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学院武术国际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22杨惠兰

武术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武术孔子学院

杨惠兰 王 帅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1 前言

孔子学院不仅是不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个平台,更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武术以其特有的文化元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在借助孔子学院“走出去”过程中能够与其它不同的文化进行“交融”和“碰撞”,让世界人民进一步感受中国武术文化的厚重底蕴。

2 孔子学院武术传播的现实困境

2.1 复合型传播主体匮乏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师资力量作为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具体执行者,在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下,分布于各地的孔子学院教师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专职教师,由主办国家和合作的中方高校派遣;二是本土教师,包括孔子学院培养的华人、海外留学生和本土教师;三是志愿者,由孔子学院总部派遣,其中多为国内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1]池建教授曾在光明日报上指出:中华武术传播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武德和高水平的武术技巧,还需要具备话语转换能力和文化阐释能力。然而,国内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还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或是武术技艺高超而外语水平一般,亦或是外语水平精湛而武术技艺平平。前者导致教师跟学生交流出现“中式英译”“望文生译”的情况,如“长拳”一词被译“Chang handform”“Long-rang”,当长拳的放远长击、舒展大方等特点被译为“long”时,就失去了这个名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译“changquan”再备注其由来更为妥当。[2]还有用“cloud-hang”来译“云手”一词的,这完全没有领会武术用词的“言短意长”,遗漏了文化的背景信息。还有“红拳”被译为“red boxing”,这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根本达不到翻译的目的,直译或音译再加注的方法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再如“白鹤亮翅”有仙风道骨的气韵,由于文化缺省译为“white crane”会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3]缺乏扎实的语言功底,只通过一些肢体语言让学生理解武术的内涵,学生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以后的武术学习;后者外语水平精湛而武术技艺平平,没有扎实的拳种知识和技术,就起不到武术文化传播的作用。传播者对武术手型(摊手、圆勾手、刁手、鹰嘴勾)、步型(仆步、弓步、虚步、马步、歇步、半弓步、麒麟步、半马步、单蝶步)、腿法(扫腿、弹腿、踹腿、蹬腿、劈腿)、拳法(推掌、冲拳、抄拳、贯拳、撩掌)、身法等要有非常深入的把握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传播,此外还需要深入把握某一或几个拳种的拳法拳理,以满足受众需求,帮助其深入学习。武术“走”得好不好,传播者的素质很重要。因此,武术传播要想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培养优质国际武术传播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

2.2 传播内容缺乏深度

中国武术的传播,离不开一系列影视作品,例如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猛龙过江》《死亡游戏》等一系列武术作品轰动世界,使中国武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升。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再一次掀起一股武术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影视作品存在追求“酷炫”的观赏性和博人眼球的情况,“隔山打牛”“飞天遁地”“一招可杀百人”的虚夸场景也时常出现,使西方人对武术存在不合实际的期待和误解,其认知停留在肤浅的“厉害”上,刻板地认为是“运动的武术”,或认为其只是一项通过肢体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体育项目,不能从根本上领会到武术文化的深刻内涵。虽然国家每年会派遣教练员和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到孔子学院援教,但“一只脚走路”的现象多有发生,由于他们多是竞技运动员出身,存在武术技术水平高超,而武术文化和跨文化传播理论功底缺乏的情况,“技”“理”发展不平衡,难免传播内容缺乏深度。[4]武术带有文化元素,不仅有文化价值,而且还具有教育价值,不只局限于体育、运动或竞技,以“运动的武术”或以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为主题,忽视了其文化属性,最终会给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在武术传播过程中,长期单一技能输出只能彰显武术的“形”,不进行文化熏陶自然就少了“神”,加之武术学习并非一朝一夕,要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传播内容过于单一容易让学习者在犹如“苦行僧”式的学习中失去对武术的兴趣,产生厌倦,这样有违武术传播的“初心”[5]。武术承载了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武术不仅有功法、技法、套路,还蕴含着文化。“武哲交融”,在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不能忘了传播中华哲学以及“武德”和“武礼”。[6]武术“走出去”要由浅及深,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使输出与需求“接轨”,加深武术传播内容深度。

2.3 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势力交锋的“主战场”。发达国家凭借强权政治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控制着全球化的利益格局和走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鼓吹“欧美中心论”,挤压和侵蚀弱国的文化,贬低其它民族的文化,破坏文化平衡。[7]欠发达的第三世界文化处于“失语”状态,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西方社会之所以加大文化的对外输出,是希望在国际上逐渐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氛围,以推动政治话语权等各方面有利条件。目前,文化传播基于西方规则,西方社会掌握着话语权,当非西方优秀文化试图接近并产生影响时,其为了捍卫其霸权会利用经济、政治手段对非西方文化进行遏制。孔子学院武术国际化传播,其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认为是中国的“文化侵略”,遭到了质疑。美国北弗罗里达大学在2018年8月关闭了在学校设立已有四年之久的孔子学院,声称其不符合大学的使命和办学目标。甚至有部分美国国会议员怀疑孔子学院办学的初衷和意图,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用来扩大自身国际影响力的工具。这之前,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等一些世界著名大学也纷纷关闭了与之合作的孔子学院,被给予这样的对待,导致我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处处“碰壁”。武术的传播肩负着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必须坚持我们自身的立场,消解国外对中国武术文化存在的偏见。

