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思政研究
2021-11-21吴用成
吴用成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1 研究背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将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要形成“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实现高校全课程育人的“协同效应”[1]。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整体结构之中的重要一环,武术中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武德修养、意志品质培养、礼仪教育、人格塑造、社会化推进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相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开展武术课程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还能够让当代大学生在武术运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传统武术文化拥有很多思政元素,能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能把武术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武术课程实践中,将其转化为实际力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体系。因此,为促进高职院校武术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充分挖掘武术的思政元素,做好武术教学革新,更好地提升武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影响力。
2 武术思政元素的整理与挖掘
2.1 “先礼而后兵”的君子礼教
武术本质上是一种技击术,起源于暴力冲突与格斗搏杀,历经数千年的传承,深受传统儒学思想的影响,催生出谦谦君子的礼仪文化,使人摆脱了野蛮[4]。武术在传承时非常重视礼仪的教育,强调尊师重道,为人有礼有仪,当与人切磋武技时,要先礼而后兵,并点到即止,体现了相互尊重、以武会友的传统礼教。而对于拳术或器械的修炼都遵循回归原点、周而复始的“套路”,体现了从一而终、万法归一的思想境界。习武人好侠义之道,他们以惩恶扬善为宗旨,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种武侠精神一直为中国社会所推崇,虽然当今时局武侠风光不再,然而武侠精神一直作为“礼教”的具体化体现却深入人心,如今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侠义精神,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勇敢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2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武德修养
在传统武术师徒传承过程中,师傅收徒弟是有着很严格的标准的,除了考验求学者的身体条件是否达标、是否有天分、是否有恒心、毅力之外,还有一个决定性条件就是求学者的德行,即武术不传品行不好的弟子,以免学成以后为祸人间。拜师学艺最先进行的是武德教育,崇武尚德是习武人的准则,注重内外兼修,要求德艺双馨。武谚有云“未曾习武先习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的不仅是“术”,还要修“德”。
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关乎着一场战争的胜败。随着火药被人类所利用,武术不再是战争胜败的因素,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际,在被西方列强嘲笑为“东亚病夫”的时刻,武术却发挥着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从戚继光抗倭,到郑成功收台湾,从霍元甲创建精武体操会,到李小龙将中国功夫打出国门,是老一辈的武术家鼓舞人们同仇敌忾,抵御外侮。和平时代武术的主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可是不能忘记武术曾经给人们带来了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4 “永不言败,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
精湛的武术技艺需要习练者刻苦的训练,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形成动作定形,形成自己的武术风格,而身体的对抗也需要习练者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击打能力。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年轻人永不放弃、承受挫折的精神;使得娇生惯养的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武术团体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要求学生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武术训练的过程中组织学生布置场地、回收武术器械,培养学生珍惜爱护公共财产,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集体主义观念等。
3 安徽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就武术课程而言,“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高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将武术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使其育人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但从安徽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武术的思政育人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武术教学目标“顾此失彼”
目前,大多院校在体育课中都开设了武术选项课程,但只是侧重于武术技术的教学,多以套路为主,如初级长拳、24式太极拳等,武术教学目标也偏向对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对于武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通过什么形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并不明确,虽然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强调武德的重要性,强调“以礼始、以礼终”,但武术的思政功能不仅仅只有武德,还包括很多其他思政元素,但由于其教学模式重技术,尚没有实现武术育体与武术育人的融合。尤其是现阶段大学生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意识淡薄,这也为通过武术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增加了难度[5]。
3.2 武术教学模式机械枯燥
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活泼,他们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浓厚,但是现在的武术教学模式是教师对所有学生教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些学生对格斗有兴趣,有的学生则对套路感兴趣,有的学生有基础,有的学生则基础非常薄弱,这就导致了现有的武术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在课堂中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武术教师将大量的时间用来教技术动作,忽视了武术的思政教育,对武术文化、技术动作内涵鲜有涉及。
3.3 武术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习武是一场磨练意志的长期而艰难的“修行”,需要练习者长时间的付出及不断的“磨砺”才能有所“体悟”,而目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开展仅通过每周1次的武术选项课来进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难以对学生的精神层面起到积极影响。
3.4 武术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武术套路的教学相对于格斗而言更加安全,且组织形式相对便捷,所以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武术教学时选择教武术套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动作方法及路线、方向进行演示及教学,学生对教师示范动作进行模仿及练习,而对于武术的历史、武术动作的应用、养生应用、对招拆招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却讲授较少,使得武术变为纯粹的体操运动,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失去了对武术的兴趣。另外,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清楚如何促进武术和思政的结合,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3.5 武术第二课堂缺乏指引
