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①
2021-11-21王亚军鲍建伟
王亚军 鲍建伟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9)
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道,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不单是明确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点,同时还给其他各类课都提出了同向同行,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形成了协同效应。
1 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优势
大学课程中单纯依靠思政政治理论课来引导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更贴近于生活,会深受学生的喜爱,所以开展课程思政相比较其他课程更加有优势。可以在体育训炼的过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人主观所需。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在育人育才上的作用,最终实现育人育才的辨证统一。
2 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必要性
2.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
学校要挖掘出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的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这样来大力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让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感染力、亲和力,让学生在思政教育熏陶下,感受到专业学习的温度,由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2 高职院校挖掘体育课程教学魅力的需要
体育课不仅是一个可以强健人们体魄的课程,还是一个可以强健人们灵魂的课程。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政同向育人课程,挖掘体育课程中与思政教育的相同点,以一种更贴近于大学阶段学生成长实际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
2.3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大学生是推动现代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宝贵人才,是未来建设国家的架海金梁,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透过网络,向正处于判断力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传播而来,这样对三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冲击,由此来看,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同向育人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3 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迁移与思政教育内容相关分析
第一,体育课程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体育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中做”,还有着自身的特点,体育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这种“做中学”的形式,对自控力的养成、形成顽强的拼搏力、不骄不躁、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特别的推动力。
第二,体育课程通过对学生不良情绪的转移来进行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素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情绪的状态是衡量体育课程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主要的指标。现在社会中人们经常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大学生也常常因为学业上的压力、就业方面的压力和情感障碍等从而产生焦虑的反应。但是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课程转移注意力,让人从不愉快的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
第三,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体育比赛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要遵守比赛规则,服从裁判。输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遵守规则,了解运动精神,学会积极向上、正面地迎接每一次挑战,不要投机取巧,违反体育道德,要公平公正,比出成绩,比出水平,赛出风格。
第四,在体育比赛中经常会面对胜负,这就要求参与者能够正确看待结果,要宠辱不惊,有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情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状态去应对,让学生体会到失败,经得起失败。在挫折中磨练意志,塑造良好品格。有责任,有担当意识,为自己团队负责,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敢于拼搏、奋勇向前,只有经历风雨,才能遇见彩虹。
4 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建议
4.1 积极做好高职公共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设计
对于负责高职公共体育课程工作的部门,在制定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时候要在评价上给予一定和课程思政有关的建议和评价,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各大高职院校也要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到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环节中。各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部门在制订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时候也要合理分配体育理论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和体育人文知识有关的理论教学。教师在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的时候还要把和体育课程思政有关的体育理念融入进去,这样既能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又能提高体育课程的吸引力。
4.2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
要想把高职公共体育内容和课程思政理念完美融合在一起,关键是看体育教师的能力。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一名“传道者”,必须具有专业的传道意识和传道能力。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要先加强体育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学校可以把教师德育意识融入到对教师的日常培训中,坚持教学和育人的统一,同时还要增加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能力和思政教育理念融合的能力。要想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就必须要开阔教师的视野。
4.3 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德育效果
体育教学的主要发挥阵地就是体育课堂,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时主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时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积极性,以“课程思政”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最后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体育社团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促进学生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只有倡导学生健康生活,学生才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真正走出宿舍,参加体育锻炼,最终达到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5 结语
体育教师应该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大力地挖掘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在体育教学中以价值为引领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他们真正培养成具备高素质、高境界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