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①
2021-11-21吴伟
吴伟
(华东师大一附中 上海 200086)
高中是塑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素质拓展教育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高中阶段的素质拓展教育对于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体育课上的素质教育有助于推进自身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发展,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1 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素质拓展训练,就是教师通过独特的设计,来让单调的传统体育教学更加富有挑战性。通过对自身能力的挑战,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对于素质拓展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综合知识的学习为主,通过实践的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借此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素质拓展教育所注重的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达正是当前的高中教育所缺乏的能力培养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培养模式。在整体的素质培养当中,学生是教学的感受者,教师作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人,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身临其境,感受课堂所处的环境,能够让学生的主观意识有着更好的能动性,通过学生对自我认知的进一步加深,能够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风向。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对体育知识进行基本的认知,再加上体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帮助。总体来说,体育教学当中的素质拓展教育是完全符合新课标当中对于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的,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健当代青年人的体魄大有裨益。
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说,广播体操、田径、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而素质拓展教育则创新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在传统体育教学当中从未见过的项目,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对趣味性、刺激性较强的素质拓展项目非常感兴趣,适当增加课程的难度也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性,长此以往的素质培养,会对学生身体素质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素质拓展教育,学生需要具有坚定的意志力来支撑在项目当中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通过环境的适应来锤炼自身坚强的意志力。虽然理论上来看,素质拓展教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有着很多的益处,但是实际来看,很多的学习并不具备合适的教学条件。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条件来说,还需要教师和学校进行相关教学条件的研讨,因地制宜,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
2 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明确素质拓展训练的目标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提升体育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数的高中生没有很强的团队意识,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当中,大都是“各自为战”,一盘散沙。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训练当中适当增加团队凝聚力的培养项目,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树立团队至上的个人理念。对于学生个体的素质培养有助于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此来提升团队的整体竞争水平。例如,通过对素质拓展训练初衷的确定,来保证学生能够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因此,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团队项目来让学生对团队意识有着更直观的体验。教师在项目开展之前,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项目中,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对团队整体目标的达成,来促进个体的进步。教师在制定活动明细的时候,要对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有着明确的认识。针对相应的目标来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这样才能够让素质拓展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丰富训练项目,做好安全工作
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符合要求的教学方案,对教学内容进行最大程度的丰富。丰富体育器械的选择,加强体育硬件条件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对于体育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体育素质的目的。比如,在集体项目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人文关怀,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撕名牌等当下比较流行的体育运动新概念,加强活动当中的环节设计,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当中学到传统课堂当中学不到的知识。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学生的安全问题,由于体育素质拓展训练大都是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运动安全。素质拓展不仅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其身体条件的巨大考验,目前的高中生普遍运动量不高,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加大学生运动量的安排,让学生的身体能够适应这种运动量的变化。教师在项目开展之前需要向学生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时刻保持着安全意识。同时完善体育教学的相关管理工作,做好意外情况的相关预案,这样才能够全面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
2.3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硬性地传输体育理论知识,并亲身示范体育动作,由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方式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指明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并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对学生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鼓励其再接再厉,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具体评价的内容不应只限定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学习努力程度等给予综合评价,体现出素质拓展训练的实际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 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体育知识的承载者与传授者,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关系着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展开阶段性自我审视与自我调整,完善教学方法,深化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突出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体育教学工作水平,更好地满足当代高中学生的现实性学习需求。
3 结语
对于体育教学来说,素质拓展教育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始终是密不可分的。体育教师应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的展开,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