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航空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1-11-21肖慧萍曹家庆周建萍
肖慧萍,曹家庆,熊 磊,周建萍
(1. 南昌航空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南昌 330063;2. 南昌航空大学 教务处,南昌 330063)
引 言
当前正值我国“双万计划”启动之际,同时,习总书记提出“三全育人”战略思想[1-2]。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3-4],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推动高校思政工作新的热点。自2016年以来,作为“金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大高校(以上海高校为典型)不断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目前的课程思政研究大都是就其内涵及改革推进的方向等在理论层面进行解读,理论讨论多,实践成果少;另一方面,由于学科的细分,导致过去人们对专业课育人功能的认识出现弱化[5],“传道”与“授业”并不能无缝对接,思政教育仍存在空泛化的困境,泛泛而谈的多,结合学科或专业实践的少[6-8],没有突出具有“行业特色”的思政教育。
因此,聚焦“课程思政”必须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融通的有效途径。南昌航空大学是江西省唯一一所航空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和学科基础课程。本文依托“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实践,突出“航空特色”,探索工科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1 明确课程的“初心”与“使命”,树立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
学生时期对青年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选自儒学经典著作《大学》),从中可以看出,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思政教育更是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精通专业发展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具有工程知识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达到“课程思政”的预期,首先要使专业课程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明确所授专业课程的“初心”与“使命”。因此我们要从学习入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跟踪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最新专业知识,掌握高分子的系统知识,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结合航空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润物细无声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通过心灵的碰撞塑造学生的灵魂、传递给学生知识,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6]。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不怕变革,敢于尝试,矢志不渝的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我们变革的目的,把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作为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2 遵从课程的“初心”与“使命”,改革教学目标
如图2所示,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明确了专业课程的“初心”与“使命”的基础上梳理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中添加“课程思政”目标,将非技术层面的职业素养、政治素养等的达成等思政目标固化于教学大纲中。例如,对于“高分子化学”课程,以前的教学大纲着重的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现在新的教学大纲补充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政治素养、国际视野与团队精神等教学目标。
图2 改革教学目标的途径
3 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的关键不仅是要挖掘课程的“授业”价值,也要挖掘其“传道”价值,使课程教学能达到全方位“课程育人”的效果。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出能同时遵循专业课程建设规律与工科生思想观念变化规律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使其达到“基因式”融合。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将许多蕴含人生道理的内容巧妙地设计进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教育在专业学习中的自然渗透。比如: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时,要提示学生辩证地看待:高分子科学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高分子产品也有危害人体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加剧资源枯竭的负面效应,如“白色”污染、有毒奶瓶、装修污染、整容风波等。通过将这些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以及法制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达到全方位育人效果。“高分子化学”课程可按照表1所示的思路对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
表1 “高分子化学”课程拟挖掘的思政元素
4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设计与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一,可通过自然地将课程思政元素嵌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具体的,比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某些较抽象或难以解释的思政元素嵌入到案例分析之中,让学生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例如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和航空知识的学习兴趣,选择塑料饮料瓶、飞机蒙皮等学生身边的物质入手,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分为热塑性与热固性高分子,理解其概念,掌握其特性,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这些高分子材料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可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生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可结合“国产飞机用高端环氧树脂”的产业热点与难点,引领学生关注研究前沿,培养学生“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和“航空报国”的理念。
其二,可通过充分利用学科实验室平台、科研项目等学术资源以及学术界、航空产业界等资源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比如:讲授“乳液聚合”知识点时,引入实验现场教学环节,向学生开放系部所建的“绿色环保涂料实验室”,进行乳液聚合相关现场教学,激发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和专业兴趣。并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形式,开展“飞机隐身涂料的乳液聚合”专题研讨,邀请洪都航空、昌河飞机工业公司等航空企业的专家参与授课与研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高分子技术在国内外航空领域的应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国际视野与“航空报国”理想。
5 对照课程思政的“初心”和“使命”,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目前“高分子化学”课程的考评沿袭以往的考评方法,简单地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算,得出最终成绩。这种考评方式不能反映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不能体现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变化。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对照课程思政的“初心”和“使命”,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以毕业达成度、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素养等,给出一定比例的思政平时考核成绩,从而科学、客观地评估以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课程教学的整个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课程的教学流程
6 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
目前,对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尚无统一标准。根据OBE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该作为评价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针对学生利用所习得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对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方案能否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能否综合考虑社会文化、政治因素、道德法律、安全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作出评估。
笔者在南昌航空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两个平行班级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有无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对比。与未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班级相比较,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的班级中主动要求参与“三小”、大学生创新计划及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人数有很大的提高,说明学生的专业学习动力与能力均有提升。同时,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班级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更加热烈,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探知知识的学习欲望,学生的自信、眼界与思维均有所提升。
作为结果评价的形式,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班级的学生大多数撰写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课程论文,显示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锐与关注。由于每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以及分析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利用高分子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及护目镜等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防疫用品的材料结构、制造关键技术、防疫的原理、防疫有效性的判断等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讨论,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体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希望达到的效果。而未开展思政教学班级的学生所撰写的课程论文大多数是针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原理及知识点的探讨,对高分子材料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涉略甚少。从过去2届开展了思政教学班级学生所撰写的课程论文来看,对课程中的原理及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探究的占比15.3%;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的工作或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提出综合性、创新性观点的占比10.5%;而利用课内外所习得的知识与能力针对学科前沿、社会热点以及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占比74.2%。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政治素养在课程论文中得到了较清晰的体现。
可见,课程思政教育能为专业课程教育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使专业课程教育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7 结 语
将“课程思政”落地为课堂教学改革,立足工科的专业视野,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强调“思政”与“专业”的“基因式”融合,探索工科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培养出具有“航空报国”理想与能力、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工科”人才。从而使专业课程的知识育人、思政育人教学质量与效果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