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经济内外循环变迁规律与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
2021-11-22王三兴李真真
王三兴,李真真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陡然上升,再加上疫情的全球蔓延与反复,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在此背景下,中央及时提出双循环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市场为主,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一国选择以内循环为主还是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这两种循环模式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另外,根据历史逻辑和实践经验,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均采用了不同的循环模式,两种模式之间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和条件。梳理英、美、德、日四国经济发展历程,对这两种循环模式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从中找出两种模式转换的规律和条件,旨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从实践上为两种模式的切换提供政策操作的思路与途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从实践上给出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和建议。
一、构建双循环格局的理论逻辑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根据该理论,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六阶段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会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不断变化。钱纳里认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国家处于不同工业化阶段的直接反映。因此,政府应当根据本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把握其内在特征,适时调整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罗斯托的经济发展理论和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来说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及其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
(一)外循环:完成经济起飞的必经阶段
经济学家罗伯特逊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学说尽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外循环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尤其是大国经济起飞阶段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证明。首先,大国需要通过参与国际分工积累资本,为后期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通过技术引进促进本国科技创新和产业产品升级;通过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为完善本国产业链、创新链提供参考方向。其次,大国需要通过外循环来扩大本国市场规模,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为过渡到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提供市场容量和要素支撑。大国在经济起飞阶段,通过外循环实现本国生产、就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张。市场规模扩张意味着市场上产品种类的增加和消费者消费意愿以及消费能力的增强,这为后面扩大内循环埋下坚实基础。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都是充分利用了国内国际市场的双循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在英国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开放的市场环境以及15世纪、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其准备好的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原材料市场和销售市场。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尽管为德国、美国等后发国家的进口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美国在1820—1913年、德国在1870—1913年、日本在1870—1913年崛起的过程中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遭受重创的西欧和日本通过对外贸易迅速恢复了经济,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其1950—1973年出口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速,而1973—1998年的出口增速相较于1950—1973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大大降低(见表2)。
表2 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不同时期经济增速与出口增速比较 %
(二)内循环:大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大国经济发展理论表明,内需是发展中大国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可以通过主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以外循环为主推动经济起飞至快速发展轨道。但当经济发展至成熟阶段以后,大国必须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依靠本国天然的要素禀赋结构生产低附加值产品满足外部需求。但是随着本国资本存量的持续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和出口能力不断增强,而世界市场的承载规模有限,因此出口的大量增加只会压缩出口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恶化本国贸易条件,甚至使本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使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增加会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而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再加上大国具有小国无法比拟的市场规模。因此,对国内市场的关注将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
二、历史视角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动态变迁规律
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再生产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循环路径。按照微观经济学两大市场、两类经济“理性人”的循环图来看,从企业→产品市场→消费者的循环就是完成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从消费→再生产的环节就是完成消费者→要素市场→生产者的循环(见图1)。经济双循环则是市场开放后,商品流和要素流除了在本国内部循环外,还可以参与国外市场的循环,即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资本、人才、技术、货币、中间零部件等生产要素的国际交换。外循环除了国际贸易这个主要内容外,还有国际投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劳务合作等都可以看作是外循环的组成部分。以内循环为主和以外循环为主的宏观经济运行模式在不同国家都有实践,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不同时期也都存在过。因此,有必要去总结、归纳和比较两种发展模式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两种循环模式变迁的规律和条件,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建议。
图1 宏观经济循环与微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一)发达国家的历史实践
英国、美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和资本积累的关键时期都依靠外部市场的销售和原材料供应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战后日本和德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外循环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这些工业化大国初期通过国际外循环获得了外汇资本,并通过技术引进,结合本国创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外,经济的不断增长增加了国民收入进而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从而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因此这些国家逐步转为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注意的是,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历史背景,不同时代的国家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研究发达国家成功的历史经验并非是要完全照搬他们的发展经验,而是从他们的成功中总结经济发展规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世界首个工业国家——英国
