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1-11-22焦作市导游服务中心樊伟伟
文/焦作市导游服务中心 樊伟伟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整体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同样需要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旅游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旅游系统档案管理涉及诸多管理事务,例如导游管理、人事档案以及财务档案管理等。由于旅游业服务业链条的完善和延伸,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呈现海量式、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如何提高旅游产业档案信息,深挖背后的价值,提升旅游产业信息数据的利用度,是旅游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信息化建设为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升级、完善提供了解决思路,但在当前推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应用。文章围绕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的复杂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理论研究者与旅游从业者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一、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旅游成为新的行业模式。旅游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管理部门统筹部署以及行业参与者资源共享,两者缺一不可。旅游业涉及诸多部门,要实现行业良性发展,有赖于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与协作,并不断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实现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联动。在信息技术持续优化以及渗透的环境下,“互联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不但弥补了传统旅游产业在信息互动、数据分析以及利用方面的劣势,更让旅游产业相关要素以及产业形成合力,构建了信息化的产业格局。
(二)“互联网+”旅游业的发展依赖档案管理信息化。旅游系统的优化完善、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要依赖于旅游系统档案的高效管理以及利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效率水平、规范程度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决定了旅游产品或者服务是否能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也影响着旅游产业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从更高维度来看,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会影响各产业之间的互动规模及效果。由此可见,做好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保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系统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二、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一)技术较为落后。中国部分旅游企业或平台相继搭建了门户网站甚至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然而中国旅游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其中技术落后是制约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的重要因素。当前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程度较低,大部分以接收移交档案、存储档案以及查阅调卷为主,旅游档案数据库建设和实际应用需求存在巨大差距,旅游档案的内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运用。此外,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软件支撑较为缺乏,旅游档案管理软件并未内置信息管理功能模块,计算机管理软件无法实现跨平台信息共享,无论是快速检索还是档案信息管理,都无法在同一软件环境中得到有效支持,所以旅游系统档案信息的利用和挖掘受到阻碍。
(二)缺乏专业人才。人才是支撑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既要懂得旅游行业的运作机制,也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兼具互联网思维。当前阶段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始终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导致档案信息更新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档案信息失真和丢失的情形。人才的缺乏限制了旅游档案管理系统中信息的解读和应用,无法实现信息效能的最大化。部分单位虽然引进了一些较新的信息化设备,但对设备的利用未能及时跟上,有“硬”无“软”,使得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三)制度严重缺失。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构建全生态、交互性的档案采集以及记录机制,这是应对旅游产业升级以及满足多元化旅游需求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制度层面,仍存在诸多缺失。第一,中国尚未搭建相应的目录档案系统,而且档案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建设层次并不同步,服务性、规范程度以及开发性均不理想,无法满足档案信息系统资源共享的实际需求。第二,在用户端,消费者无法利用旅游档案平台及时检索相关信息,也不能进行横向、纵向的筛选以及分析,这意味着我国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仍然以文件处理为主,正在向信息管理过渡,对信息管理功能的开发和整合缺少制度设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涉及的软硬件设备无法实现互融互通。第三,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缺少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探索,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要基于匹配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标准完善系统,并向国际通行标准靠拢,构建全新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
三、加速推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一)统一思想,形成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科学认知。加速推进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在于强化认识,要意识到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是“互联网+”旅游,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则是推动“互联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无论是跨境游、国内游还是外国人来华旅游,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行业整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却一直滞后,进而严重阻碍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信息化系统包含多个关键单元,例如旅游目的地管理、住宿餐饮管理、医疗卫生保障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导游管理以及旅游客运管理等,运行过程中,每一项细分模块都会产生大量原始档案、信息,如何将此类档案信息加以管理和有效利用,是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由此可见,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具有紧密联系。对于行业管理者和从业者而言,要将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置于更重要的地位,要站在全局与产业角度审视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全方位的考虑,制定相应政策,适当倾斜资源,打破阻碍档案信息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思想桎梏和制度阻力,以更高的战略思维推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优化培训、激励以及考核制度,打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严重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得无论是战略规划层面还是执行层面,档案信息化建设都无人可用。第一,进一步明确复合型人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价值,重视并扩大对旅游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旅游产业与档案管理课程、人力资源管理、OA管理等内容,也要包括互联网旅游资源开发、乡村游、都市游、红色旅游等版块,要让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培训真正和旅游热点、旅游政策进行整合,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人才培训符合“互联网+旅游”以及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二,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以吸引复合型人才的加盟。要严格执行培训和吸引双战略,可以与旅游目的地高校、当地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电子商务公司一同构建人才交流互访机制,培养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以及面向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人才队伍,促使档案管理人才能够从单模块向多模块发展,激发其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第三,对现有的考核制度加以完善,除了档案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的考察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旅游政策、大数据分析等内容的考核,以此让工作人员找到自身知识技能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将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三)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旅游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转效率。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对现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第一,信息管理系统要对旅游档案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予以全面整合,将行业信息通过系统融合后形成全新的文本信息,随后借助计算机程序将档案展开具体操作,例如分类、组合、检索和调阅,进而构建全面的档案数据库。第二,与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档案管理部门展开合作,共同借助信息技术打破原有旅游系统档案资源相对割裂的情形。第三,树立互联网思维,审视当前的档案信息系统中旅游需求预测、旅游信息分析以及游客画像建立中的不足之处,结合游客需求以及旅游公告等信息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功能拓展,增强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旅游资源分享、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风险预测的实效性以及精确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最大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旅游产业升级改革的大背景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发挥的作用愈加明显。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必要之举,也是提高旅游管理能效的有效举措。因此,统一思想,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形成科学认知;优化培训、激励以及考核制度,打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以及优化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旅游档案管理系统的运转效率。多力并用,多措并举,共同推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