责的国际企业形象。

加强应急演练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编制了各类应急预案,如《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应急预案》《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紧急撤离预案》《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等,开展应急培训和实战化演练,演练力求切合实际,并对演练进行总结,对于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着力提升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和意识,通过演练,使相关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培养HSE文化

文化重在落地生根,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将安全理念融入到项目生活、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一走进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现场和营地,安全标语、警示牌醒目形象;每日班前喊话、周度安全大喊话、月度安全主题活动从未间断;专业的HSE 培训面面俱到;应急演练活动刺激真实讲实效。得益于这种HSE 文化理念,该项目建设中的36 个月、1 100 天、安全生产零事故,不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对HSE 文化最美的诠释。

斯里兰卡排水隧道项目的HSE管理理念和方法为“走出去”以及“准备走出去”的国际工程建设团队提供HSE 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参考。未来,在如何更有效提高人员意识,如何更有效落实管控措施,如何有效查找管理漏洞并进行查漏补缺等方面仍将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属地斯里兰卡全员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斯里兰卡·乡愁·旧时光
基于HYCOM的斯里兰卡南部海域温、盐、流场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