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花架子”现象的形成原因探析
2021-11-22陈潇
陈 潇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
1 对武术花架子现象的正确认知
1.1 对中国武术的正确认知
中国武术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传统的武术与国标武术。传统的武术主要是由于古代的战争、搏击、斗殴等斗争需要,综合形成的徒手与器械式的格斗技巧,内容包含但不限于踢、打、摔、绊、擒拿、柔术等;国标武术是由传统武术演变来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即当代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示。在中国官方的认识层面上所谓的武术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指的“国标武术”,其实又可以将其划分成为比较传统的散打式和传统套路式两种。建国后,套路部分与各类杂技相互搭配融合,经过一系列漫长的整理与改编以后,形成了“国标套路”,即“国际标准化武术套路”,它的核心思想是高大新美,即跳得高、动作幅度大、动作舒展优美,这也是武校、武术队及体校等习练的主要内容;散打则是由散手经过再整理与再改进形成的徒手搏斗技巧。很多人在武术中都会把这些国标化的传统武术套路和真正的中国民族传统武术进行了混淆,片面的认为那些传统武术套路就是中国民族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实际上,现代中国的传统武术一直都依赖着中国民间在不断继续和传承,真正的中国民间传统武术还是需要在现代中国民间中去不断地探寻、重拾。比如八极拳,蕴含着各种攻防性技巧以及动作,并且也没有花哨的腾空动作,却招招直击要害。在我国民间,一直都有着修学中国优秀传统武术的人群,他们仍旧坚持其不奉行献演、不参与竞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操守,在民间潜心研习。
1.2 对武术花架子的正确理解
武术运动中的各种花拳绣腿即“花架子”,是形容有视觉美感却没有实用技击功效的各类杂技式技巧。通过网络搜索和查阅对于各个类型花架子相关词义进行了解读,除了华而不实的简单词义理解外,还有一个很好的概念和词义理解,那就是:它们就是指能够承托鲜花的各个类型架子。我们也许还是可以从其他的思路出发来认识现代武术中的花架子:武术以技击性为核心,像一些本质为攻防的动作我们可以理解为武术的花,一些腾空、翻转的花哨高难度的衔接技巧动作我们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架子。只有通过技击和衔接的高难技巧相互配合,才能呈现真正美观且实用的武术。花是主体与灵魂所在,架子起到辅助,二者互进互促,相辅相成,共同成就武术。
1.3 中国武术与武术花架子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武术不能片面的都理解为武术花架子,武术套路所指的是一连串带着武术技击和战斗进攻意味的武术动作组合。其中,一类动作主要指的是一些在战斗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且具有明确的技术打击意图的行为,另一类花式衔接动作和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则是被普遍认为的花式动作。[1]若武术套路一味地去盲目追求美观的动作姿势以及高难度的行为、而缺乏实用的招式方法、忽略了实用技击性或有些学功夫只会凭借葫芦画瓢,不会进行动作拆解,表演威风凛凛但却不能用于现场实战的,这才属于是花拳绣腿在习练武术时,不能只为了表演起来行云流水,而忽视了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为表演而表演则违背了武术的初心,淡化了武术的内涵。
2 武术花架子现象的形成原因
2.1 武术技击价值的淡化:
2.1.1 格斗规则的制约
现代社会,我们不再去提倡伤害指数高的搏击格斗,即使在搏击商业竞赛中,也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尽量防止对人们身体的伤害,提倡和谐,提倡安全和健康,尽可能保证人的安全。这与以前武术的实战性能相违背,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也会在这种环境下发生改变,使得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和实战能力在逐渐变弱。
