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的课堂新生态探索与实践

2021-11-22严秀娟

名师在线 2021年13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活动

严秀娟

(福建省福清市城关小学,福建福清 350300)

引 言

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本理念,创建新生态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小学教师需要有整合意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升级处理。生本课堂追求快乐教学,让课堂充满笑声、掌声和读书声,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入项目构建教学模式,将快乐学习融入其中,推出驱动性问题、布设探索性活动、开启生活化训练,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条件下展开数学学科学习。

一、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参与教学活动

创设快乐情境,教师要注意精选情境创设方式,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媒体展示等都能够形成情境展示,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旅。

(一)让课堂充溢笑声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借助教学活动设计,带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进而让数学课堂充溢笑声。教师要巧妙利用多种趣味性教学方法,把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趣味教学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组织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1]。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都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0 的数字”时,教师可以将数字知识编成便于学生记忆的口诀:“1 像铅笔斜着放;2 像鸭子脖子长;3 像耳朵两个弯;4 像红旗迎风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一说这些数字像什么。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设计,大大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口诀基础上又想出筷子、滑梯、树杈、小红旗等分别表示不同数字的生活物品,对数字形象的记忆也更加牢固了。

(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课堂强调探究性和创造性,对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有着天然的优势。教师要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留白,拓宽课堂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在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创造学习,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思考成果[2]。

教师应当以指向性较为明确的数学问题、操作活动、驱动任务为抓手,设计开放性的自主学习课题,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究学习素材,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用电子白板展示可调整时针、分针指向的程序软件。教师通过不断变换时钟的具体时间,让学生正确读出时间,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联想自己每天这个时间在做什么。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表现积极,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也充分激活了想象力,进而有利于他们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组织体验活动,丰富合作探索项目教学实践

教师及时推出数学体验性活动,并按照赞赏教育的评价方式,合理给予学生学习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能使学生在快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让学习洋溢掌声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培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才能确保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坚持赞赏教育原则,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积极发现学生在学习表现中的优点、长处,善于挖掘学生独特的闪光点,用表扬、赞赏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

例如,在教学“分与合”的相关知识时,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过程中思维存在局限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表达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后,应当给学生留出必要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在思考后积极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一方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全面建构“分与合”的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表现予以表扬,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二)调动学生探索力

教师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锻炼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数学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分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大类。教师立足数学知识理解难度、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灵活选择不同的探究学习方式,也可以把两种活动贯穿于一节课中,先让学生自主思考,构建个性认知,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应积极对接学生熟悉的数学旧知、生活问题等教学资源,依托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设计探究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第几”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队现象创设情境教学,用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的排队场景并提出问题:“图片中的总人数是多少?某人排在第几?”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延伸阅读学习,提升生活学习项目的教学品质

对接学生生活展开教学训练设计,学生接受度更高,助学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展开深度阅读,以顺利启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让训练充满读书声

数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认真阅读和学习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把阅读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上也有读书声。

教师要注重数学阅读教学的层次性,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和研究数学概念的本质。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投放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片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使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根据阅读学习成果说出大屏幕上图片中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多少。这样,教师就能用阅读学习活动触发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深度学习。

(二)对接学生的思维点

教师要着眼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接学生的数学思维点,对数学阅读活动进行拓展设计,使其成为学生思考力、判断力、想象力、探究力等多维度数学能力综合发展的学习平台。教师在运用好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学生提供更多与数学课堂知识内容、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相关的阅读素材,延展学生阅读学习的思维深度。

教师设计的阅读拓展性教学活动不必拘泥于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材料的搜集和整合中。例如,在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下从生活中搜集包含角的物品素材,临摹出它们角的大小,并按照直角、锐角、钝角的标准进行分类,用充满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更多数学知识表象、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结 语

生本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构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内容,创造更多体验感知的机会,进而顺利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数学课堂充满笑声、歌声、掌声和读书声,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化教学,与主体式教学有更多的对接点,教师要积极创新和探索,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主动探索中提高学科认知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活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设问引导探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