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元投资初创回顾:以产能合作促互利共赢

2021-11-21韩红梅编辑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拉中非非洲

文/韩红梅 编辑/王亚亚

改革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主席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巴西工商峰会上提出,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合作转型升级,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并宣布设立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2015年6月,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下称“中拉产能基金”)正式成立,中拉产能基金围绕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设,聚焦于制造业、高新技术、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农业、金融合作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支持我国产业优势与拉美国家需求相结合。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的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设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重点投资于非洲地区,服务于非洲“三网一化”(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区域航空网、工业化)建设。2016年1月,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下称“中非产能基金”)正式成立。

两支基金设立以来,秉持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在各自的投资地域奋力开拓,辛苦耕耘,以股权投资为主,灵活运用债权、可转债、子基金和贷款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原则运作,帮助国内的优质产能走向拉美和非洲的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与当地需求相融合。通过商业化运作,两支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同时,促进中拉、中非合作,为改善当地经济和民生贡献力量。为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2019年年初,丝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丝元投资”)成立,对中拉、中非产能基金实施集中统一管理。

发挥金融功能,助推中拉、中非产能合作

拉丁美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然延伸的重要方向,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拉美和非洲都是“一带一路”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多个拉美和非洲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拉和中非间的合作正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前进。丝元投资因地因时因项目制宜,在风险可控制、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努力配合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拉美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尤其是原油、黄金、铁矿石、铜、钢材、咖啡等大宗商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市场环境看,大多数国家具备较为成熟、规范的经济和金融体系。近几十年来,由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不够理想,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方面,对资金和技术支持有较高的需求。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数量较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和拉美之间的经贸和文化往来日益频繁,相互间的了解不断加深,且双方发展阶段相近,在经济、技术和贸易领域都有高度的互补性。中拉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2015年和2016年,中拉产能基金的首笔和第二笔出资跟随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三峡集团顺利落地拉美最大国家巴西。在南美洲第二大的巴拉那河流域,三峡团队用全球领先的发电技术为已投运几十年的水电站带去新生,大力保障了当地工业和居民用电。这个项目不但惠及当地民生,还是三峡集团树立开拓国际市场、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重要里程碑。目前,三峡巴西已成为巴西清洁能源发电领域的领导者之一,除了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外,在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为巴西做出了许多贡献:不仅投入额外资金用于保护电站周边环境,还组织就业促进活动、投资文化公益设施,促进社区发展。

目前,除巴西外,中拉产能基金的投资还随着优质中企进入了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拉美主要国家。截至2020年年末,基金累计投出项目8个,累计投资总额约23亿美元,撬动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

非洲土地广袤,拥有丰富的油气、矿产、森林、耕地和水利等资源,以及较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农业生产、制造业等方面有天然的发展优势。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经验能力欠缺,大多数非洲国家需要在资金融通、技术引进等方面借助国际合作来支持本国发展。我国作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拥有可用于非洲的技术、装备、人才、资金等优势。中非之间存在巨大的互补效应,双方产能合作恰逢其时。

在冠有“非洲手机之王”美誉的传音公司背后,就有中非产能基金支持的身影。2017年,基金参股传音,该项目给非洲带来的不仅仅是适合非洲市场需求、物美价廉的产品,还有整个生产链条及近8000个就业岗位。传音公司不仅改变了非洲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还造福了当地人民。

除传音公司之外,中非产能基金还在能源、矿产资源、制造业等领域支持了多个中企与非洲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带动了非洲国家相应产业的发展及就业,切实惠及了非洲人民。截至2020年年末,中非产能基金累计投出项目21个,累计投资总额约29亿美元。

夯实投资管理,兼顾收益与安全,投前与投后并重

丝元投资建立了多层次的风险管理架构。一是实行投资业务团队与风险管理、法律团队双线平行作业,公司风控、法律人员在项目早期即参与其中,各条线多角度交叉论证项目的安全性,充分识别、评估风险,并且项目从立项到退出,每个决定都由投资决策委员会集体审议。二是公司高度重视尽职调查,调查方式多样灵活,内容覆盖全面;必要时,公司还选聘行业声誉高、经验丰富的外部财税、法律和行业专家,进行专业全面的尽职调查。三是公司利用量化手段管理风险,开发了一系列数量和财务模型,用于测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并购项目的资产估值,以及合作方的财务状况等,并针对不同项目确定不同的风险调整和收益要求,使得收益与风险相匹配。四是公司重视投研结合与经验积累,定期对各类投资项目进行案例总结与回顾,在投资中学习,在学习中投资。

作为商业化运作的投资机构,丝元投资看重投后管理的价值,把提高投后管理能力作为增强机构投资软实力的重要发力点,为投资项目增值赋能。首先,打好管理基础,提高各团队投后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其次,要求各团队投前和投后互相辅佐、互相支持,用投后管理经验反哺投前调研、谈判和决策,不断检验公司的投资逻辑。此外,通过发挥基金的优势和独有视角,尽可能向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之外的支持,以实现投资增值,公司与被投企业双赢。目前,丝元投资已建立起较系统化的投后管理机制,投后管理经验不断积累。

关山初度,前路犹长,丝元再扬帆

2021年夏日,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丝元投资主动创新业务模式,圆满完成两支基金在初创期的任务。可喜的成果让我们更加坚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代滚滚向前,挑战从未消失。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波及各行各业;世界经济增速总体放缓,全球贸易摩擦反复、升级,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尽管存在众多不利因素,但我们也要看到,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正在不断前行,“一带一路”倡议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成为大趋势。

拉丁美洲的市场化进程及相关领域的改革,带来新的投资并购机遇;非洲的人口红利和所处发展阶段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1年,“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拉美和非洲在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绿色特征,许多国家政府对项目的绿色、环保情况也格外重视。当前,丝元投资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同时,也在探索一条绿色可持续化的投资道路。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承载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待,我们更有必要回顾和学习党和国家的历史,从过往的经验中提炼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确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持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努力成为中国产业投资者进军拉美和非洲市场的最佳投融资合作伙伴。

国之所需,民心所向,虽素履亦以往。

猜你喜欢

中拉中非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与中非合作
新的一年中非关系昂首向前
中拉媒体人共话“命运共同体”
中非合作迈入新时代
以“八大行动”谱写合作新篇章
建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数字中枢的构建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