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辅助,技术强化
——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
2021-11-22李雪冬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李雪冬 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作为技能主导类的对抗类项目,篮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篮球技术的训练实践中做好技术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学体育课堂上由于篮球技术训练的内容较多,但由于呈现方式单一,辅助训练器械的运用不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篮球技术的训练效果。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通过器材辅助篮球技术训练实践,以技术强化推动小学篮球技术训练效果的提升,为小学生篮球训练体验的强化奠定基础。
一、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价值
(一)增强篮球技术训练效果
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价值的分析,发现通过辅助器材的运用使得篮球技术训练效果明显提升。在传统的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实践时,教师采取的训练方式多是以“演示法”为主,即通过教师对动作技术的演示过程,小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内容进行模仿训练,以此来强化篮球技术的训练效果[1]。但从反馈回来的结果看,小学篮球技术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表现为小学生对篮球技术的细节把控不具体。为解决该问题,辅助器材的运用使得篮球技术训练方式更直观,效果也更为理想。
(二)提高小学生体能训练水平
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一方面是以技术训练为核心,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篮球技术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体能训练水平。但从当前的训练情况看,单纯的篮球技术的训练模式很难发挥作用,对小学生的体能强化所展现出的效果并不理想。器材辅助训练指的是通过器材开展训练实践,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主动的参与到篮球技术的训练实践中,通过训练实践过程小学生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2]。
二、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现状
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现状如何,需要结合现有研究和小学篮球训练实际进行探究。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辅助器材在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的运用目前还存在训练器材单一、缺乏研发力量以及训练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在篮球技术训练前处理好辅助器材的情况,为篮球技术训练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一)辅助训练器材单一
目前,小学篮球技术训练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辅助器材的应用效果,并能够运用辅助器材开展篮球训练实践。但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教师仅能够在进行篮球技术的训练过程中使用简单的辅助训练器械,如在进行三步上篮技术的训练实践中,教师采取标记点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技巧,以此来达成训练目标。但篮球技术要点较多,运球技术、投篮技术等都需要发挥出辅助器材的作用和效果,但目前辅助器材单一的情况摆在眼前,迫切需要多元的辅助器材强化篮球技术训练效果[3]。
(二)缺乏研发力量支持
对于小学生而言,篮球技术的训练实践要强调开放性、创新性,不断开发和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篮球技术训练展开的辅助器材。对于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而言,辅助训练器材的开发是难点所在。且目前大部分小学阶段在进行篮球技术的训练过程中缺乏研发力量的支持,造成研发的辅助器材较为简单,可持续应用效果不理想。解决和处理器材研发是主要问题,迫切需要寻找解决方案,为小学生篮球训练技术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
(三)训练方式落后
现阶段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内容主要是以有球训练为主,无球训练为辅,具体训练方法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从这一点看,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训练方式落后问题摆在眼前。面对辅助器材运用方面的短板,篮球技术的训练方案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支撑训练展开的主要形式,训练方式落后的情况要得到重视[4]。
三、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策略
在小学篮球技术训练的实践中辅助器材的使用效果不容小觑,为此尝试通过多途径将辅助器材运用到篮球技术训练实践中。但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更多新方案的生成,为小学篮球技术训练效果的强化提供支持。
(一)掌印球在投篮、传接球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在国际篮球联合会针对少年篮球训练的指导性文件《Mini basketball》中明确指出:5-8岁间推荐使用3号球,篮筐高度控制在2.6米;9-10岁推荐用5号球,篮筐高度为2.6米;11岁之后则使用5号球,篮筐高度为标准篮筐3.05米。在该要求下使得针对少年的篮球训练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也在针对少年的篮球训练实践中摸索“小篮圈小篮板”模式,但并未得到全面的推广[5]。