高职院校武术的第二课堂主要为武术社团或武术俱乐部,一般由高校的团委部门负责管理及指导,在武术社团里,一般由学生自主组织社团活动,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社团活动并没有实现武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致使社团活动流于表面形式,难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4 武术课程与思政融合平台的构建
4.1 武术俱乐部教学的“课学”思政融合
基于武术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窘境,需对武术进行教学改革,笔者的观点是在高职院校开展“3自主2技能1教多指导”的体育俱乐部制度。“3自主”即自主选择俱乐部项目、上课时间、教师;“2技能”即1年学1项累计至少掌握2项运动技能;“1教”即1名以上专职教师教学管理,“多指导”即课内课外的多技术指导。俱乐部包括初级班、中高级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俱乐部班级,细化教学班级,如武术套路、武术散打、女子防身术、太极拳等,教师可因材施教,改变以往统一的课堂、机械的教学模式。
4.1.1 更新教学目标,建立思政元素资料库
高职院校武术教师在俱乐部教学中需要根据不同学情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除了要明确技能目标外,还应明确通过武术学习后思想上、情感上和价值观上应有什么样的收获,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围绕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立思政元素资料库,由课题组教师实时上传和更新,分享思政教学案例,共享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可以积极促进将思政元素与大学生思想生活进行结合,在武术教学课程中设置一个武术与思政关系的思考分析模块,通过思政教学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武术教学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体育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开展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也要进行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突出武术的“礼教”、武德、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或某个招式的由来、演变及文化内涵、对招拆招等方法。回归传统武术传授时师傅对弟子品格的考核,教育学生尊师重道,欲习武必习德,这样才能达到“以武化人”的目的,也使得武术成为永不“褪色”的课程[6]。
4.1.2 创新教学手段,线上与线下平行教学
建设超星学习通、泛雅平台、云课堂等软件的智慧武术课堂,上传武术理论知识和教学视频。课前,学生通过教师上传的武术名人传记视频或者技术动作演练视频,提前进行预习。课中,教师对技术动作的基本要领和重难点进行详细解读,并进行示范教学和分组练习。课后,学生可观看技术动作视频进行复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传至线上课堂。从体育院校视角出发,分析大数据时代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突出特征。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近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完成线上课堂的作业评定并进行答疑解惑,学生也可在线上课堂中对教师进行评价和教学反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互相监督的效果。教师在线上课堂中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发言,提高学生自律能力。
4.2 武术段位证的“课证”思政融合
武术段位制是以技术要素为核心,主要特点就是打练结合,既有套路单人演练,又有实战双人对练,体现了传统武术的回归。武术段位制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分为九段。将武术段位制引入职业院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如拳术、剑术、刀术等,并通过特定形式考评获得相应的段位证书,不同段位有不同技术和理论方面的要求,段位越高难度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武术的成就感和认同感,加深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4.3 身体训练的“课训”思政融合
4.3.1 体育基本技能训练
以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为抓手,以实现“健康第一”理念为目标,建立学校体育与健康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提供体测动态,实现体测宣传工作的高效化。学生可查询测试项目的标准及自己的成绩,教师也可上传相应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以掌握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制作学校的体育资讯内容,上传教育部门最新的体育政策及国内外实时体育讯息。目前,大学生体测主要由体育部门负责,每年都是由体育教师通知学生体测时间,但学生准备不足,“被迫上阵”参加体质健康测试。学校体育与健康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可以使体质健康测试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自觉加强基本体育技能训练,不会排斥体质健康测试,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同步提升。发掘体育思政元素并传入该平台,如体育励志故事、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的视频等,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4.3.2 武术专项素质训练
在武术“第二课堂”中实现思政育人。要求学生自主参加武术社团,以武术俱乐部教学为主,武术社团活动为辅,以指导教师负责制为主,积极开展学习、训练、比赛等社团文化活动,开展“导生制”,培养俱乐部高级班学生成为教师助理,这样既可以协助指导老师管理社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将武术文化、武德、武礼渗透到社团活动中,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注重武德品行,把武术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修养,也使得武术课程内容与思政目标融合更加完善。
4.3.3 终身武术信仰训练
提倡“闻鸡起武”的个人“修行”,鼓励学生养成早起晨练的习惯。当前大学生普遍意志力薄弱,可以熬夜却不能早起,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这说明武术训练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说明武术需要练习者下苦功夫,仅靠教师在课堂上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磨练,坚持早起锻炼可以弥补因武术课堂教学时间不足而导致的问题,唤醒学生自强不息的武术信仰,催生出学生习武习德的内在动力,这样的内在驱动也更为长远,同时,终身武术信仰也是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重要保障[7]。
4.4 武术竞赛的“课赛”思政融合
目前,各大高校秉承以赛促教的理念,使得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在校园武术比赛、省市级武术比赛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武术更好地实现思政育人,在比赛中考虑对运动员、教练员个人或集体的精神风貌,运动员赛前赛后武德表现及体育道德精神的展现,服装、器材、赛事管理的配合等方面,进行武术竞赛的思政融合。此外,除了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竞赛思政教育,高校教师、教练员也要定期参加教学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及指导能力,学会先进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注重竞技比赛中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起到积极影响。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武术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在习武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感悟武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自信,给学生带来思想上、情感上、价值观上的积极影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武术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冲破束缚,充分发挥武术的思政育人功能,完善培养方案,修正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地认可、喜爱、传承传统武术,将学生学习武术的主动性充分地展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