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育的核心理念
2021-11-21闻武
闻武
(南京医科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00)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1]。然而,当下的武术教学仿佛陷入了一种不适应时代的困顿,这不是学生对武术失去了兴趣,而是对武术这门课程颇有怨言。究其原因是,高校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而武术的教育理念却没有顺应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该文对高校武术的教学理念作出一点思考,以期为日后武术课程的良好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1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武术的内生动力不足
1.1.1 武术课程的“吸引力”不足
对于一些体育项目,如网球、跆拳道、瑜伽、飞盘等,学生只需要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加以学习,就能很快地掌握相关技巧,短时间内就可以在该项目的实践中获取运动乐趣及效能,进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考虑到高校学生交友圈密集,相处时间较长等特点,还会反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交流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运动风气,吸引更多的学生产生兴趣,参与学习。
反观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尤其是武术,学生对其有一定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对武术充满兴趣,另一方面又对武术课程学习的辛苦有着莫须有的幻想和恐慌[2]。加之武术学习的周期较长,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武术循序渐进的学习理念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更显得格格不入。
同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在如今“流量为王”的时代,某些所谓的“武术大师”,都打着武术的名号招摇撞骗,博人眼球,不惜以牺牲武术道义为代价,进行着拙劣的商业游戏。虽最终大都以闹剧的形式收场,但却对社会民众特别是对外部信息吸收能力极强的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中华武术在一次次的“毒化”下,仿佛披上了“狼来了”的外套,被学生敬而远之。
1.1.2 武术课程的“竞争力”不足
武术作为一种从捕杀技能、攻防手段中演化而来的运动项目,从根源上与其他许多诞生于游戏、竞技、养生中的体育项目不同。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在不断的改良与发展中慢慢褪去了其骨子里那种生与死的博弈理念,却依然在一招一式中显露出它的攻防内核。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在治安相对稳定、法制相对健全的当下社会,武术技能在日常生活中鲜有运用,学生没有学习武术课程的需求和必要。再者,学习武术套路或散打,深入其攻防、技击的内涵,也极易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这与体育课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习各式各样轻松愉悦的锻炼手段或技能,享受身体运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增强身体素质的初衷背道而驰。
同时,不同于专业院校武术课程设置的目的,普通高校的学生没有武术比赛的压力,也没有精进自身武术造诣的需求,更少有学习高难度武术的基础。在缺乏对武术课程的宣传或对武术了解不足甚至有偏见的情况下,喜欢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会选择三大球或三小球,需要塑形健身的学生会选择瑜伽或健身课,倾向于高雅美观运动项目的学生会选择体育舞蹈等课程。虽然说武术运动既能竞技,又能强身健体,也是力量与美的体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大学生需求越发明确的情况下,武术课程显得“博而不精”。相较于其他体育课而言,它难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学习手段和运动乐趣,更不能保证学生在武术课程学习结束后会成为其心之所向的“武术大师”。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早年就有学者调查指出,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以国家规定的武术套路为主(主要是规定的初级教学套路),这一方面有利于教学计划、考核内容的制定、实施,同时也为日后开展训练、比赛奠定了基础,但是这种大一统的做法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和积极性[3]。时至今日,在各个普通高校武术教师们的发声中不难发现,现下的武术课程设置,与先前竟别无二致,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而有太大的改变,课程内容依旧单薄,纯粹的套路教学没法做到因材施教,更无法针对个体差异或需求进行教学。
近年来,国家对武术事业发展的肯定,无论是2020年1月武术被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还是同年12月我国申报的“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抑或是2021年针对武术乱象出台的《清理整治武术乱象规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等都能看出武术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但伴随着武术运动重新崛起的高涨呼声,却迟迟没有等来本应应运而生的武术教育改革,更没有看到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合理改善。
高校武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滞后性等都导致武术课程的开展与实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4]。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武术课程的编排需要足量的知识储备,更需要投入很多的心血。教师在选定某一套教学套路后,首先要能熟练演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获得学生的认可,其次还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或手段,才能在有限的教学周期中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时俱进更改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理念,但在实践中却需要武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奉献,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但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武术套路的学习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学习体验,在绝大多数的课堂中,学生将精力放在了模仿和记忆老师的动作上,缺乏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难有学生主动与教师探讨武术动作中的含义[5]。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变得机械化,“动作示范法”成了武术教师仅剩的王牌,难以获得教学过程中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也难再有积极性对课程加以思考和创新。另外,武术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去除那些存在运动伤害风险的内容,如器械、散打等,即便教师知道这些是学生最有兴趣的部分,却还是会在利弊权衡中排除尽可能多的安全隐患。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选课前,他们可能会对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存在疑虑,容易对武术考核的难度和自身身体条件感到压力;上课过程中,因为课程的时间限制,学生的学习更倾向于一种单纯的动作模仿,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套路中所蕴含的攻防技巧,更不能将其践行到实际的生活中,课堂教学无法达到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预期,导致了学生在主观上学习情绪的不满;课程结束后,可能有学生由于没有获得满意的学习成果,就否定了武术学习的价值,更有甚者会大肆宣扬武术学习的枯燥乏味,却不提及在学习期间获得的种种收益,致使许多本想选武术课的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也让选了却还未上课的学生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2 普通高校武术教育的核心理念