早期英国的发展以外部市场为主,通过国际贸易、殖民扩张以及开放的移民政策为本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来支撑本国开展工业革命。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外部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外部环境的变化刺激英国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在此背景下,英国开启了工业革命时代。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顺利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重要转变。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首先,资本、技术等高级要素开始取代土地、简单劳动力成为产品生产的主要投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居民储蓄率和消费支出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不断提高,使得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促进经济增长越发重要;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和规模庞大的外部市场使英国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在这一时期,世界工业产值的30%以上是由英国生产的,煤炭、铁矿石和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通过更加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依托本国的生产优势,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2.美国的工业化道路
美国的前身是作为英国殖民地存在的北美十三州,是英国的原材料来源地和工业制成品销售市场。基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宗主国的生产技术,北美殖民地建立起了强大的出口竞争力。美国独立之后,开始效仿英国,走向了发展本国工业化的道路。为了实现经济的起飞,美国扩大毛纺织品向世界市场的出口,以获得充足发展资金。其次,开放的移民政策使大量熟练劳动力和欧洲尤其是来自英国的专业技术,进入美国的制造业,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再次,大量吸引外资,用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注重技术引进与新发明的结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活力。南北战争后,国内市场取得了统一,优化了工业化发展的市场环境。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再加上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促使美国加快了工业化步伐。在工业化发展的后期,美国依托本国的创新能力,进行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使电力、采矿业和汽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获得强大的竞争力,成功引领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顺利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到1913年,美国贡献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8%,超过了英、德、法、日四国工业生产总值之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3.战后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复兴
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的。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两国都采取了出口导向战略。首先,依托本国比较优势,日本出口合成纤维、晶体管、电视机等产品,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出口贸易额从1950年35.38亿美元增加至1973年951.0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4%。对外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在此期间,日本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借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日本加大技术引进,并与本国的创新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了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另外,日本政府通过有重点、有方向地引进外资,使其投向重化工业部门,获得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日本企业对这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成功实现了工业化。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善,日本适时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最终成功地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同样,德国也依托本国工业产品优势,大幅度增加产品出口,平均增长速度超过9%,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工业产品出口额更是稳居世界第一。德国企业凭借着低价高质的工业品,建立起了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德国因高附加值工业品的出口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贸易条件也因此得到改善。1950—1970年之间,德国贸易条件指数提高了54%。此外,德国通过出口获得的外汇收入以及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再结合本土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了国内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德国依靠有效的经济体制、适用的经济发展战略,依托国内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等要素支撑,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二)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条件和规律
通过上述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可以得知,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随着本国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国内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要素比较低级,产业基础薄弱,缺乏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依赖国际市场,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生产设备,为经济腾飞做好准备。而当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凸显时,须及时转变发展模式。后发国家也可以通过两种发展模式的转化顺利实现本国工业化。但两种模式的选择应当遵循其内在特征和演变规律。结合这些分析,总结出一国从以外循环为主向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变迁条件与规律(见图2)。
图2 大国从外循环为主向内循环为主发展模式变迁的条件与规律
1.国际市场环境变迁:外部刺激
国际市场环境对以外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的重要性极为显著。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常建立在稳定、开放的国际市场基础之上。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外需疲软或者贸易自由化基调发生转变等,则会阻碍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会弱化本国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大国会关注内部市场的作用,逐渐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迁会刺激本国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外部市场。
2.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
市场规模的扩大是以内循环为主的循环体系的前提条件。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随之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巨大的消费潜力扩大了国内市场规模,消费结构升级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带动了供给结构的改革,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和国内投资需求的扩大是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保证。
3.产业结构的逐步高级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基础
