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行为理论指导下《摇摆时光》的翻译探析
2021-11-21吴敬辉荆文静
吴敬辉 荆文静
(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一、引言
《摇摆时光》(Swing Time)是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在2016年发行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两个爱好舞蹈的混血女孩的人生展开叙述,描写了在多元文化下两代女性对自身的文化身份探索的不易旅程。作品中许多文化现象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而翻译为实现跨文化有效传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是由多种角色共同参与,并“以目的为驱动,以结果为导向”的一种交际行为。因此在翻译行为理论指导下,翻译充分考虑翻译过程中的参与者诉求,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文章从《摇摆时光》的译文入手,研究在翻译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如何更好地呈现出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的文学作品的译本,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让中国读者深刻了解到作品中表达的文化主题和思想情感,实现该作品的功能交际的目的。
二、翻译行为理论概述
翻译行为理论由德国功能学派学者贾斯塔·霍兹·曼塔利于1981年首次提出,并在其1984年出版的翻译理论著作《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Translatorisches Handeln:Theorie und Methode)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结合了交际翻译和行为理论的概念,将“翻译”(translation)阐释成“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其认为翻译行为是由多种角色共同参与,并“以目的为驱动,以结果为导向”的一种交际行为。其中,曼塔利对翻译行为和参与者的角色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主要包含:翻译行为的发起者(需要该译文的公司或者个人)、中介人(与译者取得联系的个人)、原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作者(译者)、译本使用者及译本接受者。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但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首要和次要目标。其次,她认为翻译行为主要是传递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的信息,所以译作不再仅追求实现与原文的等值,而是呈现能满足翻译发起者需求的目的语文本。因此,翻译行为理论摆脱了以往狭隘的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的等值观,不仅仅追求译文与原著的语言及形式等值,而是开始从交际角度出发,使译者考虑到翻译过程的多个参与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行为交际功能。
三、翻译行为理论指导下《摇摆时光》的英译探析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纯语言转换行为,而是跨越语言与文化障碍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的繁杂信息传递的交互行为。在翻译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翻译行为需要多角色参与且相互作用,并从文化层面上对被译对象进行全局性的思考。这要求译者需要结合出版社要求、原文本的语言风格限制、文化背景差异、受众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生成最恰当的《摇摆时光》的目的语译本。文章探析译者在翻译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将翻译看作是复杂行为过程,融合有目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社会性行为,并在该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性翻译进行解读。
(一)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传递行为,更是需要跨越不同文化及思维障碍的文化信息的转换行为。曼塔利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行为,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文化碰撞的过程,因此译者需把握好原文和译文读者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保证文化传递的准确性并使其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在对《摇摆时光》进行翻译时,译者首先要深入了解当时的主人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一些带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提高文化意识,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内容,同时思考如何将不同的文化内涵恰当地表达出来,以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含义。
例1:
原文:Hair is not essential when you look like Nefertiti.
译文1:当你长得像奈费尔提蒂那样时,头发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译文2:你要是长得像纳芙蒂蒂那般美,头发才不是至关重要的。
注释:纳芙蒂蒂(公元前1370年~公元前1330年),又名娜妃蒂、妮菲蒂蒂,是埃及法老阿肯纳顿的王后。纳芙蒂蒂是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王后之一,传说她不但拥有令人惊艳的绝世美貌,也是古埃及历史中最有权力与地位的女性之一。古埃及语“纳芙蒂蒂”的含义是:迎面而来的美人(或译为:美人已然来临)。而它同时也是埃及人民对古代魔法之后的美誉。1912年,一位考古学家发现了纳芙蒂蒂的七彩半身像,她也随即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封面女郎,并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译文1和译文2均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文1将Nefertiti直接音译为“奈费尔提蒂”,并未解释这个人是谁,而这个词汇对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属于陌生信息,因此译文1没有将该文化负载词中隐藏的文化信息表达出来,使得读者无法领会其文化内涵。而译文2将该词汇的隐藏文化信息挖掘出来并增加了注释,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解释了“纳芙蒂蒂”是古埃及杰出而美丽的女王,更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女人的尊贵和迷人,拥有这样的样貌的话头发就不重要了。这样的译文能被读者更好地接受。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准确传递源语及目的语的文化信息,就要以正确理解原文和背景文化知识为前提基础。译者不是原作者,在双方背景文化知识方面会与作者存在差距,因此译者应当提高文化意识及解读能力,以原文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为基础进而进行有效的翻译。
(二)翻译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翻译是一种社会性的互动行为,在人际互动的关系网中,人们在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很少从自身考虑,而是要充分考虑到翻译过程中的多个参与角色。翻译过程包含了翻译行为的发起者、中介人、原文本作者、目的语文本作者、译本使用者及译本接受者。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仅仅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还需与发起者对话以满足其发行需求,与原文本对话以理解其文本所呈现的本质内涵,与目标语接受者对话使其更好地融入语境。译者将在多种角色的参与下促成翻译成果嵌入由劳动分工组成的社会中。
例2:
原文:‘Cyan do nuttin wid dat woman.I knew it from time she was small.Her will is a will of iron.’
译文1:“这个女人是青色的。从她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她的意志是铁的意志。”
译文2:“对辣(那)女人莫(没)有办法。她小时候我就知道。她是犟脾气。”
“nuttin wid dat”没有对应的中文译法,而翻译行为理论要求翻译时要能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译文1对该短语的翻译过于生硬,无法表达其内涵。为了使译文更加流畅连贯,译文2省略了对该短语的翻译,而是采用意译的方式,“对辣(那)女人莫(没)有办法。”用一种方言的形式表达出这个女人的性格特征,更贴合中国文化。此外,对“Her will is a will of iron.”的翻译,译文1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成“她的意志是铁的意志。”无法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而译文2体现了译者深入理解原文作者的想法,将其翻译成“她是犟脾气”,更准确地描绘出这个女人的性格。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使得目标语接受者能更好地融入原文语境,实现了原文本作者与读者的交际功能。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单单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媒介,而是要综合考量翻译过程中的多个角色的作用,不仅要关注译者的译作,还不能忽略发起者、中介人等因素,译者同时也要与读者交流,在认知层面达成共识,最终才能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
四、结语
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充分考虑到多种角色的需求,将翻译行为投入具体的翻译情境中,符合当今翻译活动的需要。在该理论指导下,译者服务于翻译发起者,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同时重视目的语使用者和接受者。该理论强调目的和动因,并尊重译者的地位,极为实用。该理论提醒了译者在对《摇摆时光》的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但不必刻意追求与原文的等值,而是将翻译放在一个大环境中,最终达到译文的融会贯通。译者作为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中介,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在多个角色的共同作用下呈现一个更恰当的文学译本,推动文化交流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