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体化设计分析
2021-11-21李敏
李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 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
机电控制系统是各类技术的综合体,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运用,不仅提升了机械电气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提升,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的相结合,为机电控制系统增加了多种功能的技术模块,使其具有多样化、高性能等特点,为生产控制、工程管理、设备远程控制发挥了最大功效,助推了机械工程的逐步发展。
1 控制系统的各类概念
1.1 机电控制系统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机电控制系统应用更加广泛,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该系统主要作用是连接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预先设置机器的运行流程,然后利用控制装置对设备进行管控,实现快速控制设备目标,达到生产要求。高效控制是该系统的关键指标,而且包含多类技术,比如,过程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技术等[1]。为了实现该系统的流程化控制服务,需要利用一体化技术来配合完成。而机电控制系统最大优势为远程控制,利用网络控制模式,无需人员到现场操作,就可以实现控制目的。
1.2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是控制器,其作用控制对象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路线运行。自动控制的普及,使机电系统的各个部位能够实现自动化运行,同时各部位之间相互连接更加紧密,而该控制主要就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设立的。其理论基础分为两类:经典控制和现代控制。前者,局限于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后者,属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限定于线性定常系统。两者在数学建模方面来看,系统控制中主要采取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前者是以传递函数进行分析,但仅限于输入输出的外部特性关系,无法满足内部动态变化的分析需求,后者主要以状态空间进行分析,可以将系统内发生情况进行全面的描述分析[2]。前者已应用多年,理论基础扎实,经验丰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其自身的优越特点,因此,自动控制系统结合两者的优势完成控制目的。结合两者的特点,不难看出,两者都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同时都是利用数学建模进行分析,以方程和函数来进行表达,实现控制系统的精准安全性能。
1.3 一体化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能够缩短伸长时间,提供生产效率。而其设计上也打破了空间限制,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远程控制设备,实现高效能生产。该设计的要求更高,需要注意其功能模块的使用方便性能、智能化分析能力以及安全方面的保障等,而该设计的完善,也会为生产工作带来更加高质高效的产能。
2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的意义和优势
机电控制系统的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使其更加智能方便,减时高效。而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判断功能,进行远程控制设备,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和现场运行设备的
时间,而电子信息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较少操作的失误率,提升了设备安全性能[3]。一方面,按照自动控制系统角度来看,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够持续的进行输入和输出,系统会按照设计指令运行,流于流程节点、操作指令方面有任何的异常情况,都会及时反馈,不会受到震荡的环境而影响其运行。另一方面,一体化设计运用的范围更广,发展前景广阔,而其对于不同设备不同生产情况可以统一管理,而其整体一体化,按不同功能分类管理,方便机电控制系统的更新升级,实现企业稳定运营的目的。总之,一体化设计不断发展,对机械电气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同时对于该行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
3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体化设计分析
3.1 机电设计核心理念
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各行各业的认可,同时对于其设计要求也逐步提高,而面对市场需求,对于设计人员而言,需要拥有设计核心理念,需对机电产品的构造、功能特点进行研究,同时将概念化设计结果与实际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能够使机电产品的设计更符合实际,更加专业化、智能化,提高设计的实用性,使其为机电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3.2 机电运行线路设计
该线路设计是通过网络与控制器设备在机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其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利用健全的控制系统对各类生产目标、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流程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效控制,提升经济效益。
3.3 机电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的设计,是为了使机电控制系统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促使各个环节以及各个流程能够实现综合运营,利用控制器连接各个环节,达到整体化的设计要求,而在设计中,需要将各个模块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实现多功能一体化目标。
4 一体化设计的构想与设计方法