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都是从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开始的。随着本国工业化的逐步实现,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开始迅速增加。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节省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使得相关配套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提升了产业链质量。另外,产业集聚激发了市场活力,加大了企业创新力度,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因产业集聚而得到发展的城市化扩大了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强化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对高端产品需求的增加会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各种服务业的发展。
4.要素禀赋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支撑
高级要素是实现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在一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时,该国生产通常依赖于本国天然的要素禀赋结构来满足外部需求以实现经济的起飞。如工业革命早期以出口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的英国和美国。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对生产要素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随着本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大国需要过渡到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模式,这时高级要素在一国国民生产中越发重要。发展国内大循环需要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来带动,而高级要素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与发展的保障。因此生产要素高级化是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5.技术创新:实现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保证
大国从以外循环为主转向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必须实现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增加了高端产品供给,促进产业或产品升级,实现产业链上游的攀升和比较优势的跃迁。当比较优势从土地、人力资源升级为技术、人力资本、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时,在国际经济交换中的物化投入与利得分配的比例将会发生变化,即用更少的资源就会换取更多的利益,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和人力资源等低级要素并将其转移到高端制造业以及高科技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中去。第三产业与工业相比具有轻资产、个性化、难贸易的特点,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提高劳动力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缩小收入差距,为扩大内循环比重提供消费基础。
三、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基础
(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迁
改革开放使我国确定了以外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依靠本国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外贸依存度持续攀升。不断完善国内基础设施,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资本与技术的大量进入,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提高了我国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国际水平。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外部市场需求持续萎靡,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同一时期的中国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能保持稳定增长,与其他国家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一反常态,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尤其是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及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给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带来了更多的负面效应。
(二)我国已进入罗斯托所述的第四发展阶段
2019年我国人均GDP按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计算约为1.02万美元,已经处于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并向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迈进。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各项指标均已符合罗斯托所述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的主要特征。具体来说:
1.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按照世界银行对国民收入的划分标准来看,我国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之一。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扩大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人们需要的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化,同时对高端产品的追求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另外,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远远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数量众多的消费群体产生了巨大的消费潜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刺激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生产出满足国内需求的产品。如图3所示,2013年以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3 2000—2019年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整理而得。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首先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产值之和。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占我国GDP的实际比重分别为7.1:39.0:53.9,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且自2014年以后,第三产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第二产业(见图4)。其次是我国的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2019年,全国境内共有16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超过14万家,吸纳就业人数2 213.48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85 549亿元。
图4 2000—2019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及其对GDP的拉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3.要素禀赋结构不断优化
借鉴王开科、曾五一和王春云在《年限—效率模式选择与中国的生产性资本存量核算》一文中对我国生产性资本测算中所得到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生产性资本存量整体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充足的资本保障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投入,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而促进行业生产过程的调整,实现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级要素的支撑。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支出保持高位增长。2019年,我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14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另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近年来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将会在未来为我国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支撑我国双循环发展战略的运行。
四、构建双循环格局的瘀点堵点及其治理
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是中央提出加快构建新格局的主要背景之一。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国内消费比重会逐步上升。但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收入增长水平并不同步。对此,我们需要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去分析消费的堵点和瘀点,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收入差距是国内消费扩大的痛点,因此缩小收入差距是扩大内循环的根本举措。另外,需打破国际循环壁垒,把创新链作为耦合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打通全流程创新链条,为供给侧结构升级和生产消费内循环解决瓶颈(见图5)。