2.1.2 竞演规则的推动
武术套路本质上是一种武术式体操,是传统武术攻防类型的动作加上体操技巧类型的动作组合而成的一种用于表演观赏的形式,一般都需要表演者提前编排好,这种表演形式追求动作的难与美,难度越高,动作越优美,得分就越高,我们常常会在这种套路表演中看到许多翻转腾空的动作,实际上与体操相差无几,这也是阻碍武术能够顺利成为奥运项目的重要原因。在竞赛规则的推动下,各类武术竞技比赛也逐渐强调“高、难、美、新”的大趋势,使得武术套路的编排也逐渐呈现技击价值淡化和文化底蕴肤浅的现象,各种花式动作的增加,给观赏者带来赏心悦目的直面视觉冲击,为强化其艺术的表现力,但其在本质上却是技击性的消退。[4]
2.1.3 学校教学中的不足
武术课程的应用在我国高等学校运动和体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中,逐渐变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在学校日常教学中却常常会忽视技击、技法的教学。师资技能水平的不足、专业不专,以及师资武术文化底蕴的匮乏导致其不能将动作的攻防含义详细地拆解并传授给学生,学校武术普遍有学花式套路、花拳绣腿的趋势。武侠电影将武术神化,到学生真正习练时却感到异常容易,没有那么深奥与变幻莫测,武术应该蕴含的套路、练法、打发三方面如今只剩下套路了,“手、眼、身、法、步与精、神、气、力、功”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逐步淡化。即使是对于武术感兴趣的个体也会深深地觉得不过如此,与他们心目中对于武术的期待值差距太大,从而丧失兴趣,口口相传中也逐渐失去了对武术传统文化的信心,致使武术习练的大趋势被套路化。
2.1.4 时代因素的影响
时代变迁,生活越来越优越,已经脱离了从前的战乱年代。现代生活的主旋律是健身健美与休闲娱乐。中国武术的历史文化使用价值已经似乎开始逐渐发生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由原先社会军事使用的重要功能逐渐转化为向精神和文明社会使用的重要功能。人们对健身习武的基本价值和追求也随之开始发生了一定的方向转移,各种健身、表现、欣赏与娱乐等功能已经逐渐成为武术作为套路运动发展的主要追求方向,淡化了其技击的基本价值。
2.1.5 现代武术格斗商业体系的不完善
古代的擂台搏击赛事发展较好,就像电影《叶问》里演的那样,经常会有这类赛事出现,这驱使着一个专门化的职业,比如武术男子格斗搏击选手的职业诞生,毕竟可以靠打擂台赛赚的盆满钵满。近代中国进入和平期后,武术渐渐不需要具备攻击的能力,而且现代中国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搏击商业体系来进行商业价值的催化,自然就减少了这类职业拳手的产生,也就直接代表了这个现代社会群体的武术技击能力正在下降。
2.2 武术文化意涵的淡化
在中国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的不断发展演进中,人们普遍地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更多的是“一种打的文化”,甚至被某些人群认为“是一种暴力文化”,这是对中国传统武术意义的亵渎。[5]二战留下的余热持续不减,为彻底消除二战之后剩余的民族怨恨,全世界都在努力运用“竞技体育”的方式,新中国为了能够顺应当时的国际发展趋势,大力促进中国人们积极发展自己的传统竞技体育运动,致使武术被卷入体育的范畴,各类武术竞赛、综合性武术竞技等比赛形式纷纷涌现,一路蓬勃发展至今。武字拆解开来可见止戈,即止戈为武,由此可见,武术的产生不是为了在斗争、冲突中占领有利地位,而是采取措施制止斗争的发生。但是,我们要知道奥林匹克精神所弘扬和崇尚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思想都并非与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武术“止戈为武”的核心价值观念相同,二者之间很难充分拟合、厘定,这也充分导致当代中国的传统武术以不同种类发展理念融合并存的发展局面。虽然大力发展武术的运动和体育价值属性能够有效提高武术的知名度,增加其在各个领域的商业价值,但这样也很容易造成武术文化的空巢,即在武术思想、观念等层面出现断层。现在,各种国外的文明传入,文化冲击,许许多多传统文化在逐渐被世人淡忘,一批爱国人士都在不止步地复兴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项目,如果不能够注重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有可能还会被其他国家采用不齿的手段去申遗,逐渐没落,最终被体操类的竞技运动项目取代,而失去了文化传承。
