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加强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政策解读
2021-11-21徐亚秋孙立超延边大学
徐亚秋 孙立超 延边大学
近两年,随之“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深化,在实际工作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相对的有些问题是我们依旧要积极面对的,例如部分家长短视、功利性的问题依旧是一个主要矛盾,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虽然有所减轻,但总量来讲还是比较重,还有一方面就是校外培训,一些超前、超标培训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遏制。当然,在这里我们就不对这些问题过多纠缠,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则是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针对于我们现行的小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一些思考与研究。
相比于对于课程、教学、分数等方面,我们大多数的家长其实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关注比较少,“唯分数论”的思想虽然有所缓解,但仍然是现行教育阶段的主流思想,但我们也要看到的是,素质教育提倡多年,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们在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人才的脚步也在加快,所以体育这一块也会成为后续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创新
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萌芽期,这个阶段的他们,体力、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可塑性是最高的,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个阶段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不能是单纯的去传授一些运动技能,还要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的综合素质,开展各类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但从现阶段的课堂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有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教学方式单一,除去一些常规的跑、跳、拉伸等运动外,并没有其他的创新,学生最活跃的时候应该就是在做完集体训练后的自由活动,但这个时候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关系,如果不能有效的阻止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那就很难将体育课的精神引导给他们,使体育课彻底沦为玩乐课、自由活动课。
(二)教学思想偏陈旧
关于这个方面,其实并非是体育老师自我造成的,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在新课改后,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因此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他们更加重视学科成绩,因此时不时的会出现体育课课程减少的情况,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没有完全得到遏制,特别对于一些对体育课程认识不够的地方,这种情况其实是不符合现行教育大纲对于教学的要求的。
(三)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这部分主要的造成原因其实还是观念的问题,学校、教育系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不够,导致部分设施年久失修,在用的始终是原来的,没有更新,同时,体育教师的配备一直存在短缺的问题,达不到体育课堂的专业化。
二、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小学的体育课程,是针对小学生生理、身体、心理健康的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用体育锻炼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间接来培养学生的其他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从生理上来讲,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话,可以体有效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同时,由于体育运动能够对骨骼起到一种刺激作用,可以让孩子的身高有所提升,此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脑的血糖和氧气的供给,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皮质的活动能力,让大脑的思维更清晰。
2.从理论上来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可以间接的教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他人的身体健康,珍爱生命,体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也能间接的将德育的内容很好的融入进来。
三、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少年儿童的体质、智力与心理的发育水平,多少都会与所参与的体育锻炼有些关系,因此在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时期,鼓励、引导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会有效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他们在思想、道德、意志方面素质的快速形成,但综合来讲,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更多的影响还是在于身体素质本身,下面我们将简单分析一下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
(一)对运动系统
体育锻炼会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通过改善血液中各类营养物质输送的量来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增强骨骼的承受能力。由于大部分的体育锻炼都是露天进行,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光照来促进维生素的产生,促进骨骼生长,有相关的记载可以证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在身高方面就要优于少锻炼甚至不锻炼的学生。
(二)对心脏血管系统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可以促进少年儿童心脑血管系统的发育。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心脏工作的负荷会逐渐增大,导致心率上升,血液的流量也会加剧,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长此以往的话就会间接的锻炼心脏肌肉,让心脏体积增大,更具有活力。
(三)对呼吸系统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还能极大地促进小学生呼吸系统的发育,提高其相关的生理机能,这种机能大致表现在如:呼吸肌发达、胸围扩大、呼吸深度增加、肺部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大等方面,同时,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少年儿童,在应对各种呼吸系统病菌入侵时的抵抗力明显比其他学生强,他们的患病概率要小上很多。
简单的来讲,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少年儿童的身体是有着积极影响的,除去上面简单总结的几个方面外,还在一些例如消化、内分泌等系统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少年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他们身体的生长发育的,但是也我们需要认识到,少年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素质的发展都有着各自特定的规律,相比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讲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多少也要区别看待,所以在我们对他们进行教学和训练时,必须依据相关规律、特点来进行,在教学、训练的安排上,要在合理运动的负荷上有效运用器械、手段等,并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出关于训练节奏、细节上的操作步骤。
四、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在“双肩政策”的引导下,其实关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一块,我认为可以分两方面来同时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校内期间,利用体育课堂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就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可以邀请家长共同配合,对于孩子的体育锻炼做出相应的安排。
(一)在校期间
在校期间,常规的课程都是有时间安排的,再加上体育课本身也受到其他的因素限制,因此单节课程的时长可能不足以满足基本锻炼的需求,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来进行兴趣味性的体育活动,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所需的锻炼时间,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同时,由于他们的年龄还小,在应对一些高强度的训练时可能会比较吃力,因此我们每一项锻炼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间隔时间也要合理,避免因为运动过量导致的相应问题出现。
在体育课中,为了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内容形式不能过于单一,既要充分给予每个学生自己的练习时间,还要充分锻炼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最后要强调的是,如果在课堂中安排了一些比较剧烈运动的话,例如足球、篮球等一些耗费体力的活动,那么就需要在课程结束时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学生出现身体疲惫从而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动作。
(二)家庭教育
关于家庭的体育锻炼形式,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会有不同差异性,所以在这里我们更多是作为一种建议的形式存在。
在学校的课堂中,由于需要为整体性做出考虑,所以把部分时候体育锻炼的内容比较单一,做不到特别丰富,因此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兴趣问题无法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在家庭这一块,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制定一些相关的锻炼活动,例如户外爬山、攀岩等一些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一方面是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机能,另一方面是可以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让孩子的身心得以放松,从而更好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
五、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我们需要做什么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课堂的体育运动相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会比较单一,除去一些基本热身以外,就是一些设施的运用,可能很多时候比较难提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就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再创造。例如在跑步的方面,我们就可以利用游戏,如“迎面接力”“移动长城”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对自我的协调能力、团队意识进行训练,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
此外,我们还要对学生的活动予以积极、客观、正确的评价。通过长期观察我们发现,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付出、努力不被其他人认可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消极的情绪,那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也会逐渐消减,这种思想的惰性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更不用说还是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一定要予以学生积极正面的鼓励与评价,让他们从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建立自信心,同时,这种良好心态的逐步树立,不仅能够影响他们的体育锻炼,还间接的影响着他们对于其他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措施。当然,这种鼓励与评价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的,需要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客观现象来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如果流于表面,那么学生也会敷衍了事,一切随风。
六、结语
在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经济、思想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也比以往的时候要优越很多,所以在营养过剩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然要求,特别是现阶段“小土豆”高发的情况下,更需要合理、健康的生活运动习惯来支撑。因此,在结合现下“双减政策”所提出的目标进行校内外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除去要强化我们校内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思想,还要积极与各家长达成深度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体育锻炼工作,因为这对孩子自身的身体健康、学习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