图5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思路与对策示意图
(一)供给侧瘀点及其治理
1.产品市场的供给侧瘀点及其治理
当前,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产品市场供给侧的瘀点主要在于产品结构失衡导致的供需错配,从而减少了内循环比例。一方面,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消费者消费偏好会发生改变,即消费需求升级。但我国企业在产品质量升级方面进展较为缓慢,导致投放于国内市场的产品结构较为低端,使得消费者需求潜力未能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企业供给市场的同质化产品和服务过剩,形成了内循环的瘀点。有些制成品最后只能以低价倾销到国外市场,这一点在低附加值的非生产性服务供给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创新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获得竞争地位的主要支撑。但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水平(2019年该比重仅为1.32%)。
因此,在此情况下,首先从企业层面来讲,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需求调研,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步实现国产品牌对国外品牌的替代;推进产品质量阶梯状升级,引入柔性化、准时化、智能化生产设备,扩大个性化、智能化产品投放,满足消费升级,甚至可以适度超前引领消费趋势,吸引消费回流,增加内循环比重。另外,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当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一个健康有利的市场环境。首先应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减少企业因技术外溢造成的损失。其次,妥善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除了传统的融资手段外,鼓励企业利用社会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对竞争性的中观领域和微观企业,政府应该保持竞争中立原则,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激活要素市场流动性,让过剩产能淘汰后释放的生产要素能够快速得到重新优化配置。
2.要素市场的供给侧瘀点治理
企业在产品升级、现代化管理、规范经营过程中对要素质量尤其是人力资本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存在着明显失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的比例与其自身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失衡。表现为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而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明显不足,弱化了产业发展潜力。其次,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的就业人员多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企业对这些简单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着其生产率的提高及产业链的优化逐渐减少,尤其是一些高科技制造业对研发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迅速增加。由于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我国虽然劳动力数量多,但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却偏少,从而无法支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素供需错配形成了供给侧瘀点。
按照中央相关文件的指示,政府应当破除一切妨碍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制度管理机制和市场政策管理障碍。推动要素由市场定价,自由有序流动,实现最优化配置。就最重要的劳动力要素来说,可结合教育改革和国家人口政策调整,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结构,鼓励创新创业,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根据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目标,培养交叉型、复合型和实践型人才,紧密对接市场与企业,实行产学研教一体化,打通要素市场内循环瘀点。
(二)需求侧堵点疏通
需求侧堵点主要体现为产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要素市场上则体现为企业投资意愿有限。
1.产品市场需求侧堵点疏通
图6 2000—2019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及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产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是收入分配的失衡。贫富差距是当前困扰全球的主要问题之一。大部分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富差距。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基尼系数一直大于0.4。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高收入群体掌握社会的大部分财富,而这部分群体的整体消费需求较小,消费意愿不强,无法成为扩大内需战略的中坚力量。而消费需求旺盛、消费意愿强烈的中等及以下收入群体却由于住房、医疗和养老等防御性支出压缩了其消费意愿。持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另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图7所示,2000—2019年期间乡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这说明乡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更加强烈。但是,在此期间乡村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率仅仅比城镇居民高了0.31个百分点。消费意愿与收入之间的不同步增加抑制了乡村居民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其次,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状态,这说明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不强,消费动力不足。其原因可能是,市场上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供需错配现象较为严重。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是解决贫富差距的关键。一方面提高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的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充分发挥税收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福利,减少防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压,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想消费、能消费、敢消费”。另外,将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畅通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通过要素流动达到要素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疏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堵点。此外,推动金融资源脱虚向实,监督抑制金融产业发展过度化,破除行业间要素流动壁垒,减少行业间收入差距。鼓励平台资源在区域间重新配置,政策适度倾斜人均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地区。
2.要素市场需求侧堵点疏通
要素市场需求侧的堵点主要体现为企业投资总体意愿不足,结构性矛盾累积。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生产要素,投资意愿相对充足,但大量的中小企业由于融资约束、技术壁垒、人才缺乏、空间受限等原因投资意愿不足,尤其是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制约了企业的产能扩张,如近期的汽车芯片短缺使得国内汽车企业被迫减少产能。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经济受到疫情、贸易摩擦等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投资就会急剧下降,形成要素需求侧堵点。
继续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减负。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做到一视同仁,放宽投资领域,放低投资门槛,允许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向各类市场主体开放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科研合作,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逐步突破全球价值链、生产链的上游高附加值环节的技术壁垒,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关键节点,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扩大企业投资空间和范围,形成畅通要素市场内循环的新格局。
注释:
①数据来源: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