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22浦心仪

现代英语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二语语境学习者

浦心仪

(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江苏 无锡 214100)

一、引言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化、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基于英语作为中国大学生必修外语科目的重要地位,英语阅读在学生掌握语言和获取信息资源方面都至关重要,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二语习得领域内多项理论硕果累累,其中Stephen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影响十分广泛,为外语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崭新的思路引领。文章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主要假说和最新理论成果,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探讨了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二、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综述

Krashen在第二外语习得领域内影响最为广泛的五个假说是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根据文章研究方向,这一部分主要对其中三个进行了论述,并且结合Krashen在大型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内容,以及最新理论成果,探究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方向。

(一)习得与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掌握另一种语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习得”,另一种是“学得”。两者区别在于,“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语言知识不自觉地存储进人们的大脑,口语和书面的语言知识都可以被“习得”;而“学得”则是有意识地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的形式和规则,对学生来说更难,在“学得”过程中,语言错误的纠正有助于人们掌握一项语言。

(二)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或可理解性输入假说被认为是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该假说提出当学生接触到略微高于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并且注重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而非语言形式或规则时,习得才会发生。这也就是著名的“i+1”公式,“i”代表着学生当前的语言能力水平,“1”则意味着略微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材料,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习得的发生;而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主要是通过语境或非语言信息的帮助而非对语言形式的分析来实现的。

(三)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该假说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遵循一种可预测的顺序的,比如学生对一些特定语法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快。以英语作为二语为例,进行时态的-ing形式较易被习得,但是第三人称单数的-s形式总是较晚被习得,一些英语说得很好的二语学习者也常在此处犯错。并且,习得的顺序无法被人为改变。即使通过大量的讲解或练习,当输入不足即二语学习者未准备好时,习得并不能发生。比如,即使教师安排了几周针对第三人称单数语言规则的练习,当学生可理解性输入仍然不足时,还是无法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输出时会有所体现。

(四)通道假说(The Conduit Hypothesis)

基于自然顺序假说,Krashen提出了通道假说,意味着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二语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都经历了相似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通往下个阶段的渠道,并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建立。该假说指出了三个普遍的阶段,第一个是故事阶段,第二个是乐趣阅读阶段(pleasure reading),第三个是专业阅读阶段(specialised reading)。Krashen认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二语学习者经历前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更倾向于让他们自主经历。

(五)最佳输入假说(The Optimal Input Hypothesis)

基于输入假说理论,Krashen还提出了其最新理论成果——最佳输入假说。该假说指出,仅仅提供略微高于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是不够的,二语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材料必须满足可理解性、引人入胜(不仅是有趣)、丰富性和充足性四个特征,才是真正有效的、能够促进学生习得过程的最佳语言输入材料。

三、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传统

受班级规模、学生语言水平差距和教材信息等因素影响,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普遍比较传统。通过旁听不难发现,许多高校英语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模式仍然采用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通过精讲句子和翻译课文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语言形式和文章内涵,教学过程更加强调语法和词汇,偏重语言“学得”过程,而非营造语言“习得”环境。

(二)最佳输入不足

目前许多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学生能获取的较好的语言输入材料较少。根据Krashen的最佳输入假说,语言输入材料需要同时满足可理解性、引人入胜、丰富性和充足性四个特征。从阅读方面来说,当前主流的大学英语教材,例如新标准、新视野等,可理解性和丰富性方面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实现引人入胜和充足性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素材。许多备受推荐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多是经典名著或名家名篇,远高于学生现下的语言能力水平,在可理解性方面略有欠缺,很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体验中忘记语言形式本身。由此可见,目前大学英语阶段学校提供的阅读输入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欠缺,学生能接触到的最佳输入仍然可以进一步充分。

(三)缺乏“学得”的方法引导

Krashen在输入假说中指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掌握语言的是输入,而不是输出;并且,练习本身并不能促进二语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过程。受到当下一些考试导向课程的影响,部分国内大学生仍然倾向于重复朗读、抄写、“死记硬背”的方法背单词来提高阅读水平,但效果不佳。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目前大学公共英语课上主要采用中文授课,无法为学生提供“习得”语言的良好环境。其次,大部分学生缺乏恰当的语言“学得”方法的引导。根据输入假说理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语境有助于我们理解语言输入材料和“习得”语言。但学生通常在尝试独立“学得”语言的过程中忽略了语境的重要性,例如在泛读过程中反复查找陌生单词等习惯,更欠缺自主获得语境和创造语境的能力。

四、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增加语言“习得”的比重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初步做到了“习得”和“学得”的结合。然而,“学得”这一掌握语言的方式在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占据了过大比重,限制了学生达到“趣味阅读”阶段的可能性,因此,学生通过“习得”方式掌握语言的比重需要进一步增强。

教师可以大量增加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言输入材料。Krashen指出,二语学习者经历的第一个语言习得阶段是故事阶段;并且在不同语境的不断巩固下,二语学习者能够逐渐“习得”重复多次出现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提供的阅读素材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以满足最佳输入假说中引人入胜、丰富性和充足性的特点,并且材料需要经过悉心挑选来确保对学生的可理解性。另外,可以要求学生提交故事续写或人物品评等后续跟进的书面材料来保证阅读完成度。

但同时,作为传统的掌握语言的方法,学生“学得”语言的方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阅读教学方面来说,例如要掌握有关某一主题的话题词,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有关该主题的材料,经过不同语境的不断巩固,再通过造句来检验对语言的掌握程度。

(二)采取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基于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除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之外,高校英语教师应使用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方法,或是自主创新适用教学环境的阅读教学手段。目前来说,可供教师选择的阅读教学手段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验证的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在语言教学中把完成实际任务或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课堂计划和指导的核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任务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寻找关键信息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都有较好的效果。另外,在应对篇幅较长或是人物较多的故事节选时,还可以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语言学习法(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或双人搭档为单位完成要求的活动,长篇幅的文章可以安排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多角色故事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

(三)选择恰当的语言输入,鼓励自选阅读

基于通道假说和最佳输入假说,高校教师应当挑选同时满足可理解性、引人入胜、丰富性和充足性四个特征的语言输入材料引导学生走入乐趣阅读的语言“习得”阶段,以达到最佳输入效果。根据“i+1”公式,教师应当在了解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选择略高于其水平的素材,以达到可理解性的特点;并且Krashen表示,故事要足够引人入胜而不仅是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大量搜集各类英文故事素材,可以是经典名著的精彩节选,也可以是流行文学(例如«哈利·波特»节选故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等)。

但事实上,这两点主观差异性较大,可理解性程度和引人入胜程度往往因人而异。因此,比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自选阅读,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营造语言“习得”环境的能力,而互联网能够提供的语言输入资源在丰富性和充足性方面远远超过教师可以提供的内容,这也正是Krashen在发言中强调的自选式阅读。显然,配合上一些必要的语言输出作业,引导和鼓励自选阅读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佳输入,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也更符合我国“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

五、结语

Krashen近年来对其五大基础假说理论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提出了通道假说和最佳输入假说等最新理论,这无疑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基于以上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言“习得”的比重,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发选择恰当语言输入材料的能力,鼓励学生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以更好地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二语语境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跟踪导练(三)2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