2.3 不同时代武术应用的变化
传统武术本身就是古代冷兵器时代在战场上进行搏杀的技能,是杀死敌人最快的办法,招招要人性命,毕竟在那个时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不留情。当冷兵器时代被火器时代取代后,武术作为杀人的技能也同样被取代了。如今的法制社会,在法律的制约下,作为杀人技的武术在这个时代就更无用武之地了。而且那时的武术在习练的时候都是背着人的,保命本事岂可被人轻易学去,也就是电影中经常会看到的偷师学艺,但现在习练武术经常愿在人前卖弄,这就与从前的传统武术背道而驰了。古代会考取文状元和武状元,就像现在提高自己的学历去找一份工作一样,练武也是古代必要的一种生存方式和手段,古时候的练武者十年会练一个绝招,拥有必杀技,就已经拥有了一个看家的本领,可以让自己帮着别人看家护院,当一个保镖,或者做一个御前的侍卫来维持和保卫王位,就业方向多元,不仅可以靠它养家糊口,甚至可以功成名就。
在现代,随着1949年建国之后,中国已经停止了对武馆的承传和文化宣扬,只有一些门派的武术被改编为中小学生所需要学习的体育运动健身和文化表演的套路,在官方层面上,建国以后,武术被定义为是一种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健康的体育运动。随后,武术也就逐渐分化成了三种:例如散打与自由搏击类等讲究实战的武术就是第一种。散打格斗属于一种格斗融合,同拳击比赛注重拳法,跆拳道比赛注重腿法等相比较,武术散打拳法腿法并用,规则并不完善,由于闭关锁国的负面影响,散打缺乏与国际上各类格斗术的交流融合,退化严重,散打还需完善自己的技能及规则体系,找准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才能在国际格斗圈混迹。第二种是如国标武术套路这类表演性的武术。国标武术更偏向于竞技体育,讲究的是身体的灵活度和协调性,耍出的招式完整流畅美观,让观赏的人看的爽快,像是真功夫一样。第三种则是健身娱乐性质的武术,有些是讲求以柔克刚的,例如,太极拳、太极剑等;有一些是讲究修身养性的,例如八段锦等。这类武术普遍流行在中老年人群体以及学校的课标要求中,用于强身健体。
2.4 武术门派的鱼龙混杂
武术现阶段种类派别多、成立门派的门槛低,随便就能自成一派,招摇撞骗收徒弟,大多武术门派都有自己独特的套路,但武术套路是一种低效率的练功方法,缺乏技击技巧,只是一些花架子的话,和那些竞技格斗选手进行比试,当然被打得落花流水。像近期的马大师,明知没有格斗水平却硬要迎战,使得武术在飞速传播的网络时代被扣上花拳绣腿的帽子。若真想自成门派,不如老老实实研究攻防格斗的技法,或是转向强身健体的方向,没必要在格斗圈混迹,败坏中国武术名声。希望各个潜心研武、不问世事的真正武术门派能淡化门派意识,共同融汇交流,一同为提升我们中国传统武术的良好外在形象,提高我们中国传统武术的整体素质,加快全球化传播进程添一份力。
3 结语
每个人对武术的理解不同,在一份针对全国各地区范围的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数据也证实,武术防身和自卫的作用及其功能对中国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吸引力。武术是以防身为主,攻击为辅,因此,“止戈为武,消停战事”的中国武术,拥有能够消停双方战事、维持和平、保护自身安全和人民权益的强大综合实力。武术套路中或许蕴藏花架子,那尚且可以理解为“花之架”,而中华传统武术绝不是花架子,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还有待细细挖掘。因为现代武侠电影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带领的武术印象,让武术套路、表演型等类的“武术”先入为主、深入人心,致使现代人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和认知逐渐被表演化和套路化。而具有杀伤性的武术却一直潜身隐迹,民间虽有身怀绝技的习武者,却不可在市井中显露,只得传于有德之人,避免有邪心之人利用,所以民间很难看到真正的民间传统武术。作为华夏儿女,正确了解并认知,不片面地诋毁武术更有利于我国武术正面形象的树立以及在国际上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