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早期专项化训练研究①

2021-11-22王殿国李娜秦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过度专业化专项

王殿国 李娜 秦伟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泰安 271000)

在过去20年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儿童早期的体育参与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参与社会交往和娱乐的潜在影响,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相对于在身体发育早期进行各种中等强度的运动,儿童的运动参与逐渐趋于年轻化、专项化。

许多教练、家长认为,培养优秀运动员最好的办法是让其从小参加一项运动,并全年参与训练。这可能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m Gladwell)普及的“10000小时”规则相关,该理论最初是为音乐家提出,认为是获取特定技能方面专业知识的条件,此后被推论到包括外科手术和运动成绩在内的多个领域,早期运动专业化对掌握特定运动的贡献的证据尚不清楚。诸如高尔夫、网球和体操等运动中,在早期发展技能组合可能是有益的,一些研究表明,早期专业化有助于高度技术性的运动,例如对艺术体操的早期训练有助于获得高水平技术。

尽管运动参与的普及有一定的益处,但早期接受专门训练的趋势令人担忧,早期专项化训练会导致心理压力和过度运动伤害。这种趋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美国各种医疗机构发布了立场声明,警告体育专业化。

1 儿童的早期专项化现象

Jayanthi等(2015)将专业化运动定义为:全年参加单一项目并达到持续8个月的强化训练,早期的体育专业化被定义为在14岁之前全年只参与1项运动。我国训练学专家徐本立教授指出早期训练包括早期启蒙(5~7岁)、早期专门化(8~12岁)和早期专项化(13~15岁)3个训练阶段。“早期专门化训练”是“早期启蒙训练”后期,尚未最后确定专项时为选拔和培养后备力量而专门组织的早期训练过程,此时的“专门化训练”是指“专体育之门的训练”,而不是指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在初步确定专项以后所进行的早期训练[1]。

依据“10000小时”规则可知,儿童全年只参与1项体育运动,可以在该运动中积累更多的练习时间,获得更高的技能水平。但是,一项研究通过运用Meta分析法,得出只有18%的运动表现差异是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来解释的。因此,追求早期专业化以积累时间、有意识地练习以掌握运动技能的策略可能没有效果,特别考虑到早期专业化的明显风险,例如心理倦怠和过度训练伤害等。一些研究也表明,特定运动的晚期专业化(定义为年龄超过12岁)可能会比早期专业化产生更好的运动成绩,同时,也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专门从事一项运动会减少儿童参加全年不同季节多元化运动的机会,并降低或导致终身运动技能发展的缺失,最终可能放弃选择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 早期专项化的弊端

2.1 运动伤害

由于技术不当、防护设备不当、训练错误、肌肉无力和不平衡,儿童可能面临过度运动伤害的风险。有研究建立了有组织的运动时间与受伤风险之间的明显关系,每周参加总时间超过16h的受伤风险达到峰值[2],超过每周指导时数准则的运动员在过去的一年更有可能遭受不同种类的伤害和过度训练的伤害。Jayanthi等人报告说,受伤的运动员每周参加有组织的运动时间比未受伤的运动员多1.59倍[3]。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超过其规定年龄更有可能在过去的一年中有受伤或过度训练的经历。

2016年,美国骨科运动医学会(AOSSM)早期运动专业化共识声明,没有证据表明运动成功取决于早期专业化。相反,他声称早期专业化会使运动员过度受伤和倦怠。美国运动医学学院主张反对早期专业化,理由是反复进行单一的运动训练可能导致身体活动中的过度使用损伤。

体育在美国儿童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调查发现,近2/3的儿童运动员参加2项或2项以上的运动,但近一半的儿童一年四季都在训练和竞赛,最受儿童欢迎的全日制运动是足球(22%),其次是篮球(9%)和棒球/垒球(8.9%)。也有研究发现,单项的专业运动平均年龄在8岁左右,而最早的一项专业运动在3岁。Dr.Gotlin曾说:“过度训练是造成伤害的首要原因。”他看到年轻的病人受到了成年人才有的运动伤害,例如膝盖伤害、肘部和背部疼痛等,儿童正承受着在专业运动员身上才能看到的这种类型的伤害。不幸的是,父母和教练正像对待年轻的职业运动员一样对待他们。其中,超过60%的人报告至少有一种需要医疗的伤害,大约1/4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遭受了过度训练的伤害。

单一的专业化训练再加上进行全年的强化训练,且没有参与其他的运动,这是导致运动伤害的原因,连续的单项运动会使身体遭受相同的、重复的微创伤和过度运动。例如,Jayanthi及其同事发现,在初级精英网球运动员中,如果只专注于网球运动,则受伤的风险是其他参与多项运动的1.5倍[4]。Fleisig及其同事在10年的时间里跟踪了481个青年投手(9~14岁),发现每年投掷多100个球会使受伤风险增加3.5倍[5],显然,专业化和受伤风险是相关联的。

因此,建议在儿童体育运动中,应更加关注自由运动和无组织的体育活动,已有研究证明参加有组织的运动与自由游戏(2∶1)比例平衡的运动员,过度训练受伤的风险降低。

2.2 社会孤立

从孤立的角度来看,青年人专门从事单一体育运动的小时数限制了他们与该年龄段其他可能参加其他运动和/或根本不参加运动的孩子的经历。高度专业化的运动员更有可能因为参加他们的运动训练而错过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这可能会减少这些运动员在运动时体验的乐趣,对儿童青少年的训练策略应从注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转向自由游戏和非结构化体育活动,将会增加他们继续参与运动的概率,并降低运动伤害。如果青少年运动员花费太多的时间用于早期专项化训练,那么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并可能导致“社会隔离”。Wiersma(2000)认为,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阻碍了运动员在社会领域的发展。

