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11-21吴蒋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学校
吴蒋 成都市锦江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学校
新课程改革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事业正在积极推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出现,基础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体育学科能教授学生运动技巧,保证青少年运动安全,也能有效树立青少终身锻炼的思想。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核心素养理念,教师需改进教学策略,应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品德,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一、青少年心理特征及体育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初中生普遍情绪多变,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多种不良行为,缺乏奋斗目标,在学习与生活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或表现出懒惰、不自信、内向等心理,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初中生的体育竞技精神、永不言败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健身精神,体育教师对此应当引起重视,采取有效对策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优秀品格,让他们接触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阳光少年。
二、培养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
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足够多的体育健康知识,确保能够安全锻炼,不在锻炼期间发生意外而损害身体健康,另外促使自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增强。初中生经常进行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能,而健康的身体是日后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石。随着初中生自我认同感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将体育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中,使得初中生能够自主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不论是在学校的生活中,还是在假期生活中,都能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强化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积极融入团体的意识和能力提升。
(二)促进学生形成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
初中时期,学生的思想观念还在逐步形成中,通过体育教学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观念,重视培养竞技精神、公平公正品格、永不放弃精神,有助于学生逐渐成长为明事理、有担当、有拼搏精神的优秀人才。体育品德,也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可以在高效的体能锻炼的基础上,慢慢建立坚定的信念,提升魅力和团队凝聚力。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不足
(一)没有遵循学生的特点
由于初中生普遍性格开朗,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而教师经常秉承传统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比较被动,很多同学在体育课堂上没有积极参与到训练活动中,学生的体育思维空间和体育潜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挖掘。单一的体育训练活动会使学生感到无趣,不能很好地专心学习。另外,由于教师无法正确理解教学的本质,导致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无法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觉得体育学习没有意义,因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不足。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身体被动,思想也被动,完全受教师教学思路的牵制,自身的体育锻炼思路得不到梳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及教师更注重学生在文化课方面取得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另外,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学引导,以课程内容为教育主体,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无法积极探索,也失去了相应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三)没有顾及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生成长环境不同,身体素质有高有低,身体素质好的同学,有的爆发力强,有的耐力强,而有的同学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够好。为此,教师需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否则学生不能很好地培养顽强的毅力。有的同学不能在体育学习中接受大幅度动作,会逐渐对体育锻炼失去耐心和兴趣。
四、初中体育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致力于指导学生在学习和拓展的过程中能够合理地掌握和探索新课内容,丰富自身体育知识储备,熟练掌握大量体育锻炼技巧。在上课期间,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形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强化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加强了解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想法,掌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体育兴趣出发,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技巧,并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另外,教师还需要根据体育项目为学生设计方案,让学生高度重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项目,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核心素养。比如,在教授学生“立定跳远”期间,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课程目标,应先讲解“立定跳远”的有关知识点。为了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还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网上搜集有关立定跳远的视频、文字资料,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学生可以在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认知和记忆,掌握基础知识的要领。教师认真备课,在课前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内容,由此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立定跳远”,游戏环节能有效激活学生的身体机能,促使其顺利进入到学习体育知识的状态中。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单足跳”“跨步跳”、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争分析等方法,这些课前小游戏能拓展学生的体育视野,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做游戏,会感到轻松愉快,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强化初中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能力。
(二)提高情境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增强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真听讲,认真进行体育锻炼。所设置的教学情境应具备多样化和趣味性的特征,促进初中生积极融入体育训练活动中,并感受到高质量完成体育训练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形成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意识,也乐于通过体育锻炼来丰富生活和修身养性。
初中生普遍比较活泼、好动,好胜心强,因而竞争意识也相对比较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相应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比如,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快跑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拓展综合能力,提高体育锻炼技能;另外,还可以设置快跑、拼图游戏,积极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学习中,并且在游戏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理念,激发体育锻炼的热情。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相关反馈完成教学情境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创造相应的有趣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更好地培养学习信心。
(三)渗透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于体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拓展体育能力;除此之外,通过相应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净化自己的思想。教师有效地将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锻炼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认知能力。通过多多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体育爱好,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的爱好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指导学生们学习“田径练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辅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多媒体系统播放的视频,同学们可以看到刘翔夺冠的瞬间,教师可以将刘翔为国争光精神和爱国敬业精神积极融合到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的体育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认知与思考,提高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
五、结语
文章着重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意义的整体认识、对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掌握、课程教学的具体方法、自身的教学标准、适当的教学方法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建议和观点,期望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体育教师能够以人为本,从学生整体发展出发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每位体育教师都必须合理运用自己的各种教学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而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才能为师生创造双赢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