3 孔子学院武术传播的实现路径

3.1 加强优质传播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孔子学院武术传播人才出现的“供不应求”和“供不合求”问题,国家汉办、教育部、体育部、文化部以及高校要积极合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以培养人才。目前对于武术传播人才的培养制度并不完善,不利于培养出武术和传播结合的综合型人才。需要在武术专业中建立一套适用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批技术专业、武德高尚、外语沟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武术学习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年不懈的坚持才能有所成就,培养难度较大。既然是武术国际化传播,那么武术必须要走专业路线,以培养专业武术人才为主。培养的武术人才要进行一系列的考核,包括武术专业技能的展示、理论文化知识的测试和全英文的武术试讲。在考核基础上选拔出一部分优秀的教师再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之能够胜任传播工作。同时,积极培养本土武术教师,可以吸收本土的武术习练者和武术协会成员,这些成员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和语言优势,在上课时不存在文化冲突和语言障碍的问题,更重要是他们本身就认可中华武术,并且对武术传播有着极大的兴趣,带来的后续影响也更加深远,也为后续中华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奠定了优秀的师资力量。

3.2 武术传播要内外兼修

武术传播不仅“走”技术,还“走”文化;不仅修身,还要修心。深厚功力的练成离不开良好的基本功,“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复杂的武术技术技巧都是建构在基本技术之上,基础动作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传播者对手型(摊手、圆勾手、刁手、鹰嘴勾)、步型(仆步、弓步、虚步、马步、歇步、半弓步、麒麟步、半马步、单蝶步)、腿法(扫腿、弹腿、踹腿、蹬腿、劈腿)、拳法(推掌、冲拳、抄拳、贯拳、撩掌)、身法等要有非常深入的把握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传播,此外还需要深入把握某一或几个拳种的拳法拳理,以满足受众需求。另外,“未曾习武先习德”,习武者必须要有“武德”,“武德”的传播至关重要,“尊师重道”“立身正直”“修身养性”“重义守信”“孝悌恭敬”“谦和仁爱”“义利统一”,其可以体现习武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受众的德智双修。[8]此外,要积极传播“武礼”“未曾学艺先学礼”,“武礼”可以说是“武德”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道德实践,其主要包括注目礼、点首礼、抱拳礼、持械礼、接械礼和递械礼,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行“武礼”是在进行武术活动时讲礼节、重礼法的重要标志,也体现了习武者的品德素养。除此之外,“武礼”也时刻提醒习武者要尊重自己和他人。作为中国文化的“全息影像”,武术凝聚了中华文化精神,其展现了“自强不息”之志,凝结了“知己知彼”之智,遵循了“天人合一”之道,阐释了“仁爱泛众”之德,尽显“阴阳相济”之美,可以说,习练武术,便体会了中国文化精神;精通武术,便熟谙了中国文化精神。[9]

3.3 聚焦“和”的传播思想

文化是多元化发展、异彩纷呈的。不同国家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进步。随着中国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增强,外媒“中国威胁”的言论甚嚣尘上。武术带有文化元素,作为”外来者“进入外国人的视野,其它国家出于自身文化的维护,再加上外媒导向性地进行负面报道,很容易使外国人对武术筑起“屏障”,影响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社会应以宽容开放的胸怀去看待别国优秀文化,中国奉行的国防政策向来都是“防御性”的,另外中国推行大国合作,倡导“一带一路”建设,让世界感受中国的“善意”,这都是“和”思想的传播。武术在发展中存在过“派别之争”,但“兼容并包”才是它的主流,如今的武术“派别林立”,这本身就体现了“和”的思想。[10]武术传播聚焦“和”的思想,追求形神相“和”、理气相“和”、内外相“和”,通过“体悟”来感知文化意义,进而达到中庸尚和、仁者爱人[11]。武术习练中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表现在人类的政治、伦理、生理上,“天”包括人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尊崇的法则和规律,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强调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精神,这对于解决当前由西方文化霸权带来的文化冲突具有参考意义。孔子学院作为一个成型的国际传播机构,是我国的一个“门面”,也是不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个平台,武术依托孔子学院继续发展,传播“和”的思想,并与其它文化进行交融和碰撞,让世界人民来了解中国文化并认可中国文化,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底蕴。

4 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今的武术传播不仅是时代需求,更是历史使命。对于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综合人才缺失问题、传播内容“技”“理”不匹问题以及由西方文化霸权而带来的传播“碰壁”问题,尤其应该大力培养人才、熟谙中国武术文化,并依托孔子学院以武术“和合”精神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

猜你喜欢

武术孔子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孔子的一生
中华武术
孔子的一生
学院掠影
武术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