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21-11-21许泽乾黄河科技学院
许泽乾 黄河科技学院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变化过程中,高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将舞蹈引入到体育中形成体育舞蹈,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新型元素,可以充分展示美感,将舞蹈、音乐、形体等结合起来,让高校体育更具活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等,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加强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体育舞蹈概述
体育舞蹈是从西方民间舞蹈发展而来,还被称为“国际体育舞蹈”“国标舞”,其不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同时在很多体育竞技比赛中都有出现。与传统的体育项目相比,体育舞蹈动作更加柔美、优雅,具有更强的观赏性;而与单纯的舞蹈相比,体育舞蹈的动作具有规范性,动作力量感更强。可以说,体育舞蹈集合了体育和舞蹈两者的优点,兼顾健康性、艺术性原则,内容丰富,利用创新的体育动作展示舞蹈,表达舞者的情绪。正是由于体育舞蹈自身特点,通过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能够切实提升学习者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在艺术氛围中得到熏陶,有助于自身气质提升,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发展,体育舞蹈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重要项目,但在具体开展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第一,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滞后。体育舞蹈是一项注重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舞蹈能力,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整个课程体系。然而,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相对落后,很多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忽视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获得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提升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第二,教师不够重视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教师是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引导着,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理念等,都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决定了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发展。现阶段,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舞蹈项目重视不足,不能主动进行改革,很多时候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水平。第三,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设施体系不足。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配备一定的教学设施,而教学基础设置不足,对体育舞蹈教学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中,教育信息化发展也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缺乏信息化教学设施,也会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工作成效。
三、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大学生形体塑造、强健体魄
体育舞蹈集合了舞蹈、体育两者优势,对舞者形体美具有较高的要求。大学生在练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在姿态方面有着较为严格要求,包括需要时刻注意收腹、立腰、抬头、挺胸、臀部夹紧、肩放平等姿态转化,由于对练习者身体上的种种要求,在具体练习中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柔韧性以及平衡性。同时,在长时间体育舞蹈过程中,学生骨骼、肌肉能够得到有效放松,能够将学生体态调整到相对较好的状态,能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据调查,当前很多大学生存在缺乏训练,有很多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积极参与体育舞蹈活动,能够改善大学生久坐不动的情况,能够为大学生各项身体机能恢复和维持提供保障。
另外,强化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育舞蹈的机会,还能够让学生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与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体育舞蹈涉及到一些较高技术难度的动作,学生为了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需要通过充分热身,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毛孔,有利于学生血液循环。经历了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学习阶段,很多大学生长时间学习中存在坐姿不正确的问题,容易形成弯腰驼背的问题,借助于体育舞蹈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及运动习惯。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该时期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则会对其今后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当然,大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且不同学生舞蹈基础也不一样,教师必须制定针对性的体育舞蹈教学目标,在大学生能力范围中进行体育舞蹈锻炼。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之所以体育舞蹈在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一方面是由于体育舞蹈能够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是由于体育舞蹈还具有调节个体情绪的功能,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需要在音乐背景下开展,且体育舞蹈背景音乐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可以选择一些节奏轻快、节奏感强的音乐作为体育舞蹈的背景音乐,学生在体育舞蹈学习中,可以随着音乐对中枢神经的刺激,舒缓学生的情绪,让其能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快乐。很多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因此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伦巴等舒缓音乐作为背景,开展体育舞蹈训练,帮助学生排解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对学生心理发展造成影响。
在音乐节奏带动下,在音乐刺激下,能够对人体大脑神经活动进行有效蹲连,还能够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专注度。且音乐节奏不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锻炼学生的神经协调能力,能够起到预防神经类疾病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抗压能力。
(三)有利于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舞蹈具有多种功能价值,还可以作为学生融入社会的重要媒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其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且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家庭百般的呵护,自身独立性强,但人际交往能力偏低,很多大学生表现为害羞、腼腆、眼高手低等;还有很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育舞蹈表演具有当众性,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进行相互交流,进行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借助于体育舞蹈特性,在集体活动、外出演出、排练等活动过程,克服性格内向、懦弱胆小等性格缺陷,让大学生能够善于表现自我,能够善于与人交往。
同时,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人体律动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本身具有较为强烈的传感效果,蕴含了十分浓郁的情感。大学生在开展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能够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自然能够扩大大学生的交往水平。体育舞蹈是整体艺术模式,以集体形式出现,需要彼此之间紧密配合,其中任何一名成员不认真或出现失误,都会对体育舞蹈整体呈现效果造成影响。借助于步调一致的训练,对提升学生团队协作、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四、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措施
(一)不断提升高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效果,教师作为学生与体育舞蹈之间的桥梁,对学生体育舞蹈学习的成效有直接影响。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作为体育舞蹈教学任务的制定者,是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切实提升体育舞蹈教师专业水平,有利于保证整体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高校在聘请体育舞蹈教师方面,应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对教师基本素质进行严格把关,将专业能力强、教学能力高、经验丰富的体育舞蹈教师引入到高校中。同时,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与考核活动,制定有效的规则制度,保证教师能够尽心尽力的为学生服务。另外,体育舞蹈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能够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学习,改善自我教学方式,提升自我教学水平。
(二)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改革上,应该将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教学。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下,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笔试考试进行考核,这种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成效。新时期,必须强化理实结合,能够侧重于体育舞蹈训练、督查方面,在体育舞蹈理论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师生之间还必须进行彼此交流,能够给学生进行现场模仿与训练,增强课堂实践性。
新时期,教师还需要改变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舞蹈学习与锻炼中。考虑到大学生舞蹈基础、身体素质差异,必须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保证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
(三)加大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力度
与传统体育课程项目,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教学还存在一定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体育舞蹈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文娱生活,同时能够帮助大学生锻炼身体,在建设健康文明校园中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高校发展注入活力。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舞蹈活动,将其当作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加大投入,包括教学器材投入、体育舞蹈训练设施投入、教师投入都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舞蹈项目中。当然,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体育舞蹈教学手段,促进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为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五、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体育舞蹈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课程,其集合了体育与舞蹈的优势,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体育舞蹈教学开展中存在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体育舞蹈师资队伍水平,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