目前在进行篮球投篮技术和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中,掌印球是一种有效的篮球训练辅助器材。为此,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篮球投篮和传接球技术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握球的姿势和手掌、手指所处的位置,导致训练环节受到影响。而掌印球则不同,作为一种辅助器材,掌印球在球体上绘制掌印,根据掌印的位置和方向,学生只需要按照细节着手训练即可,且球体本身可以一球两用,投篮时的手型位置,传接球技术的手型位置等,都可以通过掌印球进行辅助性的训练,提高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强化小学生的篮球训练质量,提高命中率。
(二)运球机器在运球和突破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篮球运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学阶段的篮球技术的训练与实践,重点是为优质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但从当前小学篮球技术训练现状出发,普遍存在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内容枯燥的情况。
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辅助器材的运用提供了新方案。尝试将运球机器运用到小学篮球运球技术和突破技术的训练实践中,发挥出辅助功能。运球机器共由4个部分构成,分别是中心顶、中心柱、4根运球杆和底座,器械本身较为简单,操作过程并不复杂,方便在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应用。如在双手体前变向运球技术的实践中,要求小学生的运球手放在膝盖高度的位置,两脚保持与肩同宽,膝盖弯曲,背部挺直。右手大力运球3次之后做体前变向,快速运球将球从云球杆下推到左手,左手接到球之后运3次后再将球杆下运至右手,依次重复。整个篮球技术的训练过程,辅助器械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运用运球机器进行体前变向运球训练之后,还可以进行单手体前变向运球、运球组合训练、变向突破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该辅助器材的运用空间较大,可以灵活安排训练场景,发挥出辅助器材的运用效果[6]。
(三)投篮辅助器材在投篮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在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内容中,投篮技术是一项主要技术,小学生篮球投篮技术如何直接影响命中率和得分情况。因此,在进行投篮技术的训练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小学生都具备较高的命中率,从而有效得分。在平常的训练中,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多是以自投自抢和两人配合为主,这种投篮方式是传统的训练模式,导致小学生篮球技术的提升效果缓慢,且在时效性上做的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投篮辅助器材的运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技术的训练质量。
篮球投篮辅助器材指的是在篮筐的底部安装一个带有坡度的管道,朝向可以随意调整,在完成投篮之后,投篮辅助器会将篮球向投篮方向传送,以此来达成自主训练。相比于传统的投篮训练方式,投篮辅助器的使用使得训练效率明显提高,小学生的投篮次数增加,势必能够培养良好的投篮手感,强化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从该训练的实践效果看,小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明显提升,投篮频率增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投篮命中率得到提升。
(四)对抗垫在防守训练中的运用
篮球运动本身是一种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也正是因为其对抗性的存在让篮球运动的魅力彰显,使其更具观赏性。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篮球技术训练的过程中,防守技术和对抗技术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对抗技巧,能够在篮球实践中灵活运用,避免出现使用蛮力而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为了达成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对抗垫的应用将展现出显著效果。对抗垫是一种软性垫子,通过抓手和手臂支撑,一人利用对抗垫用力,另一人通过持球进行身体对抗,在达成力量训练目标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运动损伤的问题。小学生通过对抗垫进行对抗训练,需要两人一个小组,分别进行训练,从而达成训练目标[7]。
四、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运用的注意事项
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要注意以下问题:其一,学校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补充适合篮球技术训练的辅助器材,以此来支撑辅助器材训练的实践。除了实现辅助器材的采购之外,还需要做好日常的器材管理和维护,确保器材本身有其内在价值,增加器材的使用寿命;其二,形成专门的辅助器材研发团队。对于校内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肯定辅助器材应用对训练效果的提升价值。结合当前学生的个性化训练需要和学校的资源储备情况,积极开发有利于篮球技术训练的辅助器材,以此来弥补当前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不足的情况,让辅助器材的应用效果被激活;其三,形成辅助器材的应用方案。将辅助器材运用到小学篮球的技术训练实践中,需要挖掘辅助器材的内在价值,确保篮球的技术训练效果得到强化。辅助器材的应用方案的形成要从具体细节处着手,将辅助器材全方位的应用到小学篮球的技术训练实践中,强化学生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篮球技术训练中辅助器材的运用效果显著,其应用价值不容小觑。但如何释放辅助器材的有效性,并使其成功融入小学篮球的技术训练中成为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为处理这一问题,将辅助器材运用到小学篮球技术训练实践中,使得小学篮球技术的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