从过度依赖的角度看,Malina描述了对儿童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即“过度依赖他人”和“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失去控制”,成人影响力(父母、教练)对活动的持续安排及自我价值的过分夸大(例如“您很特别,因为您在一项运动中表现出色”)也可能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运动心理学家已经确定,在青少年退出比赛的原因中,缺乏乐趣和享受是第一因素,过度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会使青少年运动员忽略社交活动,并会导致孤立或其他问题,其中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和饮食失调。

2.3 倦怠

倦怠是对早期专业化研究最多的结论,文献中已充分描述了倦怠(也称为过度训练综合症)、适应不良、恢复不足或训练压力综合症。史密斯(Smith)将倦怠定义为对以前的愉快活动不再有的慢性压力反应,是指当先前愉快的活动变成压力的来源,而情感或身体长期感到疲劳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古尔德认为倦怠与环境特性息息相关,其中包括过高的成绩预期、持续的竞争、完美主义及单一专注于某项运动的个人因素等。多项研究表明,早期体育专项化可能会通过受伤或倦怠导致过早退出,且由于缺乏对多种运动的多样化接触,对专门运动的倦怠心理影响的累积可能会限制儿童成功地重新融入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进入专项训练时间较早且在4~16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训练的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并且获得更少的乐趣。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产生训练倦怠的原因主要有较少的训练投入、来自父母的批评和期望及较低的外在动力等。

父母和教育者应帮助提供非结构化游戏和运动的机会,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并鼓励参加各种运动。对于选择专门从事1项运动的孩子,应密切关注训练和专项运动时间,以了解疲劳、过度运动伤害或由于过度训练而导致成绩下降的潜在指标。早期单一专业化运动并不一定能提高未来的运动成绩,但已被证明对身体和情感有害。

3 不同项目过早退役现象分析

3.1 蹦床

蹦床的训练年龄为5~17岁,一般需要经过5~12年的专业训练,通过对国家蹦床队28名运动员和地方蹦床队44名运动员的调查可知,脊柱腰段损伤具有高发性,不同程度的发生率为83.3%,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与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呈高度正相关。频繁、过度使用腰部,局部负荷过重是蹦床运动员脊柱腰段损伤的关键因素,随着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增长,腰椎间盘会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并且腰部持续的承受负荷累积会加速不同程度退变的发生[6]。

3.2 艺术体操

艺术体操的初训年龄在6~8岁,一般需要7.8~14年的专业训练,我国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总发生率达87.4%。其中11~14岁年龄段损伤率达77.5%,15~18岁年龄段损伤率达98.8%,19~23岁年龄段损伤率达100%,损伤程度前5位的分别是腰、膝、踝、足和髋。受伤的因素有腰部的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在反复、高强度的腰部后伸动作造成局部负荷过大的积累性创伤。退役运动员受伤比例达100%,现役运动员的受伤比例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均受伤次数比现役运动员要多[7]。

3.3 体操

我国体操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年龄较早,初训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且我国运动员的初训年龄要低于世界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少年体操运动员的启蒙训练年龄与损伤的发生比例呈正相关,即少年女子体操运动员启蒙训练的年龄越早,其在比赛和训练中损伤比例越高,反之亦然。

通过对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退役原因的调查可以得出,伤病问题对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非常重大。通过对我国退役、现役优秀女体操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运动损伤主要原因是疲劳。伤病原因中,退役和现役运动员排名第一的均是疲劳,因体操运动员的年龄相对较小,承受负荷的能力较小,长期、高强度练习导致了损伤的形成。

3.4 田径

田径的初训年龄在7~10岁,国际运动员中慢性损伤只占3%,大多数都是急性损伤。而中国退役运动员中有90%以上都有不同的运动损伤,其中慢性损伤占诊断总数的97.2%,急性损伤仅为2.8%,这与世界运动员损伤情况相反。慢性损伤一般是由于训练不当或运动疲劳长期积累,往往难治愈、易复发,对运动员的影响极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训练,导致成绩退步,对整个运动生涯是致命的伤害[8]。

4 结论

第一,早期专项化训练是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的显著特点之一,并呈现出增长趋势。

第二,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能够较早地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其弊端主要表现为:生理方面由于过度训练而导致运动损伤;心理方面会产生心理疲劳、倦怠,导致提前结束体育运动生涯;在社交方面会阻碍运动员交际能力的提高。

第三,通过对不同项目运动员退役问题的分析,认为无论项目的初始年龄在幼儿期还是青少年儿童期,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训练的专项化程度与现有的生理、心理物质能量储备不匹配造成的运动损伤,其潜在的影响是早期专项化导致的过度训练、疲劳及由此形成的心理因素。以技能为主要表现形式如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中初训年龄呈现超前化趋势,通常需要早期专业化和青春期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与田径等项目相比,这类项目的损伤程度更高,对运动员的伤害更大,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即初训年龄与受伤程度和退役年龄成正相关。

5 建议

第一,应鼓励儿童参加与其能力和兴趣相符的各种运动,以最好地实现体育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效益。

第二,创造机会使儿童体验运动的多样化,促使儿童充分发展多样的神经肌肉模式,降低受伤概率,并尽可能于青春期后期开始单一项目的强化训练,并要基于身体素质全面、科学、循序渐进的发展。

第三,兴趣是决定孩子继续参与体育运动的最重要因素,体育教育中创造更多机会帮助儿童接触各种运动,使其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对其而言具有最大成功潜力和乐趣的运动。

第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禁止单一化训练导致的局部负担过重,合理安排积极性休息,促进恢复。

猜你喜欢

过度专业化专项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画与理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好的婚姻无需过度关心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过度教育易使孩子变笨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