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2021-11-21许晓红
许晓红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02249)
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要想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大学生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需要分析影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这既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又需要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学校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多方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1 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自身因素
首先,大学生自身不重视体育锻炼。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但心智尚不成熟,存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且难以改变。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他们过分重视文化课成绩,忽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即便进入大学校园,也认为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态度及锻炼氛围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也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的最直观表现[1]。
其次,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大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空闲时间多用于通宵上网、追剧、睡懒觉等,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部分男生存在喝酒、吸烟、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这违背了合理膳食及健康生活的理念。这些问题造成大学生休息时间不足,营养摄入量不足,导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2]。
1.2 社会因素
首先,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附近有很多网吧等娱乐场所,且数量逐年增加,这就导致很多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深陷其中。另外,生活条件改善,使得部分学生出现营养过剩情况,大学生肥胖率增加,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习惯乘车出行,很少选择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3]。
其次,家庭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在家中受到父母宠爱,很少做体力活动。自小就缺少身体锻炼,加上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学生需要熬夜完成作业,直接影响到其身体素质。
1.3 学校因素
虽然教育部不断强调锻炼的重要性,但实际落实效果不理想,高校很少组织体育活动,即便组织也是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敷衍了事,无法达成预期效果。此外,高校内部缺少足够的运动场地与器材,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原有的体育设施与场地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另外,一些高校出于利益,将扩建的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服务,即便学校学生使用也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直接阻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2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措施分析
2.1 转变体育锻炼态度,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合理利用课外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与体育活动,既可以拥有强健的体魄,又能认识新朋友,有利于自身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身心的有效放松。此外,体育运动可以调节食欲与睡眠,通过体育运动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可以保证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为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价值的引导与培养,使他们意识到身体素质对自身健康、未来发展、创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在以后大学生活中能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另外,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标准,提升大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健康价值观,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建设中,应结合实践训练,加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在体育训练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等的渗透,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
就当前情况而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价值观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与措施,搭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平台,有助于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大学生应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参与到体育锻炼或体育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2 改革传统训练模式,提高体育教师素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身体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对传统训练模式产生了倦怠感,不仅提不起训练兴趣,同时也达不到训练效果。因此,在组织大学生开展训练时,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传统训练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探索出一套既能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又能有效提升其参与积极性的训练模式,帮助大学生稳步提升训练质量[5]。
体育教师在针对大学生训练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时,一定要尊重科学,综合考虑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训练目标等因素,科学地设置训练的强度和形式,切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随意修改。另外,在整个改革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进行训练的本质目标。
对于训练而言,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素养不仅关系着训练开展的效率,甚至直接决定训练的效果。若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素质欠缺,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仅不能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系统且全面的指导,同时针对大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突发情况等也不能进行正确解答及合理应对。因此,想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训练质量,首先要保证体育教师个人职业素养达标,如此才能针对大学生训练内容进行合理优化,提升训练整体质量,促进大学生训练优势的全面发挥。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并不只是关注其技能水平,还要关注训练质量的提升,体育教师应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彼此真实目的及实际需求,在答疑解惑的基础上,深入大学生内心,从而设计出更好的训练内容及训练计划。
3.3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措施
3.3.1 速度训练
在体育运动中,应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速度素质。从以往的比赛、训练中可以发现,大学生的速度越快,越容易获得比赛的胜利。另外,大学生具有较好的速度素质,有利于自身运动方向和形式的改变,如此能够瞬间对调自己和对手的攻防位置,对比赛结果影响极大。所以,在组织体育大学生开展训练时,一定要加强速度的训练和提升。通常情况下,速度训练可以通过冲刺跑、场地跑和快速跑等方式进行。其中,冲刺跑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升瞬间爆发速度的能力,主要训练模式为在50~100m范围内进行反复冲刺练习,力争达到自身身体极限;场地跑最常用的是沙地、楼梯等一些比较特殊的环境,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速度的同时,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反应能力;快速跑是指让大学生在100~400m的范围内进行跑步训练,通过对自身速度、呼吸、肢体频率的合理控制,实现速度素质的提升[6]。
3.3.2 力量训练
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大学生技术的完美发挥离不开力量素质的支撑。同时,组织体育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力量训练,能够提升其肌肉力量、韧带弹性及灵活性,扩大其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于较难动作的完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因此,在大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加强力量训练。研究证明,大学生最合理的力量训练频率应为每周训练4天。
抗阻训练是力量训练的方式之一,这需要借助综合力量训练器,为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器材的规格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力量训练还可以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形式开展,同时随着训练的深入,需要根据大学生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开展负重练习,应科学设置训练强度,训练负荷应随着训练的开展而逐渐增加,如此确保大学生力量的提升。
3.3.3 耐力训练
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关注大学生的速度及力量训练外,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耐力训练。教师可在每周设定固定时间来进行耐力训练,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体能和身体、心理适应能力,并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训练。例如,长跑、马拉松等,从1500m到3000m再到5000m,逐渐增加距离。在整个耐力训练过程中,应确保大学生的心率维持在160次/min左右,一旦超过,应立即要求大学生减速,并逐渐停止训练,短暂休息之后,再开展下一项训练项目。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情况,应制订合适的方案,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大幅度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高校要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针对学校大学生的身体情况,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体魄是学习前提与保障”的观念,进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