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能源企业深化区域党建联盟研究
2021-11-22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兰成渝输油分公司牛文军唐婧
文/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兰成渝输油分公司 牛文军 唐婧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于能源企业而言,党建工作如何抓、怎样抓出成效,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始终是一项重要课题。面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能源企业按照地域性、多元性、开放性、整合性等特点,创新建立区域党建联盟,有助于促进企业自身和各个成员单位之间的思想共进、文化融合、业务提升,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能源企业深化区域党建联盟的意义
创建区域党建联盟,是能源企业在新时代构建党建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新实践的有益探索,对于全面打造一流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党建工作决定着中心工作的政治方向,为中心工作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中心工作是检验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能源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思考谋划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放到企业发展全局中去推动。与此同时,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也应该有机融汇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两张皮”的问题,杜绝形式主义现象的产生。能源企业通过组建并依托党建联盟,促进成员单位之间加强业务工作联系和协作配合,进而实现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中心工作协同发展的目标。
(二)有助于整合区域内部成员单位的党建资源。区域化党建打破传统单位党建或社区党建的“组织内建党组织”的条块分割格局,突出了组织的区域性,使党建工作呈现出整合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征。在党建联盟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基层党组织都有着丰富的党建资源。例如企业、社区、政府部门、学校等所拥有的党建资源不尽相同,但囿于传统党建模式,各单位党建资源和实践载体无法实现互融共进。因此,创建区域党建联盟,能够有效打破地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党建资源的共享和社会资源的互补,促进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工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进一步激发开展党建活动的活力。
(三)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只有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才能切实保障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源企业创建区域党建联盟,通过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内部的广大党员提升党性修养,增进理论知识,提高政治觉悟,将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业务工作中去。联盟内不同成员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可通过各种交流学习机会,把彼此之间关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进行分享,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能源企业深化区域党建联盟的困境
近年来,能源企业尽管在党建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了重视力度,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和资源,促进党建工作的有力开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党建工作或创建区域党建联盟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境,值得企业各级领导和党务工作者深思。
(一)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能源企业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深入人心,能源企业内部也一定程度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例如,有的领导干部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未能坚持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教育”等活动,习惯于用业务工作代替党建工作。能源企业种种认识上的不到位,影响了开展区域化党建联盟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各成员单位协调运行不够顺畅。创建区域党建联盟需要各成员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常态化的协作与联系,积极主动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但从目前区域党建工作实际来看,各级各类党组织普遍存在被传统的党建管理模式束缚,共建意识不强,协调运行机制不畅,共建合力较难凝聚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受传统行政化思维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区域内成员单位行政级别较高,难以“自降身段”去参加行政级别较低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此外,由于单位内部管理运行模式不同以及行政级别障碍等因素影响,级别较低单位的基层党组织开展对外党建共建活动时,须层层报批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以至于党建联建、资源共享在很多时候无法及时推进,有时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
(三)基层党建工作的条件保障依然欠缺。在能源企业党建联动共建过程中,专项用于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经费短缺、保障不足等问题一直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尽管区域内不同成员单位都具备一定的党建资源,创建区域党建联盟本质上是要把各个单位的资源活用起来,把党员队伍凝聚起来,但开展这些工作始终离不开经费支持和必要的条件保障。特别是最基层的党支部,经费不足的困境尤为突出,经费申请审批手续较为繁琐。此外,有的企业党务工作者匮乏,几乎没有专职从事企业党建的人员,普遍是业务人员兼职。这些困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党建联盟成员单位之间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目标的实现。
(四)党建联盟建设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区域党建联盟内各基层党组织所属单位的性质不同,党员队伍组成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且党员力量不够均衡。因此,当面对复杂党建工作局面和开展共建活动时,有的党组织习惯于凭经验,依赖传统党建模式,工作缺乏创新、活动形式单一。但与传统党建方式不同,区域化党建工作要求使用现代管理工具或方法,这就意味着各个成员单位基层党组织必须在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特别是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普遍运用,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与时俱进不够及时,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优势,缺乏具有鲜明特点的党建品牌活动,党建效率和质量未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能源企业深化区域党建联盟的路径
能源企业深化区域党建联盟,是以创新党建新模式来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要更加积极地推动党建工作由点向面延伸,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切实形成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融共促、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实现“党建强、企业强”的“双强”目标。
(一)强化学习,凝聚党建引领发展共识。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构成主体,也是党组织党建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区域党建联盟创建过程中更是具体的执行者。因此,能源企业要更加注重党员思想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党史和国史知识竞赛、主题党日活动、实地观摩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出发点,督促党员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通过选树、表彰本单位先进典型、模范党员、先锋岗位等途径,生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信赖感,切实凝聚党建工作引领发展的共识。
(二)健全机制,保障党建联盟建设成效。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建立健全区域党建联盟建立的工作机制。要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提高认识,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实抓细抓出成效。要科学建立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开展“区域党建联盟”各项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核,不断强化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要以区域服务为导向,建立联席会商机制、联动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各级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联盟运行模式升级、党员服务意识提升,不断保障区域化党建联盟的创建成效。
(三)加大投入,激发党建联盟建设活力。区域党建联盟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场地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要注重企业和成员单位党务人才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区域化党建工作人员,实现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专人专岗。要加强党建工作财务预算和投入,全面综合考虑单位内各级党组织的实际,及时划拨相对充足的党建经费,同时要做到专款专用,加强日常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要加强阵地建设,利用好办公走廊、会议室等空间,打造全新的党建阵地,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要从单位实际出发整合资源,规划建立党建活动室、党员荣誉室等,充实党报党刊等各类资料,为党员职工提供学习、活动的场所。
(四)加强探索,创新党建联盟建设方法。抓好党建创新,才能提升党建水平。能源企业创建区域党建联盟要把创新作为党建工作的灵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进行方法创新,形成科学务实管用的党建方法,进一步推进区域内各成员单位党建出实效,带动联盟整体党建工作水平上台阶。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搭建区域党建“云平台”,把党建工作建在“云端”,实现及时高效的信息共享。要加强协商,共同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资源整合、优化服务等一体化的联动工作模式,推动党建联盟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真正实现思想成果共享、产学研共促、党员共育、服务共推的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