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2021-11-22钱菊香

名师在线 2021年13期
关键词:名著教师应诗词

钱菊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典诵读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阅读模式。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适时适度和活泼趣味的原则,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参与经典诵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全面提升[1]。为了明确如何更为高效地实施经典诵读,笔者特进行本次研究工作,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科学实施经典诵读。

一、经典诵读的应用价值

经典诵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识字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2]。但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材中的生字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传统经典篇目具有丰富的生字数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经典诵读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经典文学作品时,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深度解读、反复揣摩经典作品,能使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其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最后,经典诵读能够有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优良品德的人物故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

(一)选择经典名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会对学生的个人认知和思想观念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经典名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故事理念也会对学生心理带来影响[3]。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内容,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时,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类型和成长需求,然后通过分析结果,科学选择经典名著,确保经典名著高度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4]。例如,在进行《论语》的相关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深入讲解相关语句的具体内容,然后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具体含义。经典文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个体,培养其良好品格。

(二)优化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权威地位,学生必须严格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长此以往,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难以提高教学效果[5]。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优化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小学生年龄较小,其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受到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往往较少主动进行思考[6]。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多以口头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较为枯燥乏味,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确保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协同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7]。这要求教师有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应不断活跃教学氛围,使学生之间能够深入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三)注重作品情感

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朗诵环节。经典诗词作品具有押韵工整等特点,适合朗诵。反复朗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经典诗词作品的魅力[8]。经典诗词作品字数较少,对于其中高度精练的字或词组,教师需要进行深刻理解,以便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学生掌握诗词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诵[9]。例如,在我国魏晋时期,文学发展较为宽松和自由,因此,这一时期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较为淡然,作者普遍会在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教师在讲解魏晋时期作品时,需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诗歌情感。

(四)丰富教学形式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兴趣。在参与课堂学习时,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将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较大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经典诵读兴趣淡薄[10]。因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猜字谜、成语接龙或诗词朗诵等游戏,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经典文学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重现经典名著中的著名场景。教学活动的合理丰富,能够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更深刻地理解经典名著。

(五)完善诵读模式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合理优化诵读形式,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使其进一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11]。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诵读模式,确保其多元化,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诵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讲述经典文学,同时合理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诵读活动[12]。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教师需要为文学作品合理搭配音乐,利用音乐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13]。教师还可以开展飞花令、诗词大会、诗文接龙、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为学生选择经典名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诵读模式,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落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推进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名著教师应诗词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