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展览馆讲解艺术研究
2021-11-22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图书馆易东梅
文/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图书馆 易东梅
在城市展览馆中,讲解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和接待大量的参观者,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机械化讲解方式,将很难适应所有参观者的个性特点与实际需求。同时,由于参观者提出的问题多样,讲解人员依靠单纯的“背书”很难应对。在此背景下,培养综合化的工作素养、运用灵活化的语言艺术对于讲解人员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市展览馆讲解艺术的作用价值
讲解人员是城市展览馆展品与参观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纽带”,参观者对于展品及其背后文化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是从讲解人员处获得的。在此基础上,讲解艺术决定了“桥梁纽带”的搭建结构是否坚固、通道路径是否平坦,即参观者是否能在讲解人员的支持之下,对城市展览馆所展出的展品形成正确、顺畅而深层的认知理解。从这一角度来看,城市展览馆讲解艺术的作用价值可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解艺术影响着参观者的体验感受。若讲解人员的讲解话语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参观者很容易被其吸引,并产生愉悦、认可等积极情绪。讲解完成后,参观者的积极情绪会被引领到其后续的参观活动当中,从而对其形成持续的积极影响,使其获得优质的体验感受。反之,若讲解人员所讲解的内容枯燥乏味,或语言表达毫无吸引力,参观者会产生相应的倦怠、烦躁、抵触等情绪,甚至将讲解人员所说的话语视为噪音。这样一来,其负面情绪会被带入后续参观活动当中,削弱其对展品、人员乃至城市展览馆整体的认可感。
(二)讲解艺术平衡着参观者的差异需求。城市展览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服务场所,需要开放迎接所有的参观者,所以讲解人员会在日常工作中面对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理解能力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对象。此时,灵活变通、因人制宜地运用讲解艺术,有助于将相同的讲解内容用不同的讲述口吻、表达方式传递出来,从而实现参观者差异的有效平衡。例如,面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参观者时,讲解语言尽量通俗易懂,以保证参观者听得懂、记得住;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或青少年参观者时,讲解人员则可采取趣味化的语言表述方式,以引起参观者的收听兴趣,并顺应其认知能力薄弱、思维方式简单的阶段性特点。
(三)讲解艺术决定着参观者的收获水平。在游览城市展览馆时,参观者除了能得到类似常规休闲活动的体验感以外,还能获得文化上的获得感,即增长展品背景、城市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方面来看,讲解人员讲解艺术的运用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参观者的收获水平。若讲解人员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条理清晰、“干货”颇多,参观者将顺利、深入地实现理解与记忆,进而实现知识的丰富、眼界的开拓。反之,若讲解人员的讲解话语啰唆混乱或晦涩难懂,参观者将很难有所收获,不利于城市展览馆文化传播价值的有效发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城市展览馆这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当中,讲解人员担任着“知识窗口”“发言人”的重要角色,其讲解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展览馆的知识文化信息输出能力,对我国社会基层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展览馆讲解艺术的运用要点
(一)保证展品与讲解的联动性。保证展品与讲解的联动性,是城市展览馆讲解艺术的首要把控点。若讲解人员所讲内容与展品毫无关联,即便其讲得再巧妙,也难以逃脱“离题”之嫌,严重削弱讲解活动的基本功能。所以,讲解人员在撰写讲解内容、编排讲解方案时,必须以展品为主体和中心。例如,在讲解饶宗颐美术馆展览厅的书画作品时,讲解人员应围绕书画作品本身的内容结构、艺术特点、历史地位、创作风格等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再逐步向外延伸,为参观者讲述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流派传承等文化知识,从而循序渐进地带领参观者了解书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使参观者对该书画作品产生深入、全面的了解。
(二)撰写优质的讲解词。讲解词是讲解活动艺术性的体现基础,若讲解人员的话语过于浅白、平淡,将很难对参观者产生吸引力,其与参观者很难基于展品建立文化知识的交流反馈。在撰写讲解词时,讲解人员要注重体现两个方面:其一,要保证讲解词的清晰性。将城市展览馆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展现出来,或为参观者的参观活动提供明确指引。例如,在开展图书馆的讲解工作时,应将藏书数量、藏书类型、阅览室分布、场地面积、建馆特色等信息罗列出来,使参观者快速、顺利地对图书馆形成基本认知。其二,要保证讲解词的优美性,尽可能地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图书馆的讲解工作中,讲解人员可将“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等经典语句纳入讲解词中,从而在提升讲解话语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同时,与参观者达成一定的情感共鸣,以此避免参观者陷入枯燥的感觉体验当中。
(三)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在讲解过程中,城市展览馆讲解人员要避免持续使用单向化、灌输化的信息输出方式,而应适时使用具有对话性、交流性的语言,与参观者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参观者的参与感,使参观者更加沉浸化、主动化地了解展品、接受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防止讲解氛围过于僵化、沉闷,对讲解双方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在叶挺李秀文革命世界陈列展的讲解中,讲解人员可向参观者群体提出“请大家猜一猜,这张照片背后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请问有哪位朋友了解叶挺将军吗?”等问题,从而引导参观者主动对展品进行观察与思考,并获得不同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讲解人员可对参观者予以赞同或肯定,并顺势开展照片内涵、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知识的讲解,将参观者的认知理解推向更高阶段。
(四)注重讲解语言的表达。讲解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两种,做好这两类语言表达技巧的合理运用,能显著提高讲解活动的艺术性与有效性。在运用有声语言时,城市展览馆讲解人员应着重把控好自身的音色、语调、语气、节奏等,致力于为参观者带去优质听觉体验的同时,凸显适当的思想感染性,将参观者引入特定的讲解情境当中;在运用无声语言时,讲解人员应着重把控好自身的手势、眼神、表情、神态等,从而对参观者形成视觉上、心理上的引导、调动或刺激,达到强化、修饰或补足有声语言的效果。此外,在运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时,讲解人员还应把握好分寸感,切不可为“博眼球”而使用低级、消极、庸俗、夸张的话语或动作,以免参观者不适,削弱讲解活动的艺术性。
(五)顺应讲解对象的具体特点。城市展览馆讲解活动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特点,其实施质量、艺术水平取决于讲解者与被讲解者信息沟通的有效性。所以,讲解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以人为本、因人制宜,通过揣摩分析展览馆参观者的兴趣取向、文化水平、关注重点、体验需求等具体特点,实现对讲解内容、表达方式的灵活调整,从而在保证参观者听得清、听得懂的同时,尽可能促成其愉悦体验感、知识获得感、讲解认同感等积极情绪的充分调动。在此基础上,讲解人员还应明确意识到城市展览馆参观者群体的多样性,在工作生活中持续做好外语、手语等方面的学习强化,以确保在面对外国游客、失语失聪游客等特殊参观者时,也能为其提供出高质量、人性化的讲解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讲解艺术运用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参观者参观城市展览馆的体验感与获得感。所以,讲解人员在工作实践当中,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文化素养,并秉持个性化、适度化的语言表达原则,以满足不同参观者的特点与需求,实现岗位职能与展览馆功能的最大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