2.1 思想理念——以武德教育为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作为当今教育的根本,不是仅仅把知识文化“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6]。武德作为武术的精神文化内核,体现了习武之人内心的情操或境界,是武术课程中天然的思政教育理念。将武德教育贯穿于武术课堂,既顺应了时代教育的需求,更有益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价值、人生、荣辱等观念。
中国武术在思想的发展道路上受到主流思想文化的熏陶与指导,是无可非议的。众所周知,儒、道理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石,而武家学说则盘踞在这两家理念之中,以“儒”为养,以“道”为鉴,在汲取养分的同时,发展出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两千多年来居于传统思想正统地位的孔孟仁学,是中华武术理论、武术道德思想的核心,起着武术行为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作用。“仁”是武的主要精神,“义”是武的内在坚守,“礼”是武的表现形式,“智”是武的内在需求,“信”是武的道德操守。在“五常”思想的约束下,武术自成一家并孕育出“武德”理念,追求自强不息,立己达人,但也与原本略显板滞的儒家教条有所不同。豫让的“士为知己者死”,子路的“君子死而冠不免”,聂政的“政将为知己者用”等,便是只有习武者、只有大侠才有的情感操守和精神境界。武者以其高尚的道德力量、超然的道义精神和正义的人格践行着一种民间传统,并以尊严与正义诠释着侠义精神的内核。武德作为习武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美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指导人们共同的武术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并渗透在习武者的思想和言行中。重武德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思想道德和职业修养上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形象,从而激起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并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和信赖感,使学生乐意学练武术并接受训导[7]。还要将武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善于将武德的精神思想、德育理念,以故事的形式阐述给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对其进行精神食粮的补充。要常与学生交流有关武术的时事热点,不避讳谈论武术圈中时有发生的乱象,正面回应学生这些事件中存在的武术道德缺失,加深他们的印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想象,激发他们对中华武术的向往、对武术价值的肯定,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教育结合武德思想落实到其内心深处。
武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项目,具有着强烈的时代性与民族性,而武德是武术的精髓与灵魂。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将武术中的武德教育理念与价值功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也必将得到传承与弘扬。武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得益彰,对于当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在弘扬民族精神上有着共同之处,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稳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8]。
2.2 手段理念——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整合
从辩证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多长于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而短于品德、审美及情感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与情感交往,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人格、审美、情感方面的感染和熏陶。而传统教学理念中的文化精神向来以“重神轻巧”“大道无形”为特征,因此,存在一种内隐的对有“形”教学手段的排斥心态,与现代化教学理想相冲突。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手段取长补短、有机整合,落实到武术学习中去,既可以改善学生疲于学习的窘境,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要作用。
从现代化武术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资源,摒弃纯粹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在课堂或课余时间,用影视资料或文字图片等多元化的方式刺激学生,加强学生对武术的渊源、文化、发展、现况等方面的了解,并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引发问题,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武术学习不仅是技法的掌握和套路的演练,也是文化思想的传递和师生互动的过程。单纯地讲解动作和一味地灌输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学习需求,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教,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入手,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从传统武术教学的角度来看,武术教师要摸清当下的社会环境,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武术学习不再是当年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模式,而是一种“手把手”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融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关心学生,在其遇到疑惑与困难的时候不吝啬地给予援助。同时,还要仔细分解教学内容,透彻研究教学方法,使武术化“无形”为“有形”,给学生解释清楚套路动作中一招一式的由来、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在教学伊始不“画大饼”,用“主动承认”的方式,告知学生武术学习过程的艰苦,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并认同学生的学习成果,认可学生的学习进步,尽可能以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要通过武术学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积极进取、主持正义、不怕邪恶、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及爱国主义精神[9]。要让传统武术教育理念不再只有传统的训诫和严惩,还有新时代的温暖与关怀,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成就感。
3 结语
武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校的时间相较于其他主流学科来讲还十分短暂,但并不能否认其课程价值及重要性。教师在武术课程的教学初衷与设计理念中,都应当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享受武术带来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核。高校武术课程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一套武术动作这么简单,更要让学生将武术中的精气神传承下去,这才是武术培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一位武术教师当仁不让的义务与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