4.1 一体化的设计构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制作业也面临着转型扩增等发展形势,同时各类新兴行业的不断崛起,对一体化进程的呼声越来越高[4]。最早提出一体化理念的是日本,最初的构想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统一控制机构内的各项功能,同时能够将软硬件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而这一构想以在现代社会实现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结合现代科学发展技术,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功能价值。而使用一体化设计的各类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性,其智能化、简便化、流程化等特点深受各行各业的喜爱,而且全面功能化的服务,能够完成对其提出的所有要求。
4.2 三种常规设计方法
4.2.1 组合法
组合法的设计思路为,机电系统中的电子与机械整合,形成一个整体,而其性能与质量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不会改变产品原理,实现一体化设计。
4.2.2 取代法
取代法设计想法是利用电子线路控制机械运行过程,实现计划结果,相较于传统机械单一控制,更具灵活性。首先,利用微型计算机,将电子线路与机械控制相组合;其次,电子线路取代了原有机械控制的开关、插销板等,使用了凸轮与变速机构,简化了机械结构,实现了一体化设计的构想。
4.2.3 整体法
首先,利用控制器将各类相关的机械装置进行组合,形成一整套设备;其次,将各项功能模块进行一体化组合,实现一套设备多种功能。而这样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节省时间,使用上更加方便。而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构想中,如遇到单一部分与机械整体无法达到要求,就需要组合建造出一个整体,利用多功能模块实现预期效果。
以上三种设计方法,有其各自的优势,对其进行比较:组合法其优点为功能多、设计时间短、成本低,应用的领域是数控机床方面;取代法的优势是优化了机械结构,使其大多数应该在电子产品上;整体法的表现点在与创新性和完整性,使其能够应用在机电一体化的全领域。
4.3 机电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与一体化设计分析
对于该系统一体化设计分析,以液压冲击器来举例说明,通过对机械一体化的设计,来提升机械工作质量。
4.3.1 系统硬件设计
(1)单片机控制芯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系统硬件选择尤为重要,对于单片机控制芯片需选择存储量大、功能全面的芯片,而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串行口、存储器等。而利用该芯片以在系统内连接总线的方式,减少资源空间占用率,不需要改变硬件的布局方式,只需在接口处实施仿真操作即可。所以,对于控制芯片的选择,稳定可靠才能达到设计要求[5]。
(2)A/D 模数转换器,该转换器的接口主要是与单片机进行连接,实现与主处理器的通信功能。其带有11 个输入端和串行控制,在进行模数转换时,利用12 位开关电容主次逼近途径。
(3)接口设计。其设计主要目的是连接各个控制器直接的接口,同时保证信息命令的准确传输。例如,字符型液晶控制器,对其显示作用的接口,要求能够使控制器与驱动器相结合,确保能够控制驱动集成电路。而存储用户自定义设置的字符发生器就在该芯片上。对于字符型液晶控制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时,选择8 位数据线,P0数据接口,该设计的目的是确保数据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准确性。关于二通插装阀启闭延时量的问题,可利用非编码键盘来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控制二通插装阀的压力反馈值,能够实现液压冲击器对冲击频率和效果的高效控制。而在自动控制系统下,非编码键盘与单片机P1 接口,可构架成为4×4 的电路,结合定时扫描技术,在单片机发生10ms 中断时,中央处理器快速响应并且对键盘进行自动扫描,两者的相互配合,对命令信号进项及时高效的结束操作。第四,电路设计,以往的自动控制系统仅能够利用IC 元件,进行输出电压信号的处理,电流范围仅在4 到20mA 之间,能够输出的信号以及范围相对狭小,功能规模利用率不高。而机电一体化设计中,对于电压和电流的升级,需要进行电路转换,利用电压调节装置,实现电流向电压的转换,也就是将4 到20mA 的电流转换成0到5V 的电压,同时需要干扰数据进行扣除,相应的得到了固定的电阻值。可将固定电阻与微调电阻进行串联设计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利用+12V 的电压作为开关控制电源,实现电路驱动。
4.3.2 软件设计
对于液压冲击器的软件设计,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其一,软件方面进行有机调节,首先,在程序内预设时间组,上文中提到的非编码键盘不仅可以控制开光,同时能够科学调动时间组[6]。而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受工作人员的控制,能够利用停止运行案件对冲击器实施相应的控制命令,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对于主程序,需设施初始化操作功能,在其进行初始化后,对存储单元进行彻底清理,使主程序对子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并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控制。子系统对时间组进行操作,需要打开定时器,完成循环操作后,子系统能够自动关闭或者开启定时器。最后,系统能够对键盘中断,进行抖动消除的操作,同时根据其闭合状态,判断其是否需要处理,最终结束工作流程返回即可。其二,智能化工作软件,对于控制系统设计时,压力变送器的使用要求较高,以此判断压力信号的传输情况来控制开关阀的开启关闭时间。而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模块,主要执行命令是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对制定模块进行驱动,并执行处理接口命令等。对于系统中的A/D 子系统,对其转换通道规范化设置,然后进行片选通道,同时,对其转换器设置为自动开启和延时操作。完成转换则转换结束,如未完成,需进行延时处理,结束后再进行全部转换,方可完成。对于自动控制中子程序对油锥阀的要求,首先,要么是按照开进和开回的步骤,要么是关进和开回的顺序阿里执行操作的;其次,对氮气室进行压力值采集,根据其压力实际情况,对油锥阀实施第一步的操作,压力值采集过大或不符合标准则返回第一步操作,直到采集到压力最小值,利用系统自带的运算能力得出反弹速度;最后,确定反弹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出变化率与最大值。结合上文中的步骤,才能使设备在复杂的环境中安全平稳运行。
5 总结
总之,机电自动一体化的设计是根据其发展前景与市场需求而变化的,随着建筑业和工业对其需求的逐步增大,而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使其发挥最大功效,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推动工业技术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