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党日制度的意蕴与实践优化分析
2021-11-2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滕美娜申靖琪
文/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滕美娜 申靖琪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强化党员管理方面,创新出主题党日制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建工作的伟大创举,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党建工作,同时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必须强调主题党日制度的全面梳理,重新审视其发展脉络,发现其中蕴含的重要历史根基以及实践内涵。为更好地实践主题党日制度,必须深刻理解其意蕴,找出当前主题党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落实该制度。
一、主题党日制度的意蕴
在党内重要法规文件中增加主题党日制度,让其成为新时代依规治党、制度治党所要依据的重要制度以及新型词语,其经历过较长的发展历史,也存在于时间演进过程中。其存在的意蕴不但在生成历史逻辑中,还在党建发展逻辑中。
(一)传承并发展了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题党日制度将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党日制度”“党支部活动日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统一活动日制度”进行了创新发展。对于党内会议以及党内活动的常态化以及制度化的规定,是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非常关键的途径,更在党内活动实践方面,给出了必然的要求,就党日制度形成条件而言,是必要条件和逻辑条件。从审视历史的角度去看,党日内容规定,还有现行的党内法规文件,都存在主题党日开展内容的规定,主要以党内活动、党内会议、“三会一课”等活动为主要的活动。就党日制度的发源看,可以追溯到1847年11月,那时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制定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其中有关于每周必须开会至少一次的决定,确定出了最初的党日制度。在共产党之后的发展中,对于党的活动日非常重视,经历多年积淀,最终发展成为主题党日制度。
(二)适应了新时代党建总体要求,更是政治自觉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情、国情、世情出发,综合考量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愿景,提出全方位的战略布局和战略谋划,分别是“四个全面”和“四个伟大”,更加关注党建问题,指出治国一定要先治党,而治党必须要从严,进而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实践全面从严治党,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思想、制度治党及理论强党相互融合的新模式,构成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充分结合到一起的党建工作战略格局。之后,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新时期背景下,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总体布局,全方位推动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建设,将制度贯穿到建设中,不断强化反腐败斗争,提升党建质量。主题党日制度符合当前从严治党的要求,是把思想、政治、理论治党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制度。对主题党日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概念内涵进行研究,发现该制度不但体现出党日制度“主题化”,还体现了党日制度“制度化”。这对于新时代党建总体要求的适应,是强化的政治自觉和内在逻辑。
二、主题党日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主题党日缺少明确主题。个别党组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的时候,没有提前确定出本次党员活动的主题,活动进行的比较随意,甚至在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的活动中,“党味”不浓厚,质量不高,有图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基层党组织更加明显。
(二)活动计划与实际活动相脱节。部分支部的主题活动在设计的时候不具体,活动方案设定比较随意,会出现计划是计划、活动是活动的问题,主题党日制度并没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并且,主题党日活动的进行,个别的重视形式,忽视活动最终的效果,党的理论学习存在着“空对空”以及“两张皮”的问题。
(三)党日活动的覆盖面不够广泛。个别党组织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单纯停留在主题活动有活动和有安排的层面,很少会关心党员是不是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当全体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的时候,就会存在着“挂空挡”的问题,很少能做到人人参与。
(四)主题党日开展活动的时间不足。依照党建活动精神,主题党日组织活动最少应当依照“6+x”的时间进行,每次活动进行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党支部对党日活动的认识不充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内容,单纯地组织看报纸、读书、开展文体活动。另外,一些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是某些科室的骨干,在工作繁忙时,会忽视党建工作。
三、创新主题党日制度实践优化分析
(一)突出主线,明确主题。在主题党日制度实践中,主线就是灵魂。必须要坚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定为主题党日实践的主线,更是党日活动的灵魂。围绕着这样主线开展各项活动,才能促使每一位党员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掌握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把握具体内容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着重学懂和弄通,才能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党员,让其明白党日活动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包含哪些内容,都不能与主线偏离。另外,必须重视主题的确定,主题是最重要的抓手。科学合适的主题能够让人精神振奋、回味无穷、灵魂升华、沁人心脾。想找到正确的主题,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依据党中央以及上级党委和党内学习教育部署,从本单位以及支部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从党员思想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同时保证寓意深刻、立意深远,具备高度的指导性和理论性,还要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对于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只有重点突出和清晰明确的主题作为基础,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才能让党员找到方向感以及着力点,党员才会有所感悟,获得更多收获。
(二)重视党性教育,永葆党的先进性以及纯洁性。党员作为党组织中基础的肌体细胞,是党纯洁性、先进性的重要代表。共产党人最为关键的政治灵魂就是理想信念,也是党员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关键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在精神层面的“钙”,如果缺少理想信念,那么信念就不会坚定,从精神层面上就缺少了“钙”,必然会“软骨”。因此,为发挥主题党日制度的促进作用,一定要重视党性教育,提高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出党建工作的党性锤炼“大熔炉”的作用,以严肃主题党日活动为基础,要求党员进行自我净化和完善,不断革新,追求更高的政治理想。主题党日活动中,必须给党员提出要求,一定要积极交纳党费,积极上党课,唱好党歌,参与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参与志愿服务,过政治生日……这样才能帮助党员铭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知党、爱党、护党,更要听党的话,坚决跟党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加强与实际业务的结合,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与支部工作的实际内容相结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和支部实际工作结合,必须要同支部党建工作结合,把主题党日当成是落实党建工作、夯实基础的重要措施,进而使得支部党建工作纵向发展。始终保持党建工作引领,全面规范主题党日制度的落实,从实际工作出发,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促使党员素质能力提升,才能确保党员保持先锋模范作用。要保证党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保证每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将主题党日制度的实践与业务工作结合,才能发挥出党建的更大实效作用。确立党建中心思想,为大局发展提供服务,党建带动业务,业务也要促进党建良好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但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要针对自身业务进行讨论,确保党员知行合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支部党建工作一定要全面落实主题党日制度,明确主题党日制度的意蕴,找出当前主题党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从本单位或者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落实党日制度,促使党员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