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1-11-22

名师在线 2021年13期
关键词:木棒数学知识理念

甘 琦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开发区小学,江苏南京 211200)

引 言

数学源于生活,且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教师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一、挖掘生活教学资源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现实生活与数学存在密切的关联,生活中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这说明教师应在生活中寻找教学资源。生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低,对很多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在上课时常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情况[2]。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其身临其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其集中注意力。良好的开端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引领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逻辑思维能力造成影响。在生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随后在课堂上采用这些生活实例为学生展开教学,进一步拓宽其数学视野,避免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本中。此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100 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数字大小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字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捆小木棒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一根一根地数,随后慢慢增加捆数,直到增加至9 捆为止。教师继续让学生一捆一捆地数,并让学生算出9 捆共有多少根木棒,之后每增加一捆木棒,就问学生共有多少根木棒。当学生认识到100 根木棒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10 根10 根的方式数,数至100 即可,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数感。随后,教师可将这几捆木棒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00 根木棒究竟有多少。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探究生活数学问题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新的知识点时,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小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帮助小学生将知识转变为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使其能够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其真正体会数学知识的意义,加强对知识的理解[3]。

以“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可在上课时告知学生:“今天班级的小超市开张,看看小超市都有什么商品。”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商品及其价格:一套尺子2元、一个圆规5元、每支笔0.8 元、每块橡皮0.5 元等。这样一来,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并与学生共同扮演小超市中的售货员和顾客,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商品都已摆放好了,在超市开业前,我们需要对销售人员进行入职培训,以便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现在请随意选择两种商品来计算价格。”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需对学生回答的算式进行整理,得到的相关算式,包括“2+5”“2+0.5”“5+0.8”等,整理结束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道题计算。培训后,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并让其在售货时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互联系,自主探究答案,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有效提高数学思维,从而为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探索生活实践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实践,他认为,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践。这种教学思想阐述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主张教学为实践服务,而这恰恰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致,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实践来不断学习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4]。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生活教育理念引起重视,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数学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需要计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学生举例说明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设置相应的问题,如以校园小道旁边的四方形花坛为例,让学生求出花坛的面积及体积,还可根据花坛及教材内容延伸出一道思考题:“某一公园有一块长方形草坪,由于行走需求,需在草坪中间垂直铺设两条小道,横向道的长度为40 米,纵向道的长度为24 米,中间两小道交叉面是一个边长为1 米的正方形,请问这条小道的面积共有多少平方米?”这种设置问题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同学讨论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延伸、拓展生活活动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的数学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大,没有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通过实践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拓展自身的数学视野,以便更好地消化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拓展和创新不应仅限于课堂,教材的范围应触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数学,拓展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学会观察世界[5]。

以“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为例,教学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收集与该课相关的数据,并在课堂上向教师和同学汇报自己找到的数据。在收集相关数据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确认收集的数据项目,如“当地某一5A 级景区每年的人流量”“各个城市的土地面积”等,通过搜集数据项目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数据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在收集数据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成员通过多途径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整理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活动拓展主要通过课堂与课外学习空间相互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用数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同时,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枯燥、烦闷。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同时,拓宽自身的数学视野,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生活理念对学生进行教学,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避免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受到教材和课堂的限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引进生活教学资源、探索生活数学问题、探索生活实践,以及延伸、拓展生活活动等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生活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木棒数学知识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挑木棒
挑小木棒(节选)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聪明的木棒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