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2021-11-22西安文理学院李小红
文/西安文理学院 李小红
高校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营造图书馆书香氛围,促进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和教学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应突破阅读推广形式,使得高校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推广工作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阅读推广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是彰显图书馆功能,提升图书馆价值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做好阅读推广,不但要重视内容的设计,更要重视其形式和载体,形式和载体如果富有新颖性和新鲜感,则能更好凸显内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所在。近几年,融媒体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普遍使用,信息的传播渠道和发展快速向各个领域蔓延,高校图书馆相对于社会其他组织机构来说,受限于其所在的高校发展状况。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这几年是高校内部的重要活动之一,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其图书馆来说,这项活动都是展示学校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些知名高校更是以自身悠久的历史为依托,借助融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以“西迁精神”为核心的阅读推广活动,凭借新媒体手段,提高师生对阅读推广的关注度,也为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融媒体的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校图书馆融媒体的现状
随着第四次信息革命的开始,传统媒体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严重缺陷和短板,不断寻求突破和进步,与刚兴起的新媒体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为促进各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开辟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这是一个集中了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相互融合的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的出现是当代信息资源的丰富和密集,能集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促使现实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宣传和利用;从时间和空间上同时将更多信息展示给大众,从而使得大众根据自身需要获取更多信息;融媒体在储存的性能上,要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更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展示、提取和永久保存。鉴于种种优势,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汇聚的重要部门,单纯依靠传统借阅和检索模式去服务于师生及学校战略发展,显然已经跟不上快速的时代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利用对方优势,相互融合,将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启了纸媒、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相互融合的融媒体时代。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向着服务智慧化、资源数据化、阅读社交化、空间创意化的方向发展,发展层次较高的高校因为有着先天有利的条件,更容易朝着大家期待的目标发展,而发展中刚起步的高校则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我国高校的阅读推广开始于2000年以后,相比美国发展要晚得多,在国家全民阅读的战略发展大背景之下,各个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多姿多彩,在已经举办两届“全国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上,获奖高校各领风骚。但归根结底,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是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主题,只能就活动内容在师生中产生一阵热情,过后师生对阅读的重视以及获取资源的动力和兴趣不能得到很大改观。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时间较少。造成这个问题的表面原因是学生在校的时间被学习和各种事务缠身。在本科阶段,学生们除了完成公共课和专业课外,一部分学生参加了学校各式各样的社团,还有的学生在外面兼职,大一大二的时间除了完成公共课和选修课学分之外,参加社团和学生管理占去很多的时间,看书时间比较少。到了大三大四,专业课相对集中,但又面临考研的准备和就业的抉择,因此,读书的时间相对很少。学生阅读时间少是因为兴趣的指引不够,图书馆在馆舍布局、配套设施、阅读内容和形式上未能突破传统形式和管理模式,师生不能意识到图书馆在知识传播和阅读兴趣建立上产生的应有作用。师生习惯于将图书馆作为上自习或是查阅资料的地方。
(二)阅读推广内容创新性不够。近几年北大、清华、西安交大、陕西师大这几所高校的阅读推广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为核心展开。西安交通大学近两年以“西迁”精神为支柱,举办了多次“家国情怀”阅读推广活动,清华大学也围绕传统知识和文化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但内容单调。高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每年固定的经费使图书馆的管藏不断得到充实,阅读推广活动真正的目的是激发师生特别是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是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阅读推广活动如果太单纯化,追求一时的效果和氛围,容易出现形式化的倾向,不能给师生带来明显的收获,师生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关注度和兴趣度大大降低。
(三)媒体技术手段利用度不够。近几年,一些“双一流”高校图书启用了微信、微博甚至VR技术。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比较保守,缺乏对技术的战略性考虑,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展现自己的资源优势。许多高校采用微信公众号、网页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形式只是单纯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活动内容和结果,没有一个互动的能吸引人眼球的效果,单一的技术手段无法在师生之间产生主动的、良好的互动效果,当然依靠网络、广播、微信这种形式对图书馆来讲是主动的,而受众的群体成了被动状态,图书馆很难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师生无论是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茫茫的信息大海中,产生高的阅读兴趣是很难的。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对于社会而言,阅读是文化创造与形成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积淀与传承的重要渠道,只有热爱阅读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个人而言,阅读是形成基本素养、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并能使人保持个人尊严与思想自由,成为一个不会落伍于时代的人。
(一)借助融媒体的优势,加强外界联络,为师生营造氛围。借助意义独特的节日或纪念日举办读书日活动,开辟出固定而长效的读书时间;同时在图书馆及学校其他区域开辟专门的空间去支撑读书日活动,确保时间和地点上的固定。加强与职能部门如:校办、人事处、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的联系,在这些职能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络和合力,共同为实现阅读时空的塑造提供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大优化。高校图书馆想建立上述的氛围和联系,就要考虑突破传统宣传的方式,并且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的强大优势与外界进行互通联络。
(二)精心设计阅读推广内容,彰显融媒体的文化价值。除了围绕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和弘扬之外,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推广的内容方面可以采取“征文”的形式,在“征文”中体现时代精神、当下阅读潮流、读书感悟、个人梦想等。另外,在阅读推广内容方面,以名人、伟人的诞辰为主题,围绕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来展开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以包容的姿态去体现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知识性,比如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戏曲、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因素开展阅读活动,在多样文化感知和追忆传统的前提下让阅读达到愉悦身心、梦想起航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历史文化传承来烘托阅读内容,比如上海交大的“思源讲坛”、西安交大的“西迁精神”,通过追忆过去来照鉴古今,这种多元文化的熏陶,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心理感受,又能激发出思想碰撞的火花,从而为学生带来多元文化的体验。以上种种阅读推广的内容都以融媒体进行宣传的话,不仅使阅读内容丰富多彩,还可以体现高校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氛围。
(三)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融媒体在高校图书馆中的阵地作用。融媒体就是融合媒体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采用融媒体能协调人、财、物短缺问题产生的矛盾,当然很大程度上能改善师生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具体实施举措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从三个方面递进式进行:第一,建立起高校图书馆自己的媒体,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信、电视媒体、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有效结合,为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和高度共享提供平台。第二,在融媒体素材上,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信息的覆盖面,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或院系保持密切的联系,突出师生为主的模式。第三,彰显高校图书馆利用学校产学研优势,在高校图书馆的媒体资源与社会媒体资源之间搭建协作的桥梁,吸纳广泛优质的社会资源,将社会信息与学校信息、图书馆资源有效融合,尽量满足和覆盖师生不同的知识需求。一旦突破了图书馆和学校内部,就可以面向社会去推广自己的特色,将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到校外,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在高校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保持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校图书馆利用融媒体的重要原因。当然,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了解同行业图书馆阅读推广及利用融媒体发展的现状,认清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及根源,把握高校及其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规律,使其彰显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