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奏响小蘑菇大产业的致富曲
2021-11-21马爱平
文/马爱平
“木耳冰激凌、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不管走到哪里,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总是在探讨食用菌的创新。
40多年来,从技术支撑到产业孵育,从科技培训到科技教育,李玉为食用菌产业脱贫注入科技元素,奏响了小蘑菇大产业的脱贫致富曲,体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李玉荣获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美可不是颜值,应该是一颗真正奉献的心。合格的菌物学者和‘蘑菇人’要拥有把蘑菇情结深植生命的修养,为蘑菇事业奉献终身的自觉,在菌类天地间驰骋的自由,让菇农致富奔小康的善良。为国为民创造出应有的价值,打造中国蘑菇特色,使中国的蘑菇事业屹立于世界蘑菇之林。”李玉如此解读“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构建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
1978年,从考取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李玉就踏上了菌物研究的拓荒之路。
几十年来,他在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挖掘了大量菌物资源,构建了全新的菌物系统分类体系,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创立了“菌类作物学”。
李玉以创新成果为依托,研究解决食用菌工程技术难题,先后主持并带领团队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菌类工程研究项目,如国家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973”、“863”、“94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过亿元,促进了菌物科学的发展和食用菌产业化升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深入全国各省区开展菌类资源调查,获5万余份标本与菌株,完成了《中国真菌志(香菇——侧耳类真菌)》等三部志书和《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的编研,使标本和菌种保藏量居于国内前列,成为我国这一领域重要的资源库。这些基础研究不仅保护了种质资源,挽救了一批濒危物种,更为进一步评价、利用和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李玉仅黏菌就报道了43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43%,发表新种100余个,开了中国人命名新种的先河,使我国黏菌的研究居世界前列。出版了《中国真菌志》黏菌卷一、二和两部专著。
他在国际首创“一区一馆五库”菌物种质资源保育技术体系,并成功在甘肃祁连山、吉林长白山、中俄和中朝边境、安徽大别山等地实践应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种质核心基础。首次建成全球集食药用、毒、野生于一体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全基因数据库,抢占了国际食用菌育种新高地,为实现食用菌产业强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李玉在食用菌领域破解作物秸秆基质化利用难题,重点突破食用菌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和高效育种两大技术瓶颈,国内率先建立食用菌原生质体制备和遗传转化技术体系,选育黑木耳、玉木耳等广适性品种45个;集成创新出两棚制花菇生产、米菇间作、全株高值化利用等9项生产工艺,全日光间歇迷雾栽培黑木耳、小孔出耳等12项原始创新关键技术,颠覆了食用菌须棚室遮光保湿栽培传统理念,填补多项世界空白,产生经济效益达300亿元。
他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食用菌产业是我们的根基,应用真菌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离不开生产一线。”李玉常对学生说。
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价李玉在食用菌产业化上作出的贡献,认为李玉在理论上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环,创新研发出适宜北方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和集成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改变了食用菌产业低水平徘徊的局面,显著提高了食用菌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率,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科技扶贫让小木耳变金耳朵
现代化的木耳菌包棒,有的直接放在薄膜上,有的如糖葫芦插在钢筋棒上,有的则吊起来如连起来的小沙袋,待木耳长大盛开,个个似花团锦簇,精神抖擞。
从2012年开始,李玉便积极投身全国脱贫攻坚事业,并扶贫捐款达480万元。他在国内首次倡导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扩”“木腐食用菌草腐化栽培”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食用菌“五位一体”科技扶贫新模式。
他与全国40余个县市签订扶贫合作协议,每年累计有260余天率队躬耕河北阜平、陕西柞水、安徽金寨、云南澜沧、吉林洮南等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带领农民精准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示范推广30亿菌袋,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
2017年,由科学技术部牵线,李玉团队奔赴柞水县开启科技扶贫行动。2017年12月7日,在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的见证下,柞水县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扶贫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合作事宜迅速提上了日程。
“食用菌产业具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三个特征’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五不争’的特点,我们一定要鼎力支持,用科技支撑柞水木耳产业的发展。”李玉说。
“菌种好菌才好。李玉院士团队进行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木耳栽培品种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和鉴定,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对柞水本地主栽品种进行了改良,创制和选育了适合柞水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新种质和新品种。”科学技术部第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县执行团团长,科学技术部挂职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利斌说。
什么时候该浇水、该通风?现代化菌包生产对农户、基层干部来说,颇为陌生。李玉团队制定了木耳的生产标准和规程,并进行了培训。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科技为柞水木耳插上了“翅膀”。
总书记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食用木耳,毕竟产值有限。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李玉团队开始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
2018年,科学技术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设立了定向课题——“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繁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课题把扶贫工作做实、做细。
该课题主持人、李玉院士团队成员、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王琦介绍,一年多的时间,李玉团队30余人多次深入柞水,筛选优良宜栽菌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完善木耳产业发展规划,培训农户和技术人员,木耳冰淇淋、木耳超微粉、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新产品相继被研发出来。
“我终于还清了债,脱了贫。”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57岁的陶伦红高兴地说。他于2019年4月到柞水木耳菌种繁育及产品研发示范基地务工,学到了技术,赚到了工资。
味鲜、个大、肉厚,两年后,柞水县正是依靠木耳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时这样点评。
“总书记的点赞,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是中国食用菌产业迈向全新里程的进军号。”李玉振奋地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下一步脱贫攻坚之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挥科研成果对生产的推动作用,使农民朋友的生活更加美好。”李玉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