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英语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1-11-22吕晶晶
吕晶晶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一、引言
“课程思政”理念被提出之后便备受关注,并成功融入各个学科当中,为立德树人目标达成提供坚实保障。如何持续放大“课程思政”理念的内在价值,追求该理念与各学科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是本研究的关键内容。高校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具有针对对象广泛、教学课时多和时间跨度长等鲜明特征。挖掘“课程思政”的核心功能,并将该理念全面贯彻与落实到高校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变得至关重要。
二、“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价值
(一)明确高校英语办学方向
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始终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性,“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理清该问题,自然教育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也将具体明确。英语作为传媒媒介,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要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则首先要理解和吃透其中传递出的文化内核,以此来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在当前高校英语的教学单元中,核心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重点介绍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其中涉及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显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大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过程。但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将关注点定位到文化认同的视角,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分辨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高校英语的办学方向。
(二)培养新时代英语人才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交流频繁,在开放性的大格局下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攀升。在该背景下,高校英语的教学实践迫切面临转型与升级,优化教学环境显得至关重要。但传统的高校英语的教学框架中,将更多关注点放在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强化上,对深层次的思想层面的内容探究不够深刻。基于此,“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语教学实践,开始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上,完成了对于高校英语教学内容的深刻延伸和挖掘,使得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思想层面的深刻认知对大学生的英语专业素养的强化有重要意义,高校英语“思政课堂”的实践培养了新时代下的优质英语专业人才。
(三)讲好中国故事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借助英语来传递中国故事,表现中国声音是高校英语教学要肩负的重要使命,突出大学生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尝试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教育实践中,势必成为大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渠道。对高校英语的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英语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将“课程思政”元素与高校英语教学充分融合,缓解英语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语问题,需要深刻挖掘其中的思政教学元素,借助英语知识点来掌握不同民族的文化内容后,学会利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三、“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思政元素融入英语大纲中
教学大纲指的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素材,明确的大纲是保证“课程思政”得以落实的关键要素。从目前高校英语的教学大纲来看,内容的针对性不足,导致学生的体验感受到限制和影响,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呈现并不具体。
以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英国文学的教学内容为例,作为表现国外文化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在该教学大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如在进行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安排方面,要始终考虑到目标与学生学习的契合度。在本次的思政教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合实践中,目标主要是围绕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层面,树立这一群体对本民族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能够深切感知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思想层面提高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讲好中国故事,建立文化自信。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出发,重点放在英国文学作品的赏析方面,包括英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诗歌、小说以及散文等文学形式,让广大学生对英国文学要素有更充分的认知。在初步建立认知的基础之上,可以将中国文学作品纳入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文化作品层面的碰撞和比较,加深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学作品的认知,并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二)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设计中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搭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新格局。思政元素在高校英语教学设计方面的融入,具体如下。
第一,在英语的听力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在英语的听力课堂上注重学生听力素质的强化,传统的听力素材相对单一,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不够紧密。为此,教师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具备思政教育相关元素的听力素材,让听力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听力能力的培养,更要渗透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层面。如尝试选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播报内容,成为听力课堂上的作业元素,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听力学习去。抓住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成为高校英语听力“课程思政”教育要关注的重点。
第二,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做好教学设计。“张嘴去说”始终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一大痛点,大部分学生都普遍存在专业素养较强,但口语表达能力偏弱的情况。在英语的口语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表达中国故事有显著影响。如在围绕“Heroes of our time”的话题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国的民族英雄事迹作为主要议题,以此为讨论点。该过程既能够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也能够强化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在英语阅读训练中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阅读教学是知识的“输入”过程,高校学生通过阅读接触到更多元的阅读素材,对于这一群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效果。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素材以教材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之上,英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补充阅读素材。如筛选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内容,积累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并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树立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大学生建立阅读任务单,精选任务单上的阅读素材内容,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从中体会思政元素的内容,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第四,在英语书面表达中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书面表达对大学生而言是对英语素养的全面考验,前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对英语课程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书面表达的效果。书面表达本身是知识的“输出”过程,可以围绕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学生通过续写、扩写等多种形式,参与到高校英语的书面表达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化打好基础。
“课程思政”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融入与创新,需要将思政教育的元素渗透到英语课堂的听、说、读、写、译等多个方面,并做好英语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只有让高校大学生时刻感受到思政元素,才能够为大学生的不断成长服务。
(三)思政元素延伸到高校英语教学之外
“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要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中,还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即除了英语课堂的教学之外延伸到教学辅导和答疑解惑当中。思政教育与英语学科的融入不单单要在课堂上展开,更需要利用广阔的教学空间发挥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在课下的英语教学辅导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现代的教学工具,将有关于思政元素的相关英语素材传递给学生,并设置和安排学习任务,在明确的任务目标下指导学生参与到具体实践中,大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展英语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对大学生而言,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显得尤为关键,对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课程思政”延伸到高校英语教学之外,突破课堂空间的限制,营造优质的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合,一方面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革新,并为搭建“大思政”格局提供新方案。另一方面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明确思路,将教学重点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转向思想层面。吃透“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价值,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