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A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2

现代英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目标英语

齐 鸣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引言

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提到:“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长期以来,“哑巴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常见现象,“学用分离”的弊端也逐步突显。为改变上述问题,文秋芳教授于2013年将“产出导向法”(POA)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学用一体化”,以促使各学习层次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为此,文章就POA教学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二、POA理论的概念与优点

产出导向法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所提出的一种中国本土化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以期解决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用分离”问题。POA理论体系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学用一体说、学习中心说、全人教育说。它的教学假设由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组成。教学流程包括驱动、促成、评价三部分,其中,教师起到中介的作用。该理论的创新之处就是更新了课堂知识学习的基本模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输出知识,学生输入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且缺乏实践检验,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这些知识。POA教学模式注重的是教师在输出知识后,学生需对知识内容进行实践性产出。学生一般可利用课堂时间去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从而清楚个人学习的不足,也能尽快与教师沟通交流。就教师而言,在课堂上能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便于更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基于POA教学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策略

(一)确定教学目标,创造饥饿

教师要遵循«教学指南»的规定,并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合适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区别在于,在一个新的单元教学开始时,教师不再使用“热身”(warm-up)或“导入”(lead-in)这些环节。取而代之的是,POA主张在开始新单元教学前,教师向学生展示他们在下一步学习或今后工作中可能碰到的交际场景与讨论话题,鼓励学生尝试去完成。学生在尝试输出的过程中容易碰到一些困难,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要想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并不容易。这样就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加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正是引起学生的“饥饿感”,教师讲明本单元教学目标,也就是产出目标,同时,给出对应的单元产出任务。此处的教学目标包括两种,分别是语言目标与交际目标,语言目标是为交际服务的,换而言之,只将本单元交际目标中涉及的语言纳入语言目标行列。与常规教学中的作业布置不同,一个单元的产出任务通常需要小组合作完成,设计的场景较为具体,一般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今后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场景。产出任务会结合学生的专业与英语水平现状进行适当的调整,场景也会做出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英语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微课,放在线上课堂向学生推送,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后在微助教讨论版尝试任务输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需确认学生是不是准确理解教学视频内容,对应的教学目标以及产出任务。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①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输出尝试可以让教师挪出更多时间用于后面的教学环节。②这一环节属于驱动环节,学生需在没有任何学习前就尝试输出,部分学生在线下课堂上因为缺乏自信不愿发言。将这一环节改到线上的话,学生可以躲在电脑、手机后面积极发言。英语教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促使有效学习的形成。

(二)输入促成,将任务进行分解

英语教师可将单元产出任务分解为数个子任务,同时对各个子任务提供多方面的输入学习,比如,语言输入、结构输入、内容输入等。这能降低产出任务的难度,确保学生能成功完成子任务的产出。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成果导向、学用一体”理念,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按照Bloom认知能力分类模型进行组织。Bloom等学者提出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按从初级到高级的顺序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知道(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和评价(E-valuation)。通过课下的在线学习以及移动学习能够让学生达到知道与领会的初级认知阶段,若要进入高级认知阶段,英语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必要的教学手段促进知识的内化,通常有面对面讲解、训练、实践等手段。就内容组织而言,不仅要以课本为基础,也需跳出课本。按照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安排合理的课堂活动与训练。除了有简单模仿记忆的低阶部分,也包括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输出。不仅要对课文有充分的认知与理解,也需涉及一些高阶内容,比如,分析、评价、应用等延伸性学习活动。通过重复内容、模仿表达,学生就能从中获取语言知识,并加以运用。同时,利用相关课堂延伸活动来锻炼他们的高阶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逐步成长为英语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在促成环节,教师应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相结合,发挥二者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将总产出任务化解为各子产出任务,并给予一定的输入,保证学生能够完成这些子产出目标,最终完成总的产出目标,各个子任务的产出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英语教师要合理筛选输入材料,基于输入材料提取出子任务产出所需的内容、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话语结构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微课制作等工作。第二,向学生推送微课,要求学生课前自学微课,做好学习笔记,并完成微课上面的练习,参加线上讨论。这样就完成了话语结构或内容语言表达形式的初步输入。第三,课堂上教师应先检查学生的微课学习情况,评估其学习效果。之后结合重难点以及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开展师生面对面教学,同时,安排一些练习交由学生完成。随后组织与视频内容产出任务有关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作为活动的参与主体,教师只作为协助者参与。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与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之后的任务输出打好基础。第四,教师给予指导后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子任务的产出,教师需及时给予评价反馈。第五,完成后重复上述四个步骤让学生继续开展子任务的产出。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做好记录,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学习日志。各阶段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总结个人的学习情况,促使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三)评价多元化,以评促学

待学生具备完成产出任务的能力后,英语教师应鼓励他们尝试完成总产出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按照任务的不同,成果展示可能是线上提交作品,也可能是线下展示。为了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英语教师都需对学生的成果及时予以评价。开展教学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的知识习得程度,也能及时掌握阶段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暴露出的不足等,从而优化教学策略。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因此它的教学评价也应是融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特点,按照多元化、科学性、激励性的原则打造多元评价机制。对学生线上与线下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更客观准确的评价,需采用多梯次的评价标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符合高校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而且也避免了过去只看成绩不讲能力的不足,更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与完善。

评价体系不注重学生间的比较,更关注个人的进步以及达成学习成果的效果。单元教学评价是把评价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其学习动机。为此,可通过课程平台与移动终端进行过程性评价与学习反馈互动。根据自评表开展组内成员互评、组间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活动,形成混合式教学过程性学习评价体系。其中,英语教师评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课堂上评价,另一种是借助移动学习终端或课程平台进行线上点评。这需要英语教师对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多角度全过程的评价,让评价更加客观合理。这有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激励他们积极学习。

四、结语

总之,将POA教学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将传统线下与线上教学相融合,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为此,英语教师还需积极探索与研究,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POA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目标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我们的目标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