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教学方法效果探究

2021-11-21

读与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平均数数学教师评价

张 丹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徐各庄小学 河北 唐山 063603)

前言

小学数学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主导者,创建高效课堂是当前学科教学改革活动的必然之路,也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未来的方向,基于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的组合,让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取得更高的成效。因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可以遵循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规律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着自身的经验来开展此项工作。

1.营造活跃的数学课堂学习氛围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发言困难。因此,想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首先就是改善原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来。老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话语带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发言,在活跃的氛围当中,即便是发言错误,也不会产生心理负担。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圆时,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我通常会这么做:“圆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那么大家一起说说我们身上有哪些圆形呢?”,有的学生回答道:“头!头是圆的!”,另外有的学生说:“扣子!衣服上的扣子也是圆的!”,还有部分学生说道:“嘴巴是圆的!”,这个时候我会说:“大家说的都很对,但是,嘴巴是需要在学公鸡喔喔喔叫的时候,才是圆的哦!”,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以及幽默的讲课风格,可以快速调动起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并且愿意主动和老师进行问答,因为说错了老师只会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批评,并不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负担。

2.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成,只是通过老师或者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作为高效课堂受益者的学生主体进行参与。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自身对于事物的辨别能力和领悟能力,都还处于一个浅薄的阶段。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单靠学生自行领悟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如果不能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很难弄懂什么是平均数。由此可见,老师引导是相当重要的:“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不清楚”,老师:“老师这里,有7块糖,要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大家觉得可能吗?”,学生:“不可能!”,老师:“对,不太可能,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平均数来帮忙了,糖的数量除以人数,得到的数字就叫平均数”。

此外,我在讲完课程的时候,会引导学生如何去预习课本:第一步,说明明天的学习内容;第二步,要求学生不能占用写作业的时间;第三步,让学生把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引导流程。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一些教学的计划,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储备的情况,但是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单独的教学辅导。这些学生主要包括基础特别薄弱,理解能力差,还有理解能力强的学习素质高的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要引导他们课前做好预习的任务,这样可以便于他们在课堂上跟上教师正常的进度。也可以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学生可以在数学方面多投入一点时间和精力,并且通过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让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强,学知识学得特别快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多安排一点拓展性的题目,让他们的兴趣可以得到激发和保持,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更加集中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至于骄傲自满,而是真正静下心来把更多的心思关注在学习本身。

4.增加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教学成果评估,是学校对老师能力的评估行为,通常会用听课的方式进行评估,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其实这两种方法并不合理,对于老师的教学成果以及自身能力的评价有些过于片面。而在新课改提出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以后,这两种方法就显得更加落伍了。

例如,我在教授相交与平行相关内容时:“昨天已经让大家预习了今天的内容了,下面谁给老师讲讲相交与平行这节课程的内容呢?”然后学生争抢着进行讲解,有的学生讲了相交与平行的定义,有的学生进行了举例说明。从课堂的反映来看,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但是,学校认为这样的课堂氛围是“乱来”“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等。所以,不能够只以一种评价为主导,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共同评判的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一步的加强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要引导学生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中,并且培养他们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热情和习惯,从数学的学习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也得到更多能力的提高,让小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提高更多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平均数数学教师评价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不一样的平均数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