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心理训练的意义①
2021-11-21袁志刚
袁志刚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在我国,排球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点体育项目,排球教师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准备的教学内容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考验了排球教师的自身素质,虽然教师单方面的传授竞技技能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教师的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将心理训练应用于高校排球教学的日常当中对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掌握排球技能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
1 运用心理训练的意义
1.1 提高心理控制能力减少体能消耗
学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心理控制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使学生有良好的智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及良好的神经控制系统,如果心理控制能力不够强大,很容易造成情绪波动,致使产生一系列的能量消耗,从而使体力消减。心理控制力能够通过训练来提高效果。有研究表明,通过长期的心理控制能力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同时也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控制肌肉的准确性,从而减少能量的消耗,使学生完成特定动作更加稳定高效。
1.2 增强心理控制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快速掌握技能
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关联到很多关键能力,也取决于很多关键因素,心理控制是一切行为表现的基石,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学习、训练。体能、技能、智力、心理,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几项关键因素,强大的心理控制能力能够使学生学习技能时更加有导向性,同时也能够根据训练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2 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心理训练方法及运用
2.1 目标设置
在排球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就像是提供一个灯塔,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树立目标感。教师在设立目标时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目标,过低的目标会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过高的目标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激发他们的挑战愿望。第二,根据目标设置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要设置明确、清楚、可测量的目标,清楚、具体的目标可以使学生清楚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自己如何能够达到目标。第三,既需要设立短期目标,也需要设立长期目标,并且需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
2.2 归因训练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在排球教学中,如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是归结于自己运动能力强或者自己的努力,属于内部归因;而如果失败则是认为设置的目标过高、对手能力过强或者教师问题等外部原因,属于外部归因。
2.3 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还有其他的名称,如意念训练、想象训练等,虽然学术名称不同但是其本质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就是人们对于已经存在于自己头脑中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情景进行有意识的再现和丰富,进而唤起一种运动的感觉,表象训练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对于情绪控制方面也有显著的功效。
2.4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指能让身体从紧张刺激的状态转换到放松松弛状态的一种练习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肌肉松弛和消除紧张。放松训练主要有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的活动水平快速冷却进而达到放松心理状态,进而使机体到达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5 心理调节训练
2.5.1 赛前
排球是一项竞技赛事,为了提升学生的排球技能,常常以竞赛方式实现。在竞赛前,需开展心理调节训练,即认知训练,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技能水平,选择与自身水平相近的对手,在竞赛中不断提升自身排球技能。而且引导学生保持平稳心态,沉着冷静的应对赛场上的突发事件,并超常发挥,最终赢取竞赛的胜利。为了增强学生赛前信心,可将同队学生集中,给予鼓励,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缓解学生参赛的紧张情绪,学生可在比赛中发挥自身的真实水平,避免学生因紧张情绪出现比赛失利现象。
2.5.2 赛中
在赛场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排球技能水平相近,处于胶着状态时,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使得学生在比赛中出现失误,丢失比分,如此恶性循环,会造成比赛失利。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节办法,即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促使自身心态保持平稳,恢复正常状态,调整自身比赛节奏,有助于学生赢得比赛。
2.5.3 赛后
在学生比赛结束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调节训练,调整学生状态,即从比赛状态转变为正常生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平常心,不要过于重视比赛结果,而是将比赛结果转变为提升自身排球技能的动力。针对比赛失利的学生,帮助学生调节抑郁、焦虑、伤心、自责的不良情绪;针对比赛得胜的学生,应调节其骄傲、自满等情绪。
3 高校排球教学中运用心理训练的途径
3.1 设置专门的心理培训课程
首先,根据学生的上课时间和所需进行的排球技能训练进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使学生先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然后为学生教授专业的心理素质调控方法。其次,要制订出合理的训练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言语强化心理训练,建立心理活动表象,强化学生感知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3.2 对出现的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心理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技能难点学生无法快速掌握并需要持久练习,导致学生在内心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无法使学生发挥真实水平。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解决攻克重难点的信念,合理运用归因训练和意志力训练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这样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3 强化战术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排球运动为团队协作的活动项目,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教师应重视排球战术方案的制订,并进行战术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感知能力,在战术训练中可建立心理活动表象,想象战术实施中会遇到的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运动意识,促使学生掌握战术,且在排球训练中灵活运用战术。教师也可运用语言技巧,不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3.4 建立心理行为训练场
高校应重视排球训练中心理训练的价值,因此,高校需建立心理素质拓展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拓展训练方案。在开展拓展训练前,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此作为拓展训练方案制订的基础,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素质强化训练。更新心理行为训练场的设备,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排球技巧,也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3.5 综合运用心理训练方法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无法运用单一的心理训练方法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环境,为学生灵活选用心理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方法众多,包括归因训练、表象训练、放松训练、心理调节训练等,依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心理训练方法,切实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满足学生排球比赛需求。
4 结语
高校排球教学和训练不应再局限于传统,而是应意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把心理训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灵活运用心理训练,最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进而摒除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保证排